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出现了调整和优化,农村旅游等各项产业逐渐兴起并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在以人力改造耕地为主的传统耕作方式下,人工耕种、除草、收割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生态问题并不十分明显。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器具及辅助材料的兴起,耕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药、化肥等更多地应用到农作物播种及生长的各个环节,造成严重的土壤及大气污染问题[1]。随着工业园区等进入农村建设的战略调整,乡村的生产生活垃圾逐年增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得不到妥善处理,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及身心健康。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将农村的环境改善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运行和社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完美的幸福家园,是所有居民的共同心愿。由于国家对农村经济越来越重视,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过去生活相对贫穷的年代,农村的整体状态为脏、乱、差,房屋坍塌,垃圾乱丢,粪便随处可见,建筑物的建设也毫无规章和结构可言。为解决温饱问题,人们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和严峻。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对农村生存及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为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国家的大力整治,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如文明示范村的落成、房屋整体规划建设、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等,大力进行植被铺设,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力度,在农村建造公共厕所,同时推出环境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对各种养殖、生产及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再回收和二次加工利用,加大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尽量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频率,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保护机制。
相比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知识及文化技术水平相对有限,且思想素质和行为观念也相对较为落后,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不足,因此,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监管[2]。我国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逐渐加大了对环境整治的力度:第一,制订并逐渐完善环境监测和执法的有关条例,建立健全对农村环境的监测机制,如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第二,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监督农村土地的秸秆焚烧工作;第三,对农村养殖户定期监督检查,尽力排除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隐患;第四,监督生活污水的排放,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第五,对农民开展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思想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以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在现阶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各地区均实施了农药化肥减量控害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种养模式,并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充分利用农村养殖畜禽的粪便,将其作为有机肥料还田,一方面能够实现废物利用,减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可实现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这些均属于农村环保实用技术范畴,随着这些技术的推广,可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也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针对农村环保问题已经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环保政策和管理措施。例如,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2015年,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2017年,财政部又联合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发布了《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同时,针对全国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十三五”规划;除此之外,我国环保部门还针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环保、生活污染防治等方面发布了技术指南及相关的规范。截至目前,我国70%以上的省份均制定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推进机制,并组建了责任领导小组,各地区也均出台了有关农村环保工作的相关意见,制定了农村环保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农村环保机制已得到初步确立。
尽管国家已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城乡居民的人口结构特点,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农村居民的主要工作就是耕种,体力劳动较多,对知识及文化的需求相对较少,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我国现阶段对农村底层居民的教育活动开展相对不足,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青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留守老人居多,致使农民受教育程度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不强。
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着我国特殊的国情,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要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以工业带动农业,使农民富起来,如此才能基本达到全国居民生活的小康水平。但在实际生活中,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足,农村基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得不到落实和保障,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设施和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各类家禽、牲畜产生的粪便得不到无害化处理[3]。环境保护设备的匮乏,导致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步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阶段,为增加粮食产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而这些化学试剂得不到妥善处理,对土壤和大气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在家禽牲畜的养殖中,许多养殖户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建设化粪池、沼气池等多种废弃物处理设施,导致家禽牲畜粪便得不到妥善处理,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目前,虽然在国家的号召下,各地区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立了一些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景点,但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缺乏秩序性和规模化,甚至个别地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畸形,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有90%以上的乡镇并未成立专门从事环保工作的机构部门,也缺乏专业的环保人员从事环保工作,更加缺乏环保经费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同时,也缺少与环保相关的技术设备,导致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无法得到根本保证。此外,当前对于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也未能够全面开展,而是将监测工作放在农村土地资源方面,导致未能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及逐年出现的环境变化情况。当农村环境遭到破坏时,若破坏的程度不严重,则并无相关环境监察执法单位予以调查和管制,导致农村环境的监管能力存在不足。甚至个别地区一些乡镇企业和养殖场在生产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源时,也没有相关监管部门出面监管处理,导致农村环境被极大破坏,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需要重视农民教育,实施科教兴农,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产业化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持。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科教不仅能兴国,而且能兴农,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与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之中,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要想更好地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民的素质、技术和知识水平。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国家和政府应采取强制手段,增强农村居民生态环境意识[4]。例如,通过知识讲座、培训、播放宣传片等对农村土地及养殖户经营者进行生态知识宣讲,使其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此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而言,主力军仍是农民,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在农村地区创建农民学堂,开展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并提升农民对科教兴农的认识,从而积极参与到农业培训中,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第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设立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并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理。第二,保护居民生活的饮用水源,设立排污设施和污水粪便处理系统,加强对废水废气等二次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对于化肥、农药等造成的土壤污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治,大面积植树造林,发挥植被的生态调节作用。第四,规范养殖者的养殖行为,强制其建立与养殖业配套的污染处理设施,以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由于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相对较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产业链的引导力度,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人员对农村居民进行监督和管理;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5];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家禽散养进行规范,建立规模化的集中养殖社,配备符合规定的废物废气处理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引导乡村旅游产业秩序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强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的有序化发展,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农村地区环保监管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缺乏完善的农村环保监管机制,甚至有些地区并未构建农村环保监管机制。若要构建并逐步完善农村环保监管机制,应该确立监管者、被监管者以及监管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首先,在监管者确立方面,乡镇政府部门应成立农村环保监管部门,部门下设若干小组,并规划环保片区,每个片区设置环保负责人,小组组长由环保片区环保负责人担任,组员由片区下属村村主任担任,每个片区专门由一个小组负责,农村环保监管部部长由专门引进的政府环保人才担任,各小组组长均为农村环保监管部的部员,同时对各部门及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提升农村环保监管部门以及各环保小组团队的整体监管能力。其次,在被监管者确立方面,应将农村养殖场、乡镇企业等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制定环保标准,并监督这些企业严格执行,同时对农村地区整体环保情况进行监管,分清监管对象的主次,使农村环保监管工作做到抓重点、抓典型。再次,在具体监管措施和手段方面,应先将环保监管目标予以确立,即全面提升环保工作质量,保证农村地区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然后制定监管措施和手段。例如,可建立网络监管平台,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环保监管工作,设置举报窗口,由民众共同参与环保监管工作。最后,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环保监管经费支持力度,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环保监管的技术化和现代化,如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农村地区进行区域性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及隐患,从而及时制止,并提升环保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体的国家,要想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安居乐业,需要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人与生态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只有实现人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处,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必要的手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