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平
杨乐先生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杰出的青年数学家代表之一。197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登载长篇报道:杨乐、张广厚研究函数理论,获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1980年,杨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后改称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以后他长期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中国数学会担任领导职务,为推动数学所的体制改革、中国加入国际数学联盟和成功举办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等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杨乐是在新中国接受完整的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教育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数学家,其数学生涯见证了新中国数学在探索的道路上曲折前行,逐渐走向开放,并在各方面取得可喜成就的整个历程。这些都很好地反映在他的口述自传《数海沧桑——杨乐访谈录》(杨静访问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中。此书记叙了杨乐作为南通县城一名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和踏实的工作,终于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与此同时,他经历了中国自20世纪上半叶末开始在文化、生活、制度上巨大的变革。通过作者直言不讳的口述,我们不仅得以了解一位杰出数学家的生平,而且能从不同的角度更真切地了解到现代中国的这段历史。
杨乐生于1939年11月20日,儿时跟随父母生活在江苏省南通。杨乐说道:“当时的南通在张謇的经营下,经济繁荣,文教发达,是民国时的模范县。”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晚清科举状元。在目睹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他极力主张并身体力行“实业救国”。他在家乡南通及邻近地区投资创办纱厂、油厂、面粉厂、铁厂、火柴厂、茧厂等一系列实业,并兴建港口,组建轮船公司、开辟长江航线,购建电厂。张謇也非常重视教育,指出“求国之强,当先教育”,他先后单独或参与兴建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南通中学、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前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海洋大学前身)、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等,以及创办了众多的职业学校——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
杨乐的父亲先后在张謇创办的淮海实业银行和通明电气公司工作,因业务能力出众、工作认真负责而升至公司管理高层,待遇和福利很高,足以让他所支撑的家庭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并让膝下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杨乐5岁开始上小学,就读于张謇创办的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简称通师一附),是一所很有现代理念的学校。1950年,杨乐考入南通中学,这是由张謇邀请南通周边几位开明绅士一起创办的一所非常好的中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淳朴,各个时期都人才辈出”。
杨乐说:“通中的校训是‘诚恒,是张謇亲自拟定的,取自‘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是为诚恒。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从事科学事业,诚信是基础,恒心要贯穿全过程,只有做到了这两条才能取得一些成就。”
杨乐读小学时成绩并不很优秀,各方面表现都一般。他说:“回顾我的小学学习,我认为应该让小孩自然成长。不要对孩子有很多要求,增加过多负担。嬉戏应该作为重要部分,应该让他们放松,自由发展,有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他批评当前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比较反常,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对学生管理得过分严苛,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考试上,结果许多学生到了大学后对学习毫无兴趣。”“成才好比马拉松赛跑,前几百米或者一两千米把力气拼尽,后面难免精疲力竭,无法拼搏。”“有些人将课外复习办成产业,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幌子,实际上以金钱为目的,是糊弄人的。”
杨乐在1953年进入高中后,开始对数学感兴趣。当时从报纸上读到传奇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事迹,就立下了要当数学家的志愿。目标明确后,学习上就格外努力。杨乐在很好地掌握了课本内容的同时,大量阅读了各种参考书,如《大代数学讲义》(日本上野清编)、《代数学词典》(薛德炯编)、《范氏大代数》、《霍奈二氏代数学》、《新三角学讲义精解》(朱凤豪编),等等。1956年高考时,竟然不花时间复习数学,却轻松考上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杨乐于1962年从北大毕业后,随即考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和张广厚(1937—1987)一起成为熊庆来先生的研究生,专攻函数论研究。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人,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同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创办了清华大学算学系并担任系主任,期间培养的学生包括华罗庚、陈省身等未来的中国数学大师;还担任过云南大学校长10多年。
杨乐说:“对有志向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来说,起步时,选择研究方向很重要,也应该很慎重。”他和张广厚在熊庆来的指引下,很快确定了函数值分布论为研究方向。这个领域的文献非常多,“称得上汗牛充栋”。但熊老只指定他们精读两本篇幅不长的经典著作:一本是值分布理论的创建者、芬兰数学家奈望林纳(R. H. Nevanlinna)的《毕卡—波莱尔定理和亚纯函数理论》,另一本是瓦利隆(G.Valiron)的《亚纯函数的波莱尔方向》。杨乐和张广厚在“认真钻研这两本书之后,而且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又阅读了大量和这个方向相关的论文”,很快“掌握了这个方向的精华,进入了这个方向的前沿”,随后不断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1976年5月3日至27日,美國数学家代表团前来访问中国。他们回国后写了一份长达115页的访华报告(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其中把杨乐和张广厚的工作列为中国在纯粹数学领域中最突出的两项工作之一。报告说:“中国数学家在复分析方面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奈望林纳理论方面,这些工作是数学所杨乐与张广厚做的。世界上很多数学家在这一领域仔细地耕耘了半个世纪,它需要令人生畏的分析技巧。”国外同行惊讶杨乐和张广厚在“文革”时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数学成果。其实这一方面是由于张、杨两人的刻苦钻研和奋力拼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熊庆来先生的正确引领下,两人得以很快领悟函数论原创思想中的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要的创新工作。
杨乐长期在北京这个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学习和工作,期间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一系列体制改革的冲击。粉碎“四人帮”之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科研体制得以恢复,后来又有深化体制改革的各种尝试……本着“诚于做人”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现代科学家的“求真”精神,杨乐直言不讳地讲述了他在那些运动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上至世界闻名的数学大师,下至普通的大学生,无不在运动中接受考验,甚至改变命运。数学的发展方向,也随着运动的起伏而在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不同的人因不同的利害关系而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数学家们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数学数十年来曲折发展的道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数海沧桑——杨乐访谈录》这本书会帮助后辈中国数学家和科学事业的管理者少走弯路,从而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早日成为世界数学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