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410011) 卢永星
(续第9期第53页)
1.识别福寿螺具有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1只眼睛。螺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福寿螺初产卵块呈鲜艳的橙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黏稠的透明物质,在孵化过程中渐变为淡粉红色,在快要孵出小螺时变为灰白色,孵出小螺后剩下白色的薄壳。
2.传播福寿螺可沿水流、水草传播,或随种苗、农副产品、运输工具、人为携带远距离传播。
3.危害福寿螺喜食水稻、茭白等农作物,且繁殖能力强、食量大、食谱广,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广州管圆线虫是引起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人类可因食用未加工熟透的福寿螺而感染。
4.防治①物理防治。人工捕杀,福寿螺成体及卵块容易识别,可人工拾螺或在产卵高峰期摘除。②生物防治。可在田块、沟渠等福寿螺生长区放养鸭子。鸭子喜好食螺,一般每667平方米田放养10~20只鸭子。③化学防治。大面积防治宜采用药剂防治。每667平方米稻田可以用50克70%贝螺杀可湿性粉剂对水均匀喷施;但此药会刺激人体黏膜,还能毒杀鱼类等水生生物,必须谨慎使用。或在移栽水稻前,每667平方米稻田按0.5千克硫酸铜晶体对水均匀喷施。④其他防治方法。茶籽饼对福寿螺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将茶籽饼粉碎后,按每667平方米3~5千克的用量均匀撒于排灌沟或已经翻耕好的田块上。(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