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军
(汉寿县林业局,湖南 常德 415999)
在环境问题备受重视的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应当提高对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与发展园林绿化重视程度,通过有效措施达到目标,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环境。
自建国以来,我国十分注重经济发展,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在这种环境当中,需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而林业与园林绿化都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有密切关系,促进林业与园林绿化的发展可以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支撑,也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只有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够提高空气质量、遏制全球变暖、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关注工业生产与城市建设等问题,且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缩小了城市绿化用地的面积,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同时,人们为了发展经济盲目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林业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的林业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而在酸雨、雾霾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一些环境保护政策,各个地区也在加强绿化建设,很多中小城市与偏远地区的执行力度较弱,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加大改善力度。
无论是改善林业生态环境还是发展园林绿化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环保意识与监管制度等因素就会影响到其改善与发展。①环保意识。若想从本质上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实现园林绿化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付诸努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环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人的综合素养与环保意识都比较低,存在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城市人口激增,导致绿化面积不断缩小;②监管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过度注重经济发展,没有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同时,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政策也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各个行业都得到快速发展,且多数行业加大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对林业资源乱砍滥伐,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数量,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林业部门没有加大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未采取合适的林业保护措施,影响林业资源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实施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林业资源生长所需的水资源与土壤资源受到污染,继而导致林业资源生长速度缓慢。而缓慢生长的树木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便会影响林业的发展。
林业资源不仅包括树木,也包括在森林当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这些资源构成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而若想保障生物多样性就需要保障生态系统的完善性。但是,人们乱砍滥伐等行为会破坏林业生态系统,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甚至会导致部分物种灭绝。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认识,增强意识,让更多的人明确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与发展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为此林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①各地区政府应针对性地开展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实现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可以通过座谈会、讲座等方式为群众普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破坏环境的严重影响,提升群众的个人素养,增强群众的个人意识;②需积极利用新媒体与信息技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当前,人们十分依赖各种媒体平台与信息技术,且网络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③各级院校也应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养工作,培养更多环保意识强的优秀学生,为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人才支持。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此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等情况。相关部门可以设置补充资金,为相关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这样才能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同时,政府资金有限,需扩大融资渠道,积极引进民间资本,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苗木是林业生态与园林绿化的主要植物,在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合理应用苗木种植与培育技术才能够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园林绿化的发展,为此不仅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也需要积极研究、应用苗木培育技术。首先,在种植苗木之前,需要合理选择苗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管理人员可根据当地气候以及土壤等条件明确合适的品种,从而降低养护成本。同时,科学规划种植时间,确保苗木能够成活。再次,优化苗木规划。需要在综合考虑苗木生长需求以及园林布局的情况下规划苗木,从而提升园林的美观性。其次,需要科学开展林业资源与园林绿化的种植工作,科学浇水、排灌、施肥,促进林木的生长。①管理人员需要分析苗木的生长特点以及养分需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肥料。天然化肥对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可优先选择。而部分苗木在春夏等季节有较大的需肥量,可综合分析并加大施肥量,从而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②管理人员需做好灌溉与排灌等工作,在为苗木提供充足水分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排灌,避免水分过多,影响苗木生长;③苗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这就需要通过先进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保障苗木的健康成长。管理人员在明确苗木品种的前提下分析苗木在不同生长阶段可能会出现的病虫害,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加大预防力度,例如提前打药等。其次,需加大日常巡检力度,当发现病虫害时就需要及时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不同措施进行防治,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中,避免病虫害的范围扩大。其中打农药这种化学防治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管理人员可以将这几种防治方法结合起来,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及时控制病虫害。
当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园林绿化的意义,完善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此各个地区都可以此机制为契机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与园林绿化发展机制,加大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以及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同时,应该将生态平衡当作保护环境的关键措施,贯彻落实生态平衡制度,若出现乱砍滥伐等情况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处罚。
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可以从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与发展园林绿化这两个方面实现。在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中,林业工作人员应综合分析该区域的林业生态系统,明确所有的生物物种及其生长需求,为不同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园林绿化的发展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与生物构建园林绿化,优化植物配置,从而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与美观性。通过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植物生态效益的提高、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继而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需坚持因地制宜、人文化配置、可持续发展配置以及保持自身特点配置等原则。同时,应当通过因地制宜,实现园林植物配置与艺术布局的统一;掌握各种植物的习性,科学进行色彩搭配;根据季节变化情况选择植物;综合考虑层次与色彩的搭配;保障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植物配置传递文化;坚持实用性原则等策略优化植物配置。
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发展园林绿化可以提升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环保意识、监管制度等方面因素会对环境改善与发展造成影响,林业生态也遭受较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加强工程建设、完善监管工作并增强生物多样性,促进环境改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