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宏观环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1-12-02 01:32赵娜王吉善王圣友张艳丽王莹孙辉孙佳璐陈晓红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相融医疗卫生公立医院

赵娜 王吉善 王圣友 张艳丽 王莹 孙辉 孙佳璐 陈晓红

公立医院作为由政府或一些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非盈利性医院,是人民群众平等医疗权和健康权的重要保障,承担着贯彻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职责[1-2]。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推进和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公立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稳步增长,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宏观挑战。PEST分析法作为现代管理中分析战略或组织外部环境的常用方法,旨在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这4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3]。本研究引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4个维度,对当前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应对策略。

1 采用PEST模型对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宏观环境的分析

1.1 政治因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有限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意味着“健康中国”从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上升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战略部署[4-5]。

2018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6]。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7]。

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中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并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持续开展健康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8]。

1.2 经济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推进和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公立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稳步增长,继续保持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地位。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医院29 140家,其中公立医院12 708家,占43.61%;全国医院床位数568.9万张,公立医院床位数占78.3%。2016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为28.5亿人次,入院人数14 750万人,分别占所有医院诊疗及入院人次总数的87.2%和84.2%。[9]与此同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医疗市场正在逐步呈现出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院并存的局面[10]。

医疗资源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1]报道,2008~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呈较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由18.9%增加至24.1%,15岁及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由24.1%增加至33.1%,按全国人口总数推算,2013年全国两周内患病总人次数达到3.28亿,比2008年增加0.74亿;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与利用水平明显提高,85%的医疗服务需要转化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需求[11]。

1.3 社会因素

人口因素及其变化一直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内生驱动力[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稳步推进,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日渐增大,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与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国老龄化态势发展迅速,医疗卫生服务形势严峻。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6.7%,达2.3亿,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3],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患病和失能也迅速增长,医疗卫生需求激增,医疗卫生服务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我国正面临着疾病谱的快速转变,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原有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不断增加等巨大挑战,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日渐增大,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1.4 技术因素

医学是复杂的,迄今为止,人类对医学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医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即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为了适应生存不断地与各种疾病作斗争;同时医学也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领域不断涌现,不断寻求着维护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也就决定了医学会随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的不断飞跃而突破既往、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医学是一门需要持续改进、不断进步的学科,无论医学理论、诊疗技术,还是医院管理都概莫能外。

公立医院本身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是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进一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2 对策与建议

2.1 基于PEST分析的对策探讨

由上述分析可知,时代发展对公立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方面,面临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促进公立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相融合的政策导向;经济方面,面临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院并存、相互补充与竞争的多元化办医局面;社会方面,面临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大而多样,使其与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技术方面,面临新理论、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管理工具或管理思想,既可以作为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抓手,也可以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相融相促发展,以帮助医院更好地应对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环境的挑战。

基于PEST分析,公立医院未来可以采取“利用公立医院党建契机,促进医院党建业务相融相促”应对对策。充分利用时代发展对公立医院提出的更高要求所带来的外部压力为动能,转变传统工作观念,在公立医院内部树立党建与业务相融相促的理念,通过党建工作为医院医务发展提供政治方向保证,激发公立医院党员的群体效应,利用辐射带动更多身边职工,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业务发展;通过业务工作,为医院党建工作提供具体的抓手与特色结合点,破解党建工作中的各类难题,使党建工作与医院日常管理更加融洽贴近而有机结合。

2.2 以持续质量改进作为促进公立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发展的结合点

持续质量改进脱胎于全面质量管理,其更加注重对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质量管理理论,并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14]。其方法学本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论高度契合:前者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来实现,而后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贯穿始终的精髓与要义,其核心内容恰是认识和实践可以相互辩证转化,具体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以至无穷[15]。两者均是通过认识运动循环实现认识的飞跃。

医疗质量始终是医疗机构发展进步的核心与目标,需要医疗机构不断地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不断地发现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以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本质上与实践论的高度契合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结合点,可以之为抓手实现公立医院党建和业务的相融相促发展。

国内外经验表明,PDCA作为科学有效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工具之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之一,其在提升公立医院党建水平和业务水平方面均已有应用报道。何梅等[16]探讨了PDCA循环在提升公立医院党建质量中的应用,表明PDCA循环可以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党建质量,促进党建与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发展。陈润钿等[17]探讨了PDCA在提高患者满意度过程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现了患者满意度的全面提升。然而,目前尚未见将PDCA作为促进公立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相融相促发展的结合点的文献,在此方面尚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主力军,承担着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责任。PDCA理论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普遍性科学方法,其具有易学易懂、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特点的同时,与党的实践理论、哲学内涵高度契合,可以将其作为抓手和切入点,实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统筹推进、齐抓共管和相融相促,共同推动医院提高自身管理质量,促其健康有序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健康。

猜你喜欢
相融医疗卫生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某综合医疗卫生中心暖通空调设计分析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心相融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