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个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班主任应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职责,借助班级管理的内在功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并实现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持续发展。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很多由爷爷奶奶或是亲戚照顾,隔代抚养总是会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是儿童教养的主体,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必不可少。
2.优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和要求不断提高,在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外,不但要求班主任要加强日常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有序,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润物无声的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转变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陈旧的管理理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班级管理更科学、合理、完整,既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又能够通过合理的渗透式的管理,从简单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等向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克服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更加全面发展。
3.丰富完善班级管理工作内容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鉴于小学生的认知识别能力,小学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并不断提高,确保学生能够在正能量之中健康成长。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灵活管理,推动全班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发展。
4.提高班主任自身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的需要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增强对学生内心需求的理解,而且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通过自学相关心理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加全面、实际工作经验更加丰富。
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1.开展社會实践活动
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吸收正能量,克服存在的不足;班主任在活动之余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思和剖析,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2.合理设置心理辅导课程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不足,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需要单独设置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进行针对化和多元化的疏导,让学生能够在心理辅导课程之中放开内心世界,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健康成长、快乐地享受学习和生活。
3.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小学班主任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在心理讲座之中讲述自己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在心理讲座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倾听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小学班主任需要注意到,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发展特点为基础,提出具有发展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班主任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又能够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之,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身心健康发展处于重要时期,小学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