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农业信息化产业困境问题研究

2021-12-01 19:47:52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生产

杨 冰

(辽宁省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辽宁省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已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农业生产信息设备已初步在实践中运用。在当前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下,为了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生产经营,有必要在农业生产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辽宁省为了高效发展农业生产服务,近年来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切实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并进一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贯通,以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农业数据资源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撑,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能。信息化设备在农业生产种植、培育、生产与销售等环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辽宁省在农业生产信息设备研发和推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农业生产信息设备示范应用初具规模。当前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下,为了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生产经营,有必要在农业生产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2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业信息化缺乏理解,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尽管自中共十九大以来辽宁省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已大大提高,但是与其它我国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该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源不足,其相关组织机构不完善。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更差,互联网未达到全部覆盖,且存在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使得农户不能及时、全面地接收农业信息。一方面,这是由于部分农民对机械设备的信息化使用缺乏充分认识,认为那些高端的信息化设备技术对于普通农业生产没有用处。同时,农业信息设备在早期投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受到许多农民的抵制,认为基础农业的发展不适用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农村农业的投入发展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宣传力度还不够广泛,群众尚未接受信息化农业发展建设观念,这导致农民群众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意愿不高。

2.2 各政府部门职责不明确,领导作用不强

农业信息化是当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重要关键一环,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一致性,每个部门尚未统一规范化运作,这导致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性,并没有将最终工作落到实处。而且当农民面临实际问题,但不知道连接哪个部门,各个部门职责不清,工作效率有待提升。此外,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中尚未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度,对于互联网上发布的虚假信息缺乏有效监管,农民不能准确辨析相关农业信息的真假,这阻碍并影响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给农民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2.3 对农业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国家的号召下,持续加强对三农工作的帮扶,提高农村农业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许多单位已经在积极投入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中,正在加大力度研究开发相关农业化信息设备,但是由于研发单位与实际农业运作过程缺乏一定的衔接性,对一些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的认识还不清楚,这就使许多信息设备不具备充分的实用性。这其中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与农业信息一致的数据采集标准,对于农业数据的分析水平较低,不能全面反映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单位都根据自己的应用程序设计研究,缺少和农村农业基地的联系,这就大大降低了农业信息化的标准性。

2.4 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随着农业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起农业信息化资源平台,以借此优化农村农业发展信息资源[2]。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机构大多数都是相对分离的,并且资源类型较少。其中还存在严重的同质性问题和参考数据不严谨等问题。这给信息资源的共享造成了发展阻力,各大单位与机构未能形成联合力量,并导致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实验,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服务模式需要不断创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单一性、低水平上。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主要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中心,其他大多数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资源同质性。各个部门的独立性正在扰乱资源流动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分散化增加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并严重限制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另外,农民总体上受教育程度低,对农业信息缺乏了解。

2.5 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辽宁省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很严重,年轻工人正在流失。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心态思想都比较保守,也不了解农业信息设备的使用,因此很难给生产人员普及相关农业信息化设施设备与技术方法。同时,基层农业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人员都是来源于各个地方,很多人缺乏对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认知,可能会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有少部分人懂得农业信息化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缺少农业生产经营,因此一些技术方法只能是停留在表面,未能在实际生产中运行。农村地区这种缺乏青年专业人才的现状与广大劳动人民不懂信息化技术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长远性。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农业信息化产业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改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示范基地

鉴于当前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一些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和完善相关组织结构,进一步重视建设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3]。尽可能解决在不同地区建设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地区不平衡问题。为整个村庄完善互联网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网络传输能力,加强本地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发展。由于当前在基层已经使用了许多农业信息设备,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农业信息化设备的有效性,通过建立农业信息化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生产前,中,后的相互贯通,实行信息、技术、物资和运营全方位管理,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帮助企业和农民更直观、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信息化对农业的重要性,并促进促进农业信息化。

3.2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健全农业标准建设

当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尚不完善。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鼓励相关部门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信息服务实体,制定应对不同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并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需要采用灵活的方法来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方法。同时,考虑到农业信息服务的范围不够广泛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来全面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加强和鼓励农村信息化促进和教育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将在展示和领导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发挥作用。此外,建立合适的标准对于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辽宁省农业信息化标准的建立进展缓慢,而且大多数标准都依赖于各种科研机构和公司,制定环节不规范,缺乏标准一致的管理。有关部门需要确立基本要求,落实好制定标准的目标,加大标准建设力度,促进辽宁省农业信息化标准的快速建立。

3.3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

有效的政府指导将大大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辽宁省政府必须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加强对所有部门的统一计划,并完善农业信息化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使用政府的“有形之手”从宏观角度进行管理,并建立一个集中而协调的农业信息组织,以解决无法有效协调各部门运作和组织优势的问题。为了改善网络信息披露的不利环境,需要相关部门创建并发布相关规范性文件,以完善农业信息化的政策和法规体系。政府在颁布相关政策是,还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管理,给他们普及农业信息化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农业信息化的力量。

3.4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培养专业人才

促进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具有专门信息化知识并了解农业生产的人才[4]。政府需要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信息化人才,建立培训体系并创新培训模式。一种方法是鼓励更多与大学相关的专业人士参加,为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机会,以此储备高端人才,促进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参与实践。第二是与职业学校加强合作,以提高基础工作人员的实践技能。第三,建立农业培训学校,使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培训系统,使农民能够更多地了解农业信息化,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多了解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而改善农民的整体素质。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对农民的基础保障及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信息化已必不可少。为了有效应对辽宁省农业信息化面临的产业困境,需要政府加强宏观引导作用,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培育相关专业人才,并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力提升农村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辽宁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化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