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2021-12-01 23:33
乡村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农村

余 洁

(陕西省汉中市中共勉县县委党校,陕西 汉中 724200)

乡村振兴的主题大、内容广,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做好乡村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施陕西省勉县“11366”战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鉴于农村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适应、农业基础设施不够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党和国家为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做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来看,乡村建设行动的意义主要如下。

宏观上讲,乡村建设行动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措施。通过乡村建设行动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明显差距,克服城乡发展“长短腿”的弊端,弥补发展短板,释放乡村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扩大内需提供广阔空间,最终实现农村与城镇发展同步现代化。

微观上讲,乡村建设行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方式。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燃气、数字网络和农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硬软件水平,改善乡村滞后的生活条件,把乡村变成可以留住人的温馨港湾。实践证明,乡村生活条件落后于城市是乡村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让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使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营造一个让人们想留下来,高素质人才愿意下乡创业的环境[1]。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前提,乡村有了人才,才能发展特色农业、融合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才能传承优秀文化,建设现代乡村文化,实现乡风文明;才能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2 勉县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全县辖1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98个村(社区),总面积2 406 km2,总人口42.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60万人。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勉县工业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面积广。在脱贫攻坚期间,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勉县100%的村通客车、通邮、通网络;勉县100%的镇有综合文化站、学校(幼儿园)、卫生院,100%的村有村卫生室和有执业资格的村医;通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卫生“八清一改”提升行动,村容户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提升。这些成绩为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乡村建设规划不足

持续5年的精准扶贫已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乡村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依然存在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镇,生产生活环境差,村容村貌混乱,集体经济弱小,产业基础薄弱等现象。对于基层政府来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业,自上而下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蓝本。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干部表示不知道乡村振兴应该如何入手,甚至有些干部简单地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脱贫攻坚的“简化版”理解,缺乏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乡村建设的规划方面,没有一个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可具体操作性的科学规划。截至目前,勉县共确定了2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禀赋参差不齐,县上和各村的乡村发展规划目前还停留在与专家学者“纸上谈兵”的阶段。同时,乡村规划设计单位给出的乡村规划建议只涉及村容村貌的设计和布局,对于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如何科学布局村庄空间、如何完善村庄管理制度等深层次问题均未涉及。

2.2 乡村建设缺乏“土气”

在前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多数村镇只重视村组道路硬化率、农村“三改”及房屋样式统一,忽视了保护乡村原始风貌。有些地方为了追求乡村整齐划一,把老旧房屋、古镇、古庙、老街、土院、土屋、石碾、渡口和板桥等富含当地历史人文特色的建筑全部拆除重建,破坏了乡村原有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底色。现在的乡村辨识度较低,除去村名不同,所有的村庄千篇一律都是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和水泥路面,乡村的“土气”越来越淡,人们心心念念的乡愁已经变了味道。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本色,最重要的就是乡村的“土气”。“土气”是对我国几千年悠久的农耕文化、农村人文气息的高度概括[2]。如今,缺乏“土气”的乡村虽然在外观上更接近城镇,却失去了乡村独有的那份质朴、淡然、悠闲的厚重历史。以后人们只能从照片中回忆农家的生活、农村的风景、农村的民俗。不能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不重视乡土味道,失去乡村风貌,留不住乡愁是现在乡村发展存在的普遍现象。

2.3 乡村建设缺乏人才支撑

现在的乡村能人大多是自学成才的“土专家”,主要靠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实践经验掌握了一些实用性技术,真正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并不多。同时,随着“互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在淘宝、电商、信息物流等新兴产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现有的很多农村技术人才大多擅长农业种植、养殖,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农村高素质农民外流也是导致农村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内生动力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入。乡村的发展首先要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部分干部,特别是部分村支书、村主任怕担风险、害怕失败,责任担当意识不强,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不肯在长期、持续增收有利的村集体产业上下功夫,造成村集体收入短缺,进而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二是现有产业链深度和广度延伸不足。虽然县委、县政府开始注重产业链深度延伸,特别是积极引导中药材、土蜂养殖、蚕桑产业链的深度延伸,但链条依然短、浅,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产业在整个区域行业中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不仅存在于农户个体,而且存在于很多村两委班子,村干部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这样的村两委班子缺乏改革创新意识,不能主动作为,执行政策死板,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发展。

3 勉县乡村建设路径选择

3.1 科学制定乡村建设规划

在过去没有规划的年代,村庄的发展遵循着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的自然规律。而今天的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师往往缺乏村落设计智慧,根源就在于他们不了解乡村特点,不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对此,勉县的乡村建设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脱贫攻坚期间,勉县制定了“南山茶、北山药,丘陵辣椒干鲜果,平川粮油菜畜禽”

的产业发展布局。围绕这一布局,对全县的基础设施投入给予了相应的倾斜,贫困村资金投入多,基础设施改善程度大,但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在产业入驻各贫困村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产业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维持运转,离开了政府扶持,这些产业无法继续运营,大多数村的产业已经破产或者倒闭,大量的厂房、田地、资源闲置。究其原因,主要是进行产业布局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建设规律,大多数产业选址都远离村庄,在道路、网络、水电等方面的修建上没有与现有的乡村公共设施对接,一个远离村庄的产业园要重新修路、拉电网、铺设水管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一旦产业经营不下去,就会造成公共基础设施浪费。因此,在今后的乡村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把政府主导变为政府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农村在农村建设中出谋划策。第二,要充分把握每一个村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符合当地村情、民情的乡村建设规划。特别是在村庄空间布局方面,一定要做到科学布局,避免资源浪费。第三,乡村建设应确定重点对象,选择既有发展前途又有发展前景的村镇。有些村落因为人为或者历史,居住的人口非常少且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这些村庄往往地理位置离村镇较远,没有继续建设的必要,应在兴村建设中被自然淘汰[3]。

3.2 留住乡村的“土味”

乡村建设一定要留住农村的“土味”,这是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城市有着天然的差距,因此,乡村建设的重点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而不是一味追求与城市等同。勉县在旧宅基地腾退方面严格实行修新拆旧,导致很多农村里有特色的古老建筑被拆除毁坏,有些清代末期的农民旧宅被夷为平地。同时,由旧宅基地复垦出来的土地利用率并不高,往往成为一片荒地。加之陕南地区部分农民存在攀比心理,把全家的积蓄都花在修建房屋上,结果房子的外观很高大上,瓷砖外墙,琉璃红瓦,一家比一家漂亮,而农村的“土味”越来越淡,几乎找不到可以证明村庄历史的旧物。对此,在乡村建设方面,一是要避免“去农村化”,不能只追求现代化,反而失去了农村原有的质朴。二是要避免“一刀切”,一个规划管一片,而是要根据每个镇、每个村的特点进行规划,避免城乡建设同质化、村与村建设同质化,使乡村保留各自的特点。

3.3 培育农村专业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人才,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也在人才。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目前,农村缺乏专业人才是全国的一个通病。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整体质素偏低,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想方设法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巢化、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怎么留住人才,同时把走出去的农村青壮年吸引回来,使其投身到改变家乡面貌的事业中,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快速的方法是从外引进人才。用活用好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切实引进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充实“三农”工作队伍。同时,要让出去的人才“回流”。政府不断优化当地的营商环境,鼓励能人、贤人回乡创新创业,让回乡的人才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本土人才。加大当地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在人力资本教育、健康卫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下大力气,培养本土人才,弥补人才缺口。

3.4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由谁来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实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一切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是要发挥好县、镇党委书记的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推动和促进乡村建设的合力。政府作为乡村建设的引导者,要注重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兴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4]。但是无论是哪级力量的参与、支持与帮助,都必须确保农民建设乡村的主体地位。农民对乡村最熟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只有农民自己最清楚,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任何外来力量都不能代替的。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尊重农民的诉求。乡村建设要符合农民生产与生活需要,包括农民的农业生产需要,衣食住行及地方特色的乡村习俗、人际交往和娱乐等生活需要。因此,乡村建设一定要摒弃以乡村建设资本投入者和政府喜好为蓝本的做法。第二,为农民参与建设乡村提供条件。农民全面参与乡村建设行动不仅能体现农民主人翁责任,也是激活农民建设家乡内在动力的有效方法[5]。在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政府和各级干部要多与农民交流,寻找解决农村问题的民间智慧和途径方法;要始终做到依靠农民,引导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3.5 党建提供组织保障

首先,加强基层党建,将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贯穿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统揽,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发展年轻党员和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扎实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强化党员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教育培训。始终把抓党建促振兴作为考核、评价村集体和从村干部中转公务员的激励政策,树立鲜明的考核、用人导向。其次,用好驻村工作队这支力量,选派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强、服务意识好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好其背后的资源,带动和帮助村两委筑牢基层堡垒,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人才培育、乡风塑造、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确保兴村建设稳步实施,不断推进乡村建设向好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农民
毛遂自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