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民族地区语言扶贫工作探析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为例

2021-12-01 01:44胡雪雪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客体普通话互联网+

胡雪雪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2020年4月,教育部提出要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组织50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结对帮扶、远程互动的方式,对口52个未摘帽贫困县开展教师普通话提升在线示范培训,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教学能力[1]。每县参训教师100人,对每人进行不少于60学时的在线培训,以教育培训、志愿者服务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扶贫工作。语言扶贫是指通过提升贫困人口的语言能力来增强其脱贫能力的一种扶贫工作。学校是语言文字传播的主阵地,要想阻断语言贫困的代际传递,必须严把教师关,着力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利于开展线下面对面的培训,“互联网+”模式成为语言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互联网+”模式下语言扶贫工作的意义

“互联网+”模式下的语言扶贫工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于解决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更重要的是贫困地区人民自身必须谋求发展。目前我国普通话普及率接近80%[2],仍有20%左右的人口不会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些人口大多来自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社会越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劣势越明显,语言障碍势必会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语言技能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成本)才能获得,包括金钱投入和时间投入等,具有“稀缺性”[3]。语言技能一旦获得,便会给学习者带来潜在收益,甚至产生语言的溢出效应。如果不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只能在本方言区或本民族语言区进行社会活动,则会大大减少外出就业和对外发展的机会,从而降低竞争能力、缩减提升空间,进一步增加经济贫困的几率。Nettle[4]认为语言多样性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种逆相关,而语言统一与经济发展则是正相关;王春辉[5]指出,语言作为资本,可以在改观教育劣势上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改观就业和经济劣势,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发挥语言能力的脱贫效应,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劣势,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第二,语言扶贫对于提升个人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强推普宣传,大力开展语言扶贫工作,提升当地人民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不论是外出求学、经商、务工还是旅游,人们都需要使用通用语言来与其他地区人民进行沟通交流,语言不通是限制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外交流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尤为重要。以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一线教师为推普对象,帮助教师提升运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进而加强中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有利于从根源上阻断语言贫困的代际传递。语言扶贫不仅对于提高个人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贫困地区语言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语言扶贫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不仅在扶贫脱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等原因,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语言、文化情况较为复杂。语言文字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繁荣[6]。我们必须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交际职能与文化职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沟通作用与文化认同作用,以普通话作为粘合剂,消除语言的碎片化现象,加强各民族地区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提高贫困人口的普通话能力,不仅是语言扶贫的要求,更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必由之路,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语言文字事业应“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7],以国家通用语为载体,搭建贫困地区沟通和发展的桥梁,通过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普通话能力,来增强其信息获取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发挥语言扶贫、文化扶贫和教育扶贫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及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将推广普通话纳入精准扶贫的范畴,全方位、多系统、深层次发挥语言的脱贫效应。

二、“互联网+”模式下语言扶贫的开展路径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一线教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是跨时空语言培训较为便捷的路径,这种方式既能突破地域限制,又可以精准扶贫。教育精准扶贫包含“主体、客体、中介”3个基本要素,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即为教育主体; “受教育人群中的贫困人群”即为教育客体;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形式即为教育中介[8]。本项研究中,教育主体为福建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及以上的语言学相关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与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三年级以上本科生;教育客体为宁夏西吉县100名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及以下且年龄不超过50岁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中介为互联网。在互联网背景下,语言扶贫的开展路径应包括以下三点。

(一)精准分析帮扶对象特点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沟通、学习最便捷的渠道。为了精准识别教育客体运用国家通用语的现状和特点,培训前对西吉县100名一线教师的普通话情况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节选)。

表1 西吉县各类教师普通话语音面貌调查表Tab.1 Putonghua Pronunciation Questionnaire of Teachers in Xiji County

表1中前三项为学员基本信息调查,后三项为学员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培训的学员中,青年教师占大部分,中年教师占比较小,教育客体与教育主体的年龄差距较小,沟通交流上容易引起共鸣,有利于两地师生建立友谊,也有助于培训课程更加顺利进行。教育客体中受过本科教育的占比最大,大专第二,提醒教育主体在备课时应考虑不同学员的教育经历和知识水平,同时应根据教育客体教学学段的不同,使其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练习。绝大多数教育客体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进行授课,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使用的是当地汉语方言(即西吉话),也有部分老年人将阿拉伯语当作民族语言,但仅在教堂等特殊场合使用。西吉地区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在密切接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西吉方言逐渐成为该地区的强势语言,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场合使用频率较高。普通话在当地的使用场域较为狭小,大部分西吉居民只有在与外来人口接触交流时才会使用普通话,农村甚至县城的中小学仍有一部分教师使用当地西吉方言进行授课。由于绝大多数人的普通话是后天习得的,加上受到方言母语的影响,普通话在与当地汉语方言的接触过程中所进行的语码转换常常会受到干扰,表现为声韵调各方面带有明显的西吉方音特色,这说明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卷还根据西吉方言特点设置了一系列声母、韵母、声调专项测试题,用来测试教育客体的普通话语音面貌。调查结果显示,100名学员中韵母前后鼻音混淆有近一半人数,声母n、l不分的占36%,还有儿化音不规范等问题。在开展普通话语音培训时,应根据教育客体的实际语音面貌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笼统的“一刀切”。西吉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下的一个分支,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存在较多同质成分,普通话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当地学习者来说难度相对较小,只需要针对其中的异质成分进行强化练习即可达到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水平。前期的问卷调查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相关需求,做到“对症下药”,有助于把握培训的重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培训方案,确保语言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准设计语言扶贫内容

根据教育客体的教学学段,将100名教师学员分为幼儿园组、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同时将29名教育主体也相应地分成5组,每位教师对接3~4位学员,通过“一人一档” “一课一练”等模式,开展线上“一对一”语音教学。本次语言扶贫培训工作采取参与式、案例式、情景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上灵活授课,使教育客体的普通话水平和诵读能力在短期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对学校普通话教学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前期问卷调查结果和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数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如“单音节字词发音要点”“双音节词语发音要点”“短文朗读相关要求”以及“说话、说课练习”等,重难点专项练习如“声母n、l语音辩证” “前后鼻音区分” “语流音变”等。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位教育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撰写培训日志,记录学员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反思和总结,从而建立起教育客体个人学习成长档案。培训后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开展线上经典诵读、诗歌朗诵等成果汇报活动,以个人独诵、小组合诵为主要形式,传诵闽宁两地师生的收获与成长,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根据西吉县教师学习普通话的特点,培训按照“普通话语音理论学习” “普通话专项练习”以及“学员打卡自学”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通过“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线上培训,并使用微信、QQ等方式建立联系,逐步形成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结对帮扶”教学模式,具体扶贫内容及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结对帮扶”扶贫内容及路径Fig.1 Content and path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pair assistance”

此外,在培训队伍中组建技术组、宣传组和指导组等。技术组负责指导学员注册、使用相关学习平台和软件,通过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学员在线学习状态;宣传组负责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定期分享与展示相关有效做法、典型经验以及普通话学习成果等,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浓厚氛围;指导组负责任务下达、信息发布、统筹规划等,起到沟通联系的作用。分工明确使每位教育主体都能各尽所能,实现全动员、全参与,从而提高普通话培训效率。建立分类分层培训体系,围绕普通话水平、诵读能力和教学能力三方面,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

(三)精准实施语言扶贫步骤

分析好特点,设计好内容,实施好步骤,使语言扶贫真正做到“精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致采取三个主要步骤。

一是科学设计培训目标。根据西吉县教师对普通话掌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语音面貌为焦点、以参训学员为中心,设计出科学高效、指向明确的培训方案。培训过程中,教学方案与培训目标根据培训效果与学习进度分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适时调整。通过问卷调查和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数据,对西吉县教师的语音培训应以韵母和声调为正音重点,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音与缺陷音,使学员的心理表征得到增强,逐步形成单字调朗读能力、多字调连读能力、语篇朗读能力、自由表达能力、学科语言教学能力的培训目标。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普通话正音培训以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专业教师大班课集中讲授、志愿者教师小班课个别辅导、学员打卡自练的学习方式,辅以实践练习、水平测试等手段进行培训。具体教学参考“脚手架”理论: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将专题学习与亲身实践相结合,注重参与互动。课程形式还设置有“汉字文化”专题讲座,提升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作业环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即布置作业→回收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分割学习内容,将文本、音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教学平台,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段进行学习,提供全天候学习条件,适应碎片化学习。以移动学习平台为培训渠道,利用QQ、微信、腾讯视频、“课堂派”教学平台等,实现同步、异步学习。

三是营造网络培训氛围。语言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除了在“课堂派”教学平台线上授课、上传学习资源以外,教育主体和客体每天利用微信、QQ等通讯软件进行实时交互,包括答疑解惑、录制口腔动程示范视频、交流学习心得等,实现一对一在线辅导。创建培训公众号,定期推送线上培训纪实、普通话进步学员风采展示、诗歌朗诵汇报展示等内容,记录培训过程、宣传学习成果,使学员有更多的参与感。学员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下载普通话学习软件,增强正音意识,自觉听音、跟读练习。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强化学习动机,有助于提升教师运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互联网+”模式下语言扶贫工作的成效

通过培训前期、中期、后期普通话全真模拟测试结果对比,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教育客体学习普通话的进展和学习效果,现将100名学员测试等级数据列图2、3、4。

图2 前期测试Fig.2 Early-training test

由图2可见,前期测试中参测者的成绩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处于二乙、三级水平的参测者占一半以上,测试成绩达到二甲以上的仅为8%,测试成绩不入级或其他原因未完成测试的计为“无”,占比4%;图3中期测试结果反映出三级水平的参测者人数明显减少,达到二级水平的人数较前期有大幅提高;图4后期测试结果中达到二级水平以上的人数直线上升,高达85%,其中二级甲等人数超过前期测试的四倍,三级及三级以下人数呈阶梯式递减。通过三次数据对比分析,九成以上学员在三次普通话全真模拟测试中取得明显进步,普通话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推普培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图3 中期测试Fig.3 Mid-training test

图4 后期测试Fig.4 Late-training test

其中韵母发音上,前后鼻音双向性混读、单元音韵母发音不准(如韵母[i]舌尖化)、复元音韵母发音不完整(如[ai]读作[ε])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声母发音上,尖音重、零声母w单向性混读为唇齿音v、n与l双向性混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上声调发不准、儿化音不规范、轻声重读等现象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每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逐渐完善,最终达到教育精准扶贫的目的。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过程中,高校作为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应把自身特色优势与定点扶贫县发展短板相结合,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精准对口,通过预估、跟踪、测评、反馈、修正等手段,逐步形成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发挥独特优势,实现低成本、高成效的语言扶贫。

四、“互联网+”模式下语言扶贫工作的缺憾

“线上教学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和可扩容性等方面的优势”[9],互联网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创新方式方法,进行个性化精准辅导。但是,线上教学也有不容忽视的弊端。通过屏幕进行的线上互动没有现场教学的真实和生动,例如在纠正前后鼻音问题时,参训学员通过电脑屏幕无法清晰准确地观察到正确的口腔动程示范,导致前后鼻音的发音部位模仿不到位,纠音效果欠佳。此外,培训教师的构成比例不够均衡。如表1调查问卷所示,本次参与普通话培训的人员中,幼儿园教师占比最小,仅为20%,其次是小学教师,占37%,中学教师人数最多,占43%。投资儿童早期发展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而儿童语言能力是其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业成就、人力资本和社会流动的显著预测指标[10]。幼儿园阶段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应该重视该学段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今后打下扎实基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形成发展期,学习环境在这一阶段起着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普通话教学的能力;中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张,线上直播课程时常出现迟到或缺课、课后作业无法按时提交等,伴随出现课上互动较少、课下交流时间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尽管“互联网+”模式下开展线上语言扶贫工作有诸多便利,推普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推普工作中去完善。普通话是口耳之学,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仅靠一次线上教学,远不能达到很好的正音、纠音效果,因此推普工作还需要实地考察、现场教学,根据当地的语言环境制定全面深入、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五、结语

经济学视角下的语言具有扶贫作用,当下语言扶贫工作的重点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受当地方言母语或民族语的影响,改善贫困人口的普通话语音面貌,提升其运用国家通用语的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的教学质量,不仅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更是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语言扶贫工作者应在现有条件下适当开展语音调查,了解当地人民掌握普通话的状况,总结其学习普通话的规律,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风俗民情、教育基础以及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推普方案。此外,还应借助互联网平台,统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精准扶贫,稳步推进、落实语言扶贫工作。在现有推普工作的范式、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未来的推普工作必将更加有序地推进,也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猜你喜欢
客体普通话互联网+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浅议犯罪客体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凡客体”之不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