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伟 袁 涛 张兰英
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作为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目前,已成为第三大常见血管疾病[1],美国每年为(104~117)/10万例次,欧洲每年为(110~183)/10万例次,而亚洲为(13~57)/10 万例次[2]。VTE具有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极易导致临床漏诊和误诊,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3个月后的病死率为15%[3],而死因主要为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hsm,PTE)[4]。通常VTE患者预后较差,存在长期后遗症风险,如血栓后综合征和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sis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PH),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健康及经济负担。
VTE防治已成为临床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目前临床上VTE防治现状并不乐观[5],对于VTE的预防意识仍有待加强,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住院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40%~60%患者仍存在VTE风险,但高危患者(如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肿瘤患者等)接受预防率却较低。袁涛等[6]早期研究显示,接受预防措施患者仅占37.18%。除此之外,目前VTE防治仍缺乏规范化,导致VTE患者临床疗效欠佳,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其预后,同时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通过建立VTE防控体系,进行一系列VTE防治活动,并总结经验,以期为VTE防治做出贡献。
本中心针对目前VTE防治现状及相关规范化诊治措施进行调研与宣传,具体如下。
本中心以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7]、2014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栓塞诊断和处理指南》[8]及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会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9]为参考依据建立了VTE数据库,截至目前,数据库已纳入31家省内三级、二级医院,覆盖范围较广且目前还在不断充实改进中。
VTE数据库主要涵盖了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住院治疗信息、随访信息等内容,信息较为全面,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河北省内各地区VTE发生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及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以及掌握VTE的规范化诊治信息,从而可以进行针对性宣教及帮扶,从而降低河北省VTE发病率,改善VTE患者预后。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仍为主体人群,而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差异性较大,且对部分疾病认识程度仍有待加强。针对VTE这一症状不典型且致死率较高的疾病,部分医疗机构仍缺少对此类疾病筛查的意识,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对于此类疾病了解甚少,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与基层医院建立血管外科专科联盟的必要性,实现真正的帮扶作用。
截至目前,本中心与河北省多地区部分医院建立了VTE防控联盟,通过远程会诊、定期查房、线上及线下辅助开展新技术及规范化内容培训等形式展开帮扶活动,使联盟单位对于外周血管疾病认识更加深入,诊治过程更加规范。针对VTE疾病防治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部分医疗机构经过培训指导也建立了自己的院内VTE防治体系,独立开展VTE的预防及介入治疗。
部分VTE的发生是可以根据高危因素进行判断的,且多数住院患者的VTE发生是可预防的。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VTE患者经过规范化、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VTE病死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对于VTE预防及规范化诊治内容的宣教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内容宣教,在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教育中心的支持下,本中心通过与当地医疗机构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沟通,了解当地VTE发生及诊疗现状,从而进行针对性解答,并给予规范化培训。同时还举办VTE规范化防治学习班,对河北省内多个基层医院的重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及实践操作,学习结束后进行专业考评,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以此对基层医院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宣教,从而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推动各基层医院针对VTE防治展开活动,再通过后期的帮扶及指导,进一步巩固各中心对于VTE防治内容的吸收及运用。
院内VTE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其发病率为20%~70%,且10%住院患者死亡与VTE相关[10]。院内VTE发病原因复杂且多样化,且涉及多个临床科室。鉴于VTE为可预防性疾病,因此,血管外科在院内VTE防控体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VTE防控体系中有多学科疾病诊疗团队,包括血管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医务处、骨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影像科,根据指南[7-9]制定相应诊治流程及应急方案。
首先院内成立VTE防控体系,明确包含有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主管院长作为委员会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血管外科主任作为委员会副主任,临床高危科室(如重症医学科、骨科、肿瘤科、妇产科等)、医技科室主任、护理部主管主任作为委员]、VTE防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为办公室组长,临床高危科室、医技科室、护理部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并且高危科室还设有VTE防治小组并行三级管理体系,此外院内还有VTE快速反应团队(血管外科、呼吸内科、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药学部等)、VTE-MDT专家团队(血管外科、呼吸内科、骨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药学部等)、多学科多部门VTE管理团队。制定VTE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11])、出血风险评估表及Wells评估量表,并将其纳入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内,在患者入院、病情发生变化、围手术期、转科、出院前均强制进行血栓风险及出血风险评估,对于高危患者还会出现预警弹框,并提醒医护人员根据其分值采取对应的物理或药物预防措施,以及开具相应的检验检查。
VTE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机械预防与药物预防,机械预防主要包括踝泵运动及压力预防(压力梯度袜、间歇充气加压、足底静脉泵),药物预防根据“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9]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进行恰当的预防。同时,还包括一般措施,如早期下床活动,多饮水及纠正易患因素等。
VTE发生后进行充分评估,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置入腔静脉滤器或行手术干预。血管外科辅助其他科室医师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VTE治疗方面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决定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建立急危重症VTE处理的应急预案。
针对医护人员,在院内VTE防控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定期召开院内VTE防治知识讲座,主要涉及人群为全院临床科室医护工作者,尤其是高危科室医护工作者。主要内容包括VTE风险评估、预防、治疗及随访相关内容。借此活动可以提升院内临床工作者对VTE防治内容的进一步认识,提高筛查VTE的意识,同时增强预防意识,降低院内VTE发生率及VTE病死率。
针对住院患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印刷了7个版本的宣教手册,拍摄2个宣传视频,在住院部及大楼发放及循环播放;制作16个外科患者预后微信宣教视频,其中VTE相关视频3个,患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自行学习。在防治方面初步达到医护患充分沟通,鼓励患者主动参加诊疗活动。有VTE患者的科室均需建立随访资料,多以纸质版为主,将患者历次随访情况建立档案。
通过会诊制度进一步巩固血管外科与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逐一解答,效率更高,接受度也进一步提升。除了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外,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系统讲解此类疾病的危害及预后,加强其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有效预防VTE复发,改善其预后。而对于需要手术患者,初期需要向相应科室、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代手术利弊,使其逐渐接受此项操作,后期即可由相应科室进行初步评估,血管外科负责辅助评估来决定最终方案。
对于疑难病例,需进行多学科会诊,针对VTE方面内容,血管外科可给出专业性评论,评估完其他系统疾病后制定出专业性诊疗计划。
院内会诊中不可忽略的一项任务为术中会诊,针对VTE病变,主要负责术中突发PTE,给予快速诊断并及时行介入碎栓、溶栓,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血管外科作为新兴专科之一,主要负责外周动静脉疾病的诊治,其中VTE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诊治工作一直是临床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目前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于VTE的诊治措施也在不断改进、完善,根据长期随访结果显示,VTE患者预后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分析其原因主要与该疾病诊治不及时或诊治缺乏规范化有关,从而影响其治疗时机及预后。对此,血管外科作为专科应担起VTE防治的重任。
综上所述,VTE作为可预防性疾病,更加提倡以预防为主。因此,血管外科需对VTE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等内容进行宣讲,针对不同风险级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选择合适预防措施等,从而有效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