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山 彭建兵 卢全中
所谓表生地质灾害,就是在地球表层(主要为第四系物质)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或作用。地球表层(简称“地表”)是岩石(土)圈与大气圈的交汇地带,天地相交、阴阳转化,自然赋予了地面太多的美好——人类也是这种变化的产物。同样地,地面也时刻变化着,或沉、或塌、或裂。随着人类活动加强,人为因素已愈加成为地面变形灾害的重要原因。正如一幅漫画所绘,人类正拿着各种“锛凿斧锯”,一点点地破坏着这条共渡的船,浑然不觉自己与这条船休戚与共。
地面沉降是一种“慢性病”,慢到人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当我们把几十年来监测的资料放在一起、做成曲线图的时候,就会发现,脚下的大地明显在下沉。世界各地争先恐后“低调”起来,上海沉降2.6米,日本东京沉降4.6米,美国加州沉降8.5米;沿海地区已经开始进入“负海拔”时代,长三角地区海拔为-2米,这意味着海水可以轻易淹没上海;华北地区大于20厘米沉降量的地区超过7万千米2,占华北平原60%以上[1],“楼沉沉”“楼歪歪”“楼偏偏”事件屡见于报端。
地面沉降可造成地基下沉、港口失效、海水倒灌、管线错断等问题。这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脚下的大地,它并不是铁板一块——它是含有水及各种资源的地层,取走了资源,就要填补那一份空间,担那一部分的“忧”。地面沉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构造因素和人为因素。构造作用造成的每年沉降量只有几毫米,而地面沉降已经达到十几到几十厘米。可见,人为的采煤、抽水作用对沉降的“贡献”是占绝大部分的。
现在,我国已经出台许多控沉措施,如禁采地下水、回灌地下水、加强重点监测等。所谓“病去如抽丝”,这种地面慢性病“治疗”起来也是个“慢”过程。
地面塌陷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造成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根据发育条件和作用因素,可以划分为岩溶塌陷、第四系塌陷和采空塌陷等。
岩溶塌陷是岩溶作用的“剧烈化”,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现象。它的实质是大气层与岩石圈假借水的力量而发生的“战争”——是大气圈(水圈)向岩石圈的“进军”。岩溶塌陷,无疑造成了大气圈的局部扩张。
可溶性岩包括碳酸盐、硫酸盐和卤素岩(如石盐),分布广泛,但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华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华北零星地区。这是因为可溶性岩见之于地表,就成了地上岩溶;埋之于地下,才能形成塌陷。塌陷不仅出现于陆地,也会出现在海洋中。如中国广西乐业“天坑群”,在20千米2的区域内,密集排列着28个天坑,其中的“大石围”天坑,直径为420~600米,垂直深度613米,坑底还有原始森林、地下暗河,堪称超级“世外桃源”;在中美洲伯利兹外海,有一个“大蓝洞”,其实就是一个海下大型岩溶塌陷——直径300米,深度125米,像一直巨大深邃的蓝色眼睛注视着天空,吸引着探险者的到来。
第四系塌陷是地面水动力条件改变,而诱发地表土层塌陷的现象。这是因为“第四系”是最近地质时期(第四纪)期间形成的堆积物,如黄土、河道冲积土等,它们往往具有多孔结构,松散而软弱,极易被水侵蚀(如黄土陷穴、古河道塌陷等)。
采空塌陷则是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一种灾害,由于地下矿体(煤、石膏矿等)被采出,悬空的上覆地层发生弯曲变形、破坏,从而导致地表陷落。
地面塌陷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影响着区域内的建(构)筑物,造成房屋、道路、矿山、水库、堤防等工程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损毁。治理它们,就像“排雷”工作,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地裂缝是一种地表破裂,但是并非所有的地上裂缝都叫“地裂缝”,因它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定的形态。它能够造成断裂(即破裂)、错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和塌陷[2],使地表变得崎岖破碎,使地基变得不稳当。论其成因,既有地质作用因素,又有人为活动因素。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影响在加大,构造只是告诉地表在哪里“裂”,而人类活动却让这数百年、数千年的过程,几乎变成了“一瞬间”。
同属一片大地,古人也见识过它的身影、领略过它的威力。在《太平御览》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黄帝亡则地裂”[3]。据说,在黄帝(有熊氏)时期(公元前2598年),天下发生地裂,预示着黄帝将亡。后人奇怪,为什么把黄帝的命运与地裂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黄帝是土命,“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不过,能和帝王相提并论的“地裂缝”,规模一定小不了,至少也有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长。科学地讲,黄帝开创了“穿井”取水法(地下水),从事农业生产[4],间接改变了河北平原地下水的赋存状态,这或许是地裂缝的起因。
在古代典籍中,类似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然而这些丰富的现象记录并没有孕育出中国古典地质学科,这是很值得思考的。第一次具有科学意义的记载,始于莱伊尔(C. Lyell)的《地质学原理》(1830年)一书,书中描述了多種不同类型的地裂缝,如干旱地裂缝、沉降地裂缝、地震地裂缝、火山地裂缝等[5]。现代地裂缝的研究始于1926年,研究者在美国西南盆地的皮卡乔地区发现地裂缝,并推测它是断层错动造成的[6]。
从世界范围看,地裂缝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平原、盆地区域,在北美西缘、欧洲中部、非洲东北、亚洲大部,都有集中分布。如美国西南部地区、冰岛北部板块边界区域、沙特阿拉伯地区,有些是断层活动引起的,有些是地下水、石油开采引起的,有些则是地震、火山等构造作用引起的。
在全球地裂缝中,西安地裂群是最壮观的,也是最有魅力的。西安地裂缝,就像老人额上深深的皱纹一样,刻画在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14条地裂缝等间距、平行地分布在这片大地上。一下火车,你就站在第4条上了。从北往南走,几乎每穿一条街道,你就会跨越一条地裂缝。你经过繁忙的长安立交,桥下就是第6条缝;你身在繁华的小寨,脚下就伏着第7条缝;大雁塔恰压在第8条上,在唐代建成30年后就塌了一回(现在的大雁塔是多次修缮而成的),或许身为设计者的玄奘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委。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所有的裂缝均在临潼—长安断裂以北,且出奇地平行,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许多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彭建兵院士和他的团队研究了半個世纪,提出了一个“三层楼”模型:上地幔隆升→基底伸展→上部盖层响应[7],即熔融的上地幔物质向上隆起,基底做伸展运动,带动上面的盖层发生破裂,这些破裂贯通到地表,就形成了一条条地裂缝。可见,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地裂缝和断层的伴生关系。
解释成因的目的在于防治。地裂缝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考验着设计者的智慧,地铁、高桥、管线的建设,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世界难题。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公元707年),义净和尚就受到“不倒翁”的启发,将小雁塔设计成半球状基座,虽然它立于第5条缝和第6条缝之间,又历经了几十次地震(最大的为1556年关中地震,8级),却毫发未伤。现代修建的长安立交桥,也建在地裂缝上,因为不知道地裂缝具体在哪里开裂,工程师们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桥身—桥墩”分割成若干块,这样无论地裂缝怎么活动,也只能破坏一段,而修建一段的成本远远小于整体。同样,地铁隧道也不可避免地贯通那些“地裂缝”们,地裂缝随时都在活动,势必会造成隧道的错断,这对高速运行的机动车组,无疑是极大的威胁。工程师们在“化整为段”的基础上,采用“以柔克刚”的方式,将隧道段与地裂缝结合地更加柔和,从而使隧道安然通过地裂缝。可见,灾害本身并不可怕,因为人总会有无穷的智慧。
以上介绍了三种表生地质灾害,有构造因素,也有人为(工程活动)因素,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主导着大地?如何才能让地表“安稳”下来?在《易经》“否”卦中,有这么一句话,“有命,无咎,畴离祉。”这就是告诫人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取之一分,也要还之一分。人类与自然是一对共生关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要以“感恩者”和“照看者”的态度对待自然,这样才能实现“人—地”共长安。
[本文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42042054)、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20YB20、2018ZX06)、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YJSJG011)、地质工程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资助。]
[1]何庆成, 刘文波, 李志明.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 高校地质学报, 2006(02): 195-209.
[2]徐继山. 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 西安: 长安大学, 2012:1.
[3]王景明. 地裂缝及其灾害的理论与应用.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0.
[4]黄崇岳. 水井起源初探——兼论“黄帝穿井”. 农业考古, 1982(2): 130-135.
[5]C Lyell. Principles of geology. London: William Clowes, 1830: 415-420.
[6]R J Leonard. An earth fissure in Southern Arizona.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929, 37: 765-774.
[7]彭建兵, 等. 西安地裂缝.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关键词:地表 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