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斌 吴曰程 孟庆翔 周振明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西北农牧交错区,曾是国家深度贫困“三区三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啃的“硬骨头”之一。Q公司是一家集牦牛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企业,在参与农业农村部2019年启动实施的“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以来,通过合作养殖、生产订单等形式将农牧民纳入牦牛全产业链条,探索形成深度贫困区发展特色牦牛产业的高效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牧民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农业农村部组织领导下,项目组专家成员对Q公司进行调研,并对其经营模式进行了专题总结。
1.以合作共赢为抓手打造农企对接新样板。公司与项目组专家智库科学谋划,利用合作养殖、订单合同和市场化收购等形式,构建起多方协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交易合作关系,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收益多维”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创新农企合作生产模式。建设牦牛示范养殖基地,按统一犊牛品种、疫病防治、圈养标准、成牛收购、饲料供应和分户单独核算的“五统一分”原则,采用“基地繁育、合作社服务、农牧户饲养、基地收购、企业加工”的组织形式,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牦牛产业经营体系。二是签订“旱涝保收”订单合同。企业与合作社、牦牛养殖户、饲草种植户达成帮扶和交易协定,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宣讲、入场指导等推广标准种养技术和牦牛“牧繁农育”关键技术,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饲草和牦牛。三是打造专业化市场交易平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服务临夏、辐射西南和西北各省的牦牛和藏绵羊交易市场,实时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农牧户既可将牲畜卖给合作企业,也可选择与其他主体自由交易,免付交易手续费(由进场购买方承担)。
2.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临夏回族自治州传统的农牧业优势,参与“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提升牦牛等产业链条附加值,形成“产加销服一条龙、农工贸旅一体化”的产业升级新格局。一是补齐产业链短板。建设标准化屠宰车间、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围绕屠宰加工、产品集散、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重点环节,打通交易堵点、攻克储运难点、补上技术断点。二是做强产业链优势。联合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带动农牧户选育优良品种、完善配套设施、革新传统技术,建成现代化牲畜屠宰加工体系,提升区域牛羊屠宰、分级、加工效率,打造区域性品牌。三是延伸产业链触角。以牦牛精深加工促进产业价值提升,开发牛骨汤、骨粉、牛头工艺品、牦牛火腿肠等系列产品,将牦牛全身价值“吃干榨净”;以粪肥制备促进产业绿色生态,建设万吨级有机肥加工车间,统一处理示范基地和周边农牧户养殖粪污;以文化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牛文化产业园,辐射带动农牧户发展农家乐等新兴业态。
3.以精准扶贫为基础打造脱贫致富新格局。参考“牧繁农育”项目各成员已有的经营模式,利用带动养殖、就业帮扶和职业培训等形式,围绕牦牛繁育构建起“政府+企业+银行+保险+镇村企监督委员会+精准扶贫户”的产业扶贫新格局。一是带动养殖业。由政府指导、银行贷款、企业组织、集体监督,依托企业牦牛育肥示范场和牲畜交易市场,采用“五统一分”合作养殖和“旱涝保收”订单合同,精准联结扶贫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对结帮扶关系。二是提供就业。按照“一户一策一就业”思路,规划就业帮扶计划,依托牦牛示范养殖场、精深加工厂和文化产业园,提供劳动强度适宜、技术易于掌握的就业岗位。三是职业培训。联合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常年面向农牧户开设牦牛养殖管理培训班,普及疫病防控、配方饲喂等关键技术。
1.实现产业发展与市场有效对接。按照“农企对接、利益共享”的思路,推动牦牛养殖、饲草种植产业成为带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促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现实效益,助力临夏、甘南地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提高农牧户技术采纳率。通过直接带动、试验示范和职业培训等方式带动农户参与牦牛全产业链条,普及舍饲养殖、配方饲喂、带犊放牧等关键技术,实现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带动农牧户有效对接市场。通过订单合同、市场化收购等带动农牧户便捷对接市场,降低销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每头牦牛增收200元以上。
2.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联互通。开展饲草料绿色化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牛羊肉智能化加工、副产物产品化制造等业务,打造生态效益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发展新路。一是建设“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开展舍饲养殖示范、签订饲草订单合同,带动种养农户落实“退牧还草”“粮改饲”政策,实施沼气工程、有机肥料工程处理和利用周边合作社、农牧户的养殖粪污,打造饲草种植和牦牛养殖的有机闭环。二是建设生态绿色加工体系。引进屠宰、分割、加工、储运一体化生产线,打造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深加工体系,合理利用废弃牛骨等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
3.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依托现有产业扶贫格局,围绕饲草种植、牦牛养殖、市场交易、产品加工等环节,联合政府部门、银行保险、龙头企业等主体,采用订单合同、土地流转、就业带动、资金入股等方式,辐射带动农牧户实现脱贫。一是建成常态化帮扶机制。按照合作共赢的总体思路,激发低收入农牧户增收的内生动力,保障脱贫后各项措施不打折、不减样,有效巩固脱贫成果。二是拓宽稳定性增收渠道。引导农牧户发展特色产业获得稳定性收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用水安全基础上稳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改善生活质量。三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格局。构建集育种育肥、屠宰加工、品牌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把牦牛产业打造成效益高、市场广、文化足的产业,稳步实现产业兴旺。
1.探索形成牦牛产业发展有效路径。依托广泛的市场调研、突出的资源禀赋和传统的特色优势,把牦牛产业打造成为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地区发展的真产业、好产业和强产业。一是完善和开拓市场对接渠道,构建现代化产品供销体系,建设产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中心,利用合作、订单、托管等方式带动农牧户有效对接市场,推动牦牛产品由“产得出、卖得出”转向“产得好、卖得好”。二是示范和推广关键技术,打造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建设产学研融合示范平台,围绕牦牛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痛点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的试验集成和示范推广、地方生产标准的科学制定和全域普及,促进农牧户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三是延伸和拓宽全产业链条,形成集聚化产业融合局面,支持牦牛产业各主体“强优势、补短板、促提升”,围绕“补、强、延”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供应链的高效便捷。
2.示范推广多方共赢的牦牛产业经营模式。“以经验助发展,以模式提成效”,推动牦牛产业经营模式由特殊性“精准扶贫”转向普适性“共同富裕”。一是创新经营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结合牦牛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合作经营、入股分红、订单农业等途径对接农牧户,形成发展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高效模式。二是优化工作路径。鼓励牦牛新型经营主体借鉴脱贫攻坚中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带动农牧户参与牦牛全产业链条建设,逐步建成符合乡村振兴的新工作体系。三是提供资金支持。由政府部门牵头,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加大扶贫转向资金支出,通过贴息、低息贷款等措施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四是开展产学共建。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新型经营主体通力合作,总结、示范、推广高效的产业经营模式,推动牦牛养殖关键技术下沉基层,助力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
3.巩固完善牦牛产业增收长效机制。围绕“四不摘”要求推动牦牛产业扶贫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的现实依据,全面提高脱贫质量。一是保障政策的持续性。按照原有产业扶贫政策体系,进一步将过渡期工作重心由“发展产业”拔高到“做优产业”,稳步提高农牧户收入。二是巩固责任的联动性。全面压紧压实帮扶主体责任,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党政机关、金融保险、社会团体持续发力,以点传面形成牢固、稳定、有效的产业增收局面。三是落实帮扶的均衡性。深化产业增收机制,落实产业帮扶政策,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四是强化监管的高效性。构建预防和帮扶相结合的脱贫监测和责任监管体系,持续跟踪低收入农牧户收入变动,对主体责任及监测责任不到位的单位予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