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君 王 伟 赵丽娜 陈乃实 曹 雪
(1.长春农业博览园,吉林 长春 130022;2.长春现代农业示范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117;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蔬菜蚜虫又叫作蜜虫或腻虫,种类繁多,危害性大,幼虫、成虫都可以寄对蔬菜产生破坏性,尤其喜欢在蔬菜生长点、嫩叶、嫩茎处群聚,直接导致蔬菜生长速度缓慢,产量降低,蔬菜发育不良,甚至枯萎或死亡,并且通过分泌蜜露,可以滋生霉菌,传播病毒,大面积地造成蔬菜减产,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当前蔬菜蚜虫的防治措施以化学药剂为主,长时间使用会加大蔬菜蚜虫的抗药性,尤其对于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新烟碱等物质的抗性逐渐提高。
大环内酯双糖类药剂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主要利用农药阿维菌素进行杀虫、除螨,普及率高,药效好,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低,不易与其他化学药剂产生互抗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类药剂在使用初期并不是为了防治蔬菜蚜虫,而是防治鳞翅目害虫,但是长期使用直接导致蔬菜蚜虫对其产生抗药性,并且对阿维菌素的衍生药剂也同样产生抵抗性,比如甲维盐等,根据科学研究和验证分析,湖南地区桃蚜、福建地区菜缢管蚜、河南地区禾谷缢管蚜分别对阿维菌素产生高水平、中高水平、中水平抗药性。
新烟碱类化学药剂属于内吸特性杀虫剂的一种,对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新烟碱类化学药剂的第一类产品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的吡虫啉药剂,之后相继研发出啶虫脒、啶虫胺、噻虫嗪等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良好。但是人类在培育和生产时使用频次逐渐增加,在本世纪初期就有专家指出,蔬菜蚜虫已经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随后出现桃蚜抗药性相关报道,直至现在,美国东部、法国南部、湖南地区、山西地区、东北地区和山东地区分别验证出对蔬菜蚜虫具有高水平、极高水平、低水平、中等水平抗药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成倍增加。
有机磷类化学药剂在1950年左右开始投入市场,这类药剂杀虫力度强,并且毒性大,多数属于中毒或高毒药剂,只有少部分是低毒性质,具有熏蒸、胃毒、触杀等杀虫特点,主要应用于蔬菜蚜虫的防治[1]。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投放,多数蔬菜蚜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并在1960-1970年代左右就已经有权威报道称桃蚜对机磷的抗性达到25倍,在我国北京地区桃蚜对马拉硫磷、乐果等化学药剂产生高度抗药性,瓜蚜对乙酰甲胺磷和乐果等药剂产生中等抗药性,甘蓝蚜对丙溴磷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在福建地区菜缢管蚜对甲胺磷产生高度抗药性。
有机氯药剂和环戊二烯类药剂在1940-1950年代左右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类农药具具有高毒性,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残留性,并且对土壤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一旦使用则难以在自然环境下降解,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在1970-1980年代左右林丹、六六六、DDT、硫丹等药物就被监管部门禁止使用。经报道,在美国地区桃蚜对氯丹具有低抗药性,对DDT具有中等抗药性,在湖南地区,桃蚜对硫丹产生中、低抗药性,在广东地区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由于抗药性不断增加,我国在1983年左右对有机氯药剂正式停产,并开始投入对有机磷类化学药剂的研究,随后氨基甲酸酯类药剂逐渐取代有机氯药剂市 场。
蔬菜蚜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大,与当前我国蔬菜田间治理策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其一,相关部门对农药使用相关知识不能进行有效宣传,种植户为了实现强烈杀虫除螨的效果,随意增加药剂使用量,提高使用频次,久而久之,农药施加不仅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反而对农田造成不同的损害。其二,种植户的用药时机不准确,喷洒时期不恰当,按照生物防治理论来讲,对蔬菜蚜虫的最佳施药时间是始盛期,但是农户的日常防护意识不够,多数在蚜虫爆发期才能发现虫害,措施最佳防治时期,加大防控难度,药效降低,只能通过加大药量来实现防治效果,最终陷入了“加大药量—抗药性增加—再次加大药量—抗药性逐步增加”的死循环。其三,种植户使用的化学药剂品类单一,难以攻破蔬菜蚜虫体内的防御系统,再加之蔬菜蚜虫对化学药剂可进行多次分勰分析,逐步提高抗药性能,最终导致药效降低,难以提升治理效果。
抗性治理具体指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降低蔬菜蚜虫对化学药剂的抵抗性和敏感性,最终实现杀虫除螨的效果。当前常见的防治策略主要有多向进攻治理、饱和治理和适度治理者三种方式,如果仅仅采用一种防治手法,往往难以实现治理效果,因此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3]。其中多向进攻治理具体指依据蚜药剂对蚜虫进行多位点作用,从而使蚜虫降低抗药性,但是由于化学药剂的成分有限,难以实现多位点作用,因此,最好利用轮用、混用形式。饱和治理具体指通过农药的使用,对蚜虫的抗性遗传杂合子进行消除,将药剂敏感个体迁入防治区,从而降低蚜虫种群的抗性发展速度。适度治理具体指用较少的药剂含量,让蚜虫种群中保留低敏感基因,逐步减少施药次数,并在这一过程中施加残留时间短的化合物,施加在成虫身上,留下“庇护区”,让抗性个体的适合度小于敏感个体,来保持蚜虫种群的敏感性,从而延缓蚜虫抗药性。
要想实现蔬菜蚜虫的抗性治理,就要从提高农民防治意识,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并推广科学治理措施,卫生监管部门、检疫部门要及时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知识讲座,尽量选择合适的、污染小、危害小、抗性小的化学药剂,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结合使用[4]。其次,要实时监测蚜虫对药剂的抗性,科学判断蔬菜蚜虫的抗抵抗程度,要在蚜虫大规模爆发之前及时评估,得出实际监测结果,之后再制定具体防治措施。
有害生物治理措施具体指通过物理防治、人工防治、机械防治等一系列非化学治理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频率,具体包括:①在培育蔬菜之前,进行田间管理,通过除草、施水、施肥、及时采收、人工清理等方式,降低虫害的传播速度和面积。②天敌防治:保护蚜虫、瓢虫、食蚜蝇的天敌蚜茧蜂、跳小蜂和蚜小蜂等物种,降低蔬菜害虫的数量。③通过黄板诱蚜法和银灰色驱蚜法,减小蚜虫危害。④科学使用化学药剂:严控抗性基因频率,降低抗性发生几率,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科学把握施药时间和次数,降低蚜虫种群纯合子、杂合子个体比率,从而降低对土壤和大气的破坏程度,
蔬菜蚜虫产生抗药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户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加大蚜虫种群的抵抗性,因此,可以选择混用和轮用的防治方式。其中,混用指将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一起施加在田间,发挥多位点作用机制,即使一种化学成分不能将害虫有效杀死,另一种也会发挥除虫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混用的农药作用机制应该是不同的,或者具有负交互抗性,如果成分是相似的,那么无法将杀虫效果呈现出来,长时间使用仍然会让蚜虫产生抗药性。其次可以分区使用,即把蔬菜种植区域划分成几个区域,比如分成P区和S区,这两个区域分别施加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如果在P区的农药效果不好,蚜虫群落逐渐转移到S区,并被S区农药杀死,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相当于两个区域的化学药剂的混用,当P区农药药剂防治效果不佳时,蚜虫种群的抗性个体生存率要小于敏感个体生存率,因此降低抗性水平,与轮用机制可以起到相同的防治效果[5]。
蚜虫对于蔬菜作物的生长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对种植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大环内酯双糖类药剂、新烟碱类药剂、有机磷类药剂、有机氯药剂和环戊二烯类药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这些都是因为相关部门宣传程度不够,农民防治意识不强,防治措施不科学引起的。因此农民要提高治理意识,实现科学防治,利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混合使用杀虫药剂防治法,才能实现良好的蔬菜蚜虫抗性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