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绪芳
摘要;幼儿成长的过程,是积极探索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过程。幼儿的探索行为所蕴涵的品质就是幼儿的探索精神,包括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是幼儿认识世界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对幼儿一生的智力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其次,过去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知识轻习惯的现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幼儿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习惯养成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习惯;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见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影响着他们的自信心的建立,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的形成,它将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一、巧设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方面下了功夫。“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健康的活动环境,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所以我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从图书馆广泛搜集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在主题进行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观察、操作、讨论,不断地丰富主题内容,从而使教育落实到幼儿的行动中,教育内容深入到幼儿心里。如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图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图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二、积极鼓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精神鼓励和物质强化相结合,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排队,发现琦琦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它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那天早操明明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
三、幼儿探索行为的特点
幼儿在3—6岁的年龄阶段由于其独特的身体发展特征、从而体现出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我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他们的行为,发现具有这样几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爱嬉戏 幼儿阶段充分表现出孩子的天性——嬉戏嬉闹,而且具有极明显的随意性。他们不拘时间、地点、对象,也不拘项目。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对幼儿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学习,对于幼儿的成长有诸多好处。
(二)好奇心强 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最爱摆弄新的事物。听见外面有动静,他马上跑出去看。小汽车开不动了,他就拆了重装;花朵开放了,他会摘下来扯开来看。还喜欢提问题:“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好奇心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大哲学家柏拉图说:“好奇是走向知识之门。”孩子对新事物的尝试,使他及早发了解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三)喜欢群体活动 孩子到了4岁以后就会逐渐摆脱大人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玩耍。这种群体心理非常强烈,有时家中有大人时他也不愿和大人们一起活动。有时一个人抱着个大狗熊等长毛玩具为友伴,总是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大人在组织活动时,为孩子寻找几个差不多大的伙伴,一起出游或娱乐,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成功。
(四)注意度不够 幼儿行为还具有“随意性” 的特点。幼儿的行为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支配,注意力的集中度、坚持性较差。
(五)自制力较差 好多孩子总管不住自 己,要他不闹很难做到。有的孩子有種人来疯,家里来了客人时就安静不了,一会儿要吃糖”,一会儿要撒尿。有的孩子明知生病要吃药打针,但一见医生,又哭又闹,不肯配合。但孩子的自制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他们从事有目的活动的机会逐步增多,自控力也会逐渐增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好习惯融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地环境,在尊重幼儿的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培养从娃娃抓起,抓早抓好势在必行。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曹琴华编《幼儿园自然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王志明编著《幼儿科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