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祎 赵大海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启动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高速航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1]。由此可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社区治理,陆续出台壮大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加强和完善城乡治理等重要顶层设计政策。2020年,民政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使社会工作联动志愿服务成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有效措施,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与此同时,各地逐步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试点工作。
近年来,学界有关“乡镇社工站与社区基层治理”的探讨体现了对社区治理主体的可持续性、能力建设与支持、社会建设与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深入思考。总之,乡镇社工站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学界、社会各领域最新探索的重要议题,深入挖掘其在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和特点,探索并提出未来可行性路径,对于有效助力当前基层社区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和政策意义。
为推进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提升基层群众参与度和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归属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乡镇社工站作为基层治理多元主体的参与平台,在新时代下对基层社区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乡镇社工站呈现出以下特征及功能。
在乡镇党工委全面领导和相关政府的支持下,完善机制建设,做好全面规划、政策引导、资金统筹和监测管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团队,为搬迁群众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培育扶持一批扎根基层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激发广大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内生动力,带动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2]。
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使命,以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等的民政服务为主要倾斜服务对象,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资源为保障,打造和谐幸福、健康发展的美好社区,创建提升城市品质,共享和谐幸福生活。一是链接社区资源,构建基础服务体系。以社区老年人、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关注社区高龄、孤寡、残障、失独、贫困等特殊老人以及困境中的青少年儿童,为社区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内容,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健康发展[3]。二是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通过骨干居民走访、外出参访、专题培训、团队建设等多种方式,培育文体康乐、互助服务、志愿服务、矛盾调处、环境巡查、网格服务等方面的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微公益创投活动,以项目化方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助力社区治理,解决社区痛难点问题。抓住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破解社区治理的难点问题,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四是发掘培养社区治理人才。通过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和微公益创投活动,重点培养居民志愿服务人才、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网格服务与管理人才,搭建社区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居民自治能力[4]。
社区居民对政策不熟悉,对政府职能部门分类不清晰,对问题的解决流程不了解,对社区资源分布、行政事务办理和新环境均不熟悉。推出政策咨询常规化的服务,为社区居民享受优质、便捷服务提供平台,打通政府服务民生的“最后一米”。并以服务为平台,充分整合利用辖区内现有公共服务场所及福利设施,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城市幸福院、儿童之家,打造一个温馨、安全、专业、开放、贴近居民的服务空间,建立和完善社区综合化服务体系[5]。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妇女及青少年儿童群体在文化、娱乐、休闲、学习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建立支持型、互助型、关怀型、人文型社区,培养和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及认同感。
社区治理以居民自治为基础,以社区、社会与政府等部门的多元共治为基本依托。在“五社联动”的工作理念下探索地区治理模式,“自治+共治”同时发力,不仅注重于提升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增加社区自治与服务的功能,还关注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只有进行资源整合:整合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重视社区带头人的挖掘和培育,推进社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公民教育等,才能解决目前社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探索共治协商+微治理项目运作服务模式。运用“五社联动”工作理念,发挥社会服务平台、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合作用。建立议事协商平台,并对议事空间进行统一打造,让居民有社区主人翁的归属感。通过居民议事厅,秉承“征、选、议、定”原则,定期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收集并讨论居民议题,经评估将议题进行统一发包,以“红色创享”微公益创投的项目化运作形式开展治理服务。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突出分类指导,将居民自治落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用“微项目”撬动社区“微治理”,促进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的提高。
开展社区增能计划,依托社区教育学院、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开展社区“增能计划”。针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理论与实务培训,并在每年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来临之际开展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培训。针对活跃在社区事务中的居民带头人,实施居民带头人增能计划,特别是参与微公益创投项目的带头人,在培育社区居民带头人的过程中,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以队伍培育带动项目执行,即使在项目结束后,服务队伍仍然活跃于社区事务中。居民议事+“微公益”创投项目+社区公益基金+社区教育学院等“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助力形成社区事务项目化运作微循环机制。
建立由乡镇社工站统筹“红色创享”微公益创投项目专项基金,推动街道微公益创投常态化发展,实现居民、企业党员牵头,社工服务机构协调管理,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开展服务的微公益创投格局,推动微服务、微治理、微党建项目的规范开展。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资源,推动与基金会深度合作,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社区治理,根据居民需求和非公企业的业务范围,调动辖区资源(不仅限于资金),拓展社区治理资金及服务的来源渠道,为社区治理提供多方面保障。
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需要从乡镇社工站建设的政策及制度、公共服务参与渠道、社会动员、居民公共服务参与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介入和推动,促进参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建立基层治理行动的本土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4.1.1 构建数字社区驱动型公众参与平台。推进数字社区、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引入大数据、互联网平台“社区1+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社区参与渠道,降低社区参与门槛,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平台以连续、密集的报道和评论的方式介入,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形成公众参与的聚焦点[6]。联动社区居委会,采取入户宣传、电话宣传、海报、讲座、微信及抖音等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社区中的居民了解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争取社区居民的支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通过建设互联网、大数据支撑平台,引入“社区1+1“互联网平台,推动各社区建立线下线上党员亮身份、提建议、发挥引领作用的机制;建立面向所有居民特别是党员群体的信息发布和互动机制;建立社区治理的居民网上参与和互动机制;建立需求与服务对接机制;建立社区文化生活自我供给机制。
4.1.2 建设社区公益慈善型社区参与平台。打造“公益型社区”,撬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社区可整合政府、社区、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成立社区基金会,并组建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骨干或精英人物为主的管理运营团队,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相关工作指导。社区基金会一方面可以为有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支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将整合的资源通过服务项目、服务机构和团队(如职工社团、志愿者队伍等)等输送给有需要的群体,既提供了公共服务又提升了基层群众公共服务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社区基金会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社区宣传推广、公众倡导等活动,倡导公共服务参与意识,宣传公共服务参与内容及渠道,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
发掘“社区传统文化”,打造乡镇“筑巢温馨家,共建幸福园”社区共融文化传承品牌。以一年为周期,将相关服务活动贯穿于全年。社区营造的宗旨是建立社区共同体,将居住于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群聚合成富有认同感和内聚力的群体。在推动社区居民共融的过程中,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共同参与乡镇社区公共服务。社区营造的内容一般包括人文教育、产业发展、社福医疗、社区治安、环境景观及环保生态等方面[7]。乡镇社区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点,引导外来务工人员了解、关注和参与相关内容,并通过营造节日的氛围,增进外来务工人员对社区的感情和认同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愿和动力。
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协同推进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创新。在发挥社会工作整合资源的作用下,从“党建有力、服务完善、治理有效、社区文明”4个层面制订和完善社区发展规划,规划须面向全体居民征求意见,并通过线上线下公示,作为未来社区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支持重订居规民约,根据各项工作要求和各社区服务需求,推动各社区通过社区社会组织调动居民参与,开展居规民约修订,新修订的居规民约要包括各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服务规范和居民行为规范,并须得到全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的签字认同。常态化利用社区服务电子通信资源,各社区须立足互联网平台,主要包括党建引领、发展政策、社区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与行政服务、社区服务、好人好事、不良行为曝光、慈善公益等方面的内容;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参与优秀人员评优系列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并给予这些榜样人物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相关政策优惠条件等,从而在骨干基层社区居民中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在这些榜样人物的引领和带动下,通过一种“观察-学习认知-模仿-行为认知-能力习得”的社会化学习过程,推动其提升公共服务参与的认识、意愿和能力。以此推动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高度融合,彰显文化自信,以社会工作的视角和方法为本,促进乡村振兴典型创新型的转变和创造性的发展。
依托社区志愿者平台和资源,推动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形成社会工作人才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开展服务的互动格局。开展志愿者队伍各方面能力培训、指导及相关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招募、挖掘和培育社区志愿者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社区老年人志愿服务队伍、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和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居民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各种形式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培育一支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志愿者队伍[8]。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建设中需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通过乡镇社工站建设,完善参与管理制度。加大与本地高校、慈善组织的合作,以及社会资源整合的力度,扩展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建设路径,配备相应的站点社区资源,改善社区资源布局。建成“治理有效、服务完善、参与广泛”的引领性、示范性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全面推动乡镇社工站引领能力、治理能力及服务能力的提升,运用共商、共识、共建、共担、共享五共工作法,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