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原因及治疗

2021-12-02 01:47:54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寄生虫犊牛母牛

(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城关畜牧兽医站 262600)

犊牛腹泻是现阶段影响犊牛健康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期间犊牛会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犊牛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初春与冬季是犊牛腹泻发病率最高的季节,各农户要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在明确犊牛腹泻原因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治疗犊牛腹泻是目前各养殖户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犊牛腹泻的原因

刚出生两周以内的犊牛主要以母乳为食,由于犊牛自身消化系统并不完善,且抵抗力较差,这个时期的犊牛极易发生腹泻,引发犊牛腹泻的原因不仅是自身因素,同时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导致犊牛无法正常的发育。此外,天气变冷、牛舍阴冷潮湿及水质不良都会加剧犊牛出现腹泻疾病。

1.1 妊娠母牛饲养不合理

犊牛健康的发育与母牛自身身体状况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饲养妊娠母牛时,养殖户没有对妊娠母牛采用合理的饲养方式,致使妊娠母牛营养跟不上,间接影响牛乳质量,这对还在母牛体内的犊牛来说也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因此,出生两周左右的犊牛极易产生腹泻,其犊牛体质、抵抗力相对较差,会增加引发犊牛腹泻发病的概率。

1.2 细菌性腹泻

在众多因素中,细菌感染是引发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是引发犊牛腹泻最为常见的细菌,这类细菌感染不仅治疗困难,同时对犊牛正常发育影响最大[1]。这两种细菌中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是使犊牛死亡最高的细菌,又称之为“牛白痢”,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会吸附在犊牛肠黏膜绒毛上,导致犊牛出现脱水问题,主要还由于产生的肠毒素促进犊牛上皮细胞分泌大量液体引起水样腹泻,通常两周左右的犊牛极易感染,且潜伏期短。

1.3 病毒性腹泻

当犊牛腹泻由病毒性感染引发时容易造成犊牛病毒与细菌混合性感染,轮状病毒、细小病毒是引起犊牛腹泻最为主要的两种病毒。轮状病毒发病率极高,犊牛受到感染后会出现非常剧烈的腹泻现象,其死亡率高达50%~70%,最后严重脱水直至死亡,犊牛有时也会在母牛体内感染轮状病毒,在母牛体内感染的时间不同也会造成死胎、流产或犊牛刚出生会出现剧烈腹泻等情况,病毒性腹泻严重时会加剧犊牛快速死亡。

1.4 寄生虫腹泻

胃肠道线虫、蛔虫这一类寄生虫是主要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两种寄生虫,线虫主要寄生在犊牛消化道内,使犊牛出现肠道炎症,并破坏小肠绒毛膜,影响肠道正常吸收,致使犊牛产生腹泻,其发病概率在15%左右[2]。犊牛小肠是牛弓首蛔虫主要寄生的地方,母牛体内感染或乳汁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方式。这两种寄生虫引发的犊牛腹泻如果治疗不完善,会造成犊牛贫血或器官衰竭而死。

2 犊牛腹泻治疗措施

通常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后普遍存在脱水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治疗犊牛腹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犊牛脱水程度,适当补充体液,以此来保持犊牛机体电解质平衡,改善酸中毒问题,加快血液循环,以便毒素快速的排出。另外,为了可有效增加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为犊牛进行输血,从而提升犊牛机体免疫力。

2.1 综合防治

在饲养牛时,养殖人员要注意牛群居住环境的卫生情况,并重视哺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为了避免母牛出现过肥或产后酮病,养殖人员应对精料饲喂量加以管控。第一,加强产房消毒工作,给即将生产的母牛有一个干净的生产环境,减少生产期间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及时清理母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物,以便时间过长滋生更多的病菌,不然会使刚出生的犊牛感染病毒引发腹泻;第三,养殖人员需要对出生后的犊牛做定时测温,控制犊牛乳汁饲喂量。通过综合性防治降低犊牛感染病毒、细菌等方面引发的腹泻概率。除此之外,要将病毒安置在干净温暖的牛舍中,并做好每天的消毒工作,注重病牛日常饲养,提升犊牛抗病能力,可进行人工初乳饲养,以便有效降低犊牛继发性腹泻发生的概率。

2.2 针对性治疗

2.2.1 饲养因素

做好妊娠期与哺乳期母牛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可配备专业的养殖人员对母牛与犊牛进行单独的饲养管理,通过定时定量的饲喂,最大程度的避免犊牛出现腹泻与消化不良等问题的发生。如果对母牛饲养不合理会导致犊牛腹泻病症加剧,根据犊牛每日进食量,可适当添加一些乳酶生、碳酸氢钠、大黄苏打片等微量元素来调整犊牛饮食,并调节犊牛肠道机能,提升犊牛消化系统综合能力,从而对犊牛增强抵抗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2.2.2 细菌感染

通过对犊牛酸中毒与脱水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犊牛腹泻是引细菌感染引起的,进而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方法来进行治疗[3]。针对大肠杆菌可利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头孢类等抗生药物,多种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对这一类型药物较为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犊牛的病情给予有效控制;在犊牛腹泻较为严重的情况,可采用抗生素与消化类药物及保护性止泻的药物进行诊治,清除犊牛肠道内吸附的细菌,并将药物覆盖在肠黏膜上,使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犊牛腹泻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致使犊牛出现脱水现象,可采用5%发热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液,输液次数每天2~3 次即可,为犊牛补充丢失的体液与电解质,从而维持犊牛体制健康。

2.2.3 病毒感染

由于轮转病毒感染,潜伏期较短,犊牛体温升高或降至常温以下都是犊牛即将死亡的预兆,可在母牛生产前3 个月内注射福尔马林灭活苗,通过初乳转移给新生犊牛。板蓝根、双黄连、黄芪多糖注射液是最为常见的中草药制成的抗病毒药物,可针对病毒感染引发的犊牛腹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继发性感染,并为生病的犊牛及时补充体液,可有效避免犊牛因脱水严重而导致的死亡现象。此外,因犊牛消化系统还不完善,在治疗时尽量避免灌服大量的中成药,可选用中成药片剂。

2.2.4 寄生虫感染

犊牛吞食被寄生虫污染的草料或饮水后,其幼虫会在犊牛小肠内滋生,大量虫体集结成团极易堵塞肠管,导致肠破裂,致使幼虫在犊牛体内肆意活动,严重的还会引起肺炎。磺胺类与磺胺二甲嘧啶等相应药剂来治疗因寄生虫引起的犊牛腹泻,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寄生虫选择不同的针对性药物来进行治疗,其左旋咪唑及阿苯达唑等药剂科有效控制犊牛线虫病。在犊牛腹泻诊治过程中,也要随时注意犊牛脱水情况,并给予体液补充,不仅可有效改善犊牛血液循环及纠正酸中毒,同时也可维护心肌功能,以此来帮助犊牛快速排出毒素。驱虫后犊牛可适当喂服一些缓泻剂,以便排出幼虫并清除犊牛肠胃中的腐败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妊娠母牛饲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根源上解决犊牛腹泻问题,使得犊牛在出生后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同时做好养殖环境的清洁工作,以此来降低犊牛腹泻发布概率。通过综合性防治与针对性治疗来诊断犊牛腹泻,定期检验牛群血清,减少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所引发的犊牛腹泻,进而保证犊牛健康发育。

猜你喜欢
寄生虫犊牛母牛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04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白话寄生虫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3:10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4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5
趣闻
分忧(2014年9期)2014-09-22 04: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