践行生活教育 浸润语文课堂

2021-12-02 04:15韩增琴江苏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5期
关键词:西门豹文本课文

韩增琴(江苏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

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效关联,是引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只有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返璞归真。

一、强化观察联系,依托生活素材解构文本

(一)巧妙渗入,夯实文本结构之基

社会中的人情事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语文学习就需要与文本中的文字一起走进课文所描写的自然、生活中的境界。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以生活为载体,积极探寻教材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让文本内容与生活形成有效的链接。

以统编版教材中《黄山奇石》一课为例,从题目就不难看出,作者所重点描写的是黄山上的“奇石”。如果仅仅是从文本语言的文字入手,对奇石的感知就只能停留在固有层面上,为此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观察入手,先进行畅聊:说说自己对黄山以及黄山石头的印象,也鼓励一部分去过黄山的学生,将相关的照片带到课堂。经过学生的语言介绍以及真实图片的介入,学生源自生活的体验就融入课堂中,与课文的语言形成了补充、匹配之势,从而为学生深入课文学习提供了基础。

学生或在实践性体验的观察中形成了生活储备,或在同学的介绍中储备了应有的认知经验,或在图片的介入下拓展了自身的认知。这种与生活观察巧妙链接的课堂,是传统理念下的封闭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充分地将学生的认知融入生活的真实状态下,为学生深刻解构文本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还原,丰厚文本解构之效

语文教学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应该是“出”和“入”相互融合的过程,不仅仅要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还需要将教材中的内容抛向生活,在生活的磁场中激荡,促进课文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交融,丰富文本解构的基本路径。

以统编版教材中《坐井观天》一课为例,教师除了要将其作为一个创编出来的童话故事,更需要深入浅出地揭示这个故事所蕴藏的深刻道理,如果是教师直接揭示道理,生硬灌输给学生,则会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尴尬境地。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文本中抽离出来,尝试朝着生活的实际转移,比如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也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角色表演时,将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通过动作和角色之间的对话呈现出来,从而将整个故事抛向生活,在生活的大背景下进行感知与体验,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增长。

学生的思维从课文转向了生活,从角色转向了生活中的人物,认知在不断裂变,情感在不断升华,深化了文本中的价值体验,不仅读懂了故事情节,更探寻了文本中所蕴藏的生活哲理。

二、增强思维活力,开掘生活通道探寻内涵

(一)扮演呈现,开掘内在意蕴的展现之道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创作的初衷和目的,与其自身生活经历、遭遇和感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固有的文字中,更需要赋予学生独特的认知观点,引领学生从生活中进行感知,捕捉文本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描写春节的四个传统习俗,展现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事实上,这首诗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王安石变法新政刚刚开始,北宋政府百废待兴。王安石巧妙地借助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深入改革的决心以及对新政给百姓带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用意呢?仅仅凭借诗句是不行的,完全寄希望于资料,也不能有效地让三年级学生有所体悟。为此,教师以角色体验的方式,老师扮演徒弟,请教由学生扮演的诗人王安石,说说每一句诗背后的用意。此时,学生凭借对诗句的理解以及拓展的资料,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将《元日》这首诗背后的深刻用意表达出来。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以角色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还原了诗人创作这首作品的初衷,用角色体验与诗人形成了深入对话,并将这种对话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内在感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丰富了学生的内在感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转化路径,开掘情感倾吐的抒发之道

语文教学需要以训练表达为核心。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价值,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洞察和品味中,形成表达的空间和技巧,积极与生活体验进行关联,促进学生语言核心能力的提高。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讲解第二板块“惩治首恶”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紧扣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一方面梳理了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们的环节,另一方面对西门豹在实施惩治过程中的言行进行深入洞察,了解西门豹言行背后的用意。很多教师认为,至此这个板块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教师还可以紧扣学生的生活,开辟学生倾吐和表达的通道。比如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如果原来背井离乡的乡亲们,听说了西门豹惩治首恶、兴修水利的事迹后,又纷纷回到了家乡,邀请你讲一讲西门豹当天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过程,你会如何讲呢?

很显然,从对语段内容情节的理解,到对细节的揣摩,直至最后在情境中复述故事,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逐层升级,尤其是最后的讲述,教师并没有将其作为机械性的任务,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生活性认知理念,是基于生活情境下的信息输出、情感表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实践尝试,依托生活经验习得表达

(一)与自然对接,获取第一手表达资源

语文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源,更需要丰富的感知渠道。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一本教材上,更不能始终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而需要扩展学生的认知时空,打破原有的固定界限,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深化学生内在的体验。

统编版教材中《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就以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中,作者将“风”看成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分别描写了“微风吹拂”时和“狂风大起”时不同的声音。尽管作者的语言是精准而形象的,而学生却无法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风给生活、给自然带来的声音,在形成了丰富体验之后,鼓励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再次阅读课文中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形成完全不同的认知和体验。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没有让学生完全浸润在固有的层面上,而是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文、走出教室,通过与生活、与自然的对接,获取第一手的感知资料,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语句,也为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声音提供了支撑。

(二)与操作联姻,形成真切的表达体悟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积极倡导“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无独有偶,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指出:“儿童是依靠声音、色彩和动作来思维的。”这就意味着操作性的实践体验,应该是激发学生表达思维的重要方法。只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才能形成丰富而真切的体验。

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中《肥皂泡》一文为例,这篇课文出自著名文学家冰心之手,描写自己童年时代制作肥皂水、吹肥皂泡的经历,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怀念之情。其中,课文第二自然段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制作肥皂水以及吹肥皂泡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相应的动词,感受了动词表达的精准,随后鼓励学生尝试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活动或者实践,形成最原始的认知和体验,并且模仿课文中的写法,通过表示先后顺序的链接性词语,将这些动词组织、串联起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局限在从读到写的转移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对文本阅读感知后,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正是在这样的操作尝试下,学生的表达有了素材,更有了逻辑顺序,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才能真正体现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

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应有尽有,能够运用语文的地方更是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积极反思传统的教学理念,借助生活教育理论,焕发学生内在的参与主动性,借助生活源头,将学生的语文能力增长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西门豹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机智的西门豹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罢官的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