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以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2021-12-01 23:29朱丽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村民

朱丽辰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 开封 410200)

1 以协商民主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性

1.1 协商民主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群众诉求也日趋多元。而乡村社会中面临的公共问题也较之以前更为繁多,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不问计于民,完全由乡村干部“一言堂”管理,群众就难以信服,甚至可都使矛盾更加复杂,导致“政府买单村民未必买账”的现象可能出现。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协商民主是最好的治理途径,因为这不仅契合了当前农民权益观念,而且使群众“主人翁”意识进一步觉醒,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权益收到了充分的尊重。中国有句古语,“清官难断家务事”,村民的事情让村民亲自参与进来,“村务公决”有助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村民协商解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民主协商的过程中,村民通过发表观点,倾听建议,也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其次,民主协商能够使全体村民在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大家建言献策,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渠道。再次,乡村问题纷繁复杂,通过民主协商,村民能够更加明晰问题的轻重缓急,哪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从长计议。最后,通过民主协商,针对共同问题,村民可以互相讨论,进而形成一个为大家都能认可的解决方案,代表了村民的公共意志。基层工作者可以运用这个合理合法的公共意志,进一步找寻到这些公共问题的积极、正面、良性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于那些反对者,也可以慢慢缓和或者改变他们的想法。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够使更加清晰了解基层村委会的决策,从而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促进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公问题,使乡村治理进一步优化。

1.2 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治理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推力

自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多次要充分发挥协商的作用,提出要使协商民主制度化,要求把协商民主贯彻到各方面工作中去。为此,2015 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由此可看出,国家出台一系列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政策,就是想在各个领域都要发挥这一优势,从而更有效地就解决各种问题。因此,这一政治背景协商民主为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推力。

1.3 协商民主有助于培育公平正义

在过去计划经济为主的时代,农村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信息交流相对缓慢,物品交换、人员流动相对狭窄。在广大农村,大多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为主,生产工具也多是人力、牲畜等这些基本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很少存在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因此阶层分化不是太明显。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也迅速转型,与此同时,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日趋多元化,再加之近年来,国家农村投入日益加大,与此同时,公共利益也在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开始加剧。乡村社会矛盾和纷争也越来越多,这就使乡村治理出现新的挑战。为了解决不同阶层之间日益增多的矛盾,在乡村治理中就要引入新的治理模式,而协商制度通过平等商议,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使不同利益群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共识。使每个人的人格得到尊重和公平正义得到实现,进而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振兴。

2 以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性

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不是西方的舶来品,而是在继承了了古代儒家文化中的“和为贵”文化和谏论制度,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总结的群众路线的结果。

2.1 中国传统文化是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的文化底蕴

首先,儒家文化中提倡“和为贵”。何为“和”?“和”强调的是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能够相互充分融合,但又不是完全相同,这种“和”是有原则的,它尊重个体的差异,同时又有自己的底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而不同”。这种文化传统,为协商民主的实行奠定了基础。在协商民主的过程,可能又争论,有碰撞,但也可能博采众长,从而达成一致。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谏议制度体现了协商思想。古代为了监督王权,曾设有言官或谏官,谏议制度就是让言官或谏官针对国家管理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谏议制度这实质上与协商民主有着相似的一面。即使是封建社会,国家要想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统治者需要良臣的建议,更重要的是需要倾听广大老百姓的意见,给予老百姓一定的权利。

由此可见,协商在中国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为协商民主制度在中国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更便于群众对协商民主制度的认同,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开展。

2.2 党的群众路线为中国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政治保障。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在革命时期的经验总结,其内容主要强调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群众提供一个民意能够传达顺畅的良好渠道。领导干部通过深入群众,和群众对话,能够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有什么苦水,有什么建议,“知屋漏者在余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所以倾听百姓的声音,有利于下情上达,从而调整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群众,可以把党的政策能够直接传达给老百姓,解答群众的疑虑,消除群众的困惑。所以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也成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此引领下,我们取得革命设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协商民主,也是要求普通公民都能参与进来,就自己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大家协商解决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充分发扬的民主,解决方案出来之后,人民群众才会自愿接受约束,执行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同时,人民群众的参与有利于对公共权力形成严格的监督。

由此可以看出,协商民主和群众路线两者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的重要性。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在群众路线问题上,除了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外,还必须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党员干部要用先进的理论对群众进行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才能够汇聚起巨大的磅礴力量,这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正能量的作用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而协商民主的实行,同样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党组织是协商民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协商的成果再融进党的决策,随后交给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或者交给地方政府进行承办。可以说,协商民主可以使政府决策充分吸纳社情民意,这就夯实了党执政的基础。其次,人民群众是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工作方法。两者都强调加强与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党派、团体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多方的意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也拓深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它不仅要求党和政府要同基层民众加强联系,还突出了民众与领导干部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3 乡村治理具有了发展协商民主的基本条件

首先,当前国内乡村出现的不同社会分化现象,需要协商民主制度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乡村的社会分化现象愈演愈烈,不同的社会主体、利益群体以及经济个体等雨后春笋般的产生,并快速成长,造成了各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等利益冲突加剧,社会各层面矛盾日趋复杂。基层乡村产生了社会分层,这样也就产生了多层次的利益诉求。不同的阶层,因此,在发展乡村协商民主过程中,考量各方面的需求,沟通、协商、决策时理解、尊重、平衡他们的利益诉求,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基层乡村的团结、稳定。

其二,基层乡村的公共利益需要推行协商民主制度予以保障。伴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乡村的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等,因此,多途径的公共财政开始大力支持乡村发展,基层乡村地区的公共收益也伴随着大幅增加。然而,如何分配、使用这些公共收益?这就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乡村的将来。这些年,中国农村频频出现的各种征地纠纷、村委会贪腐横行等乱象,都严重地影响到了村民的个体利益,造成了基层社会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加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这些问题、矛盾也只能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去解决。

第三,基层乡村各级村民自治组织已经形成了协商民主的机制平台。《组织法》第十七条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得到与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此可见,村民会议实际上已经是乡村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此外,在村民自治的内部已经形成了村“两委”、村民小组、农协组织等不同层面的治理主体。这些基层不同层面的治理主体想要切实有效的运转起来,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必不可少。

综上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协商民主的推进,而且我国当前乡村具有了文化、经济、社会、制度等条件,以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村民
Multi-Agent协商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中国式民主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