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推动“习”之课堂教学改革

2021-12-01 15:3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许锋锋
青年心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题型习题尝试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许锋锋

当下我们数学课堂都是一种教师先讲、学生听懂后才练习的教学方式,当一个班里后进生占比大的时候往往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且教学效果不理想,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就是力争改变这种课堂现象。尝试教学法分为七步:尝试准备—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特点在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针对我校学生生源偏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本学期在借鉴“尝试教学法”的基础上推出了围绕“习”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如何有效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为老师减压。以下是我在实施一阶段后的体会。

一、何为“围绕‘习’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云里雾里地听讲,但最终的学习效率怎样?我们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姑且不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数学课堂的本源还是以“习”为主的课堂。我们常常抱怨:“长假作业质量不及周末作业质量,周末作业质量不及平时回家作业质量,平时回家作业质量又赶不上平时课堂作业质量。”仔细想想,根本原因就是课堂作业大部分是在老师眼皮底下完成的。在我们班级,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早出晚归,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保量完成已属自觉,谈何保质完成。

根据教材学习数学,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不是难事,完全能够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尝试练习、试错纠错等方式,在半独立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建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推进围绕“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力争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做到学习不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二、何为有效的“习”

数学课堂的“习”无处不在:学生动笔是一种直观的“习”,学生回答问题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习”,学生倾听老师或同学讲解是一种思维的“习”,小组合作讨论是一种同学间取长补短的“习”……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阶段的实施,最终得出第一种“习”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也是一种能够最快达到夯实知识基础目的的有效方式。当然,我们推行的“习”并不是单一的、机械重复的、以题海形成的“习”。我们的“习题”是经过教研组老师根据年级甚至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精挑细选、反复斟酌而选取的:有基础题、有易错题、有拓展题、有深度思维题,做到精选、精练。课堂上,我们定下学习任务的目标:100%的学生完成基础题;至少85%的学生完成易错题;至少60%的同学完成拓展题;至少10%的同学完成深度思维题。

同时我们也对课堂练习的时间进行把控。我们建议教师的组织学习的时间(教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也就是课堂的前20分钟要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新授的教学、练一练试一试的教学与反馈、新概念的建立等任务。后20分钟主要是学生完成所有课本作业和补充习题的作业。特别建议老师要布置一定量的拓展题作为奖励,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好、进步得更快。

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是全程参与,作业都是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完成,慢慢的后进生变少了,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落实的真正意义上有效的“习”。

三、以“作业单”为载体开展有效的“习”

“课堂学习单”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学习单并且用好它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一)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学习单”

作为一名普通一线教师,没有能力去自己原创题目,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题目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整合、编排。一份好的“学习单”,题型需要具有丰富性、层次性等特点。我们以一张小型试卷的形式来编制作业单,从各类练习册上选取不同的题型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每个知识点后面练习的编排都比较侧重于巩固当堂新学内容,会出现习题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时,课后练习都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我们在学习单位“1”未知的时候用除法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课后练习都是单位“1”未知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脑海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今天课上都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我们练习一定是用除法,而不会去分析题意,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用除法解决。甚至我们在学了小数、分数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时,很多同学还只是停留在大数除以小数的层面上,根本不会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去列式计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设计作业单的时候非常注重前后知识的整合与串联,把一些有联系的知识、易混淆易错的题型放在一起,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构建数学的知识体系。

一份好的“学习单”,题型还需有层次性。如果只是简单把练习册上的习题搬到作业单上,那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是编排题目的设计师,我们设计了基础题、易错题、拓展题、深度思维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题型,后进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奋进,优等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勇攀高峰。

(二)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

课堂教学改革本就是一种推翻现有模式,开创一种全新理念和方法的过程。在课堂上,我们的要求是尽量避免做一题讲评一题,避免学生在反复拿笔、放笔中浪费时间。我们提倡学生不要停下笔来等,当部分动作慢的同学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同学可以接着往后做,留有充裕的时间解决最后的“深度思维题”。但问题随之而来,动作快的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埋头苦做,甚至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不管不顾,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动作慢的同学,在比原来课堂加大容量的习题面前捉襟见肘,越拖越慢。最后的画面就是课堂上老师反复提醒优等生“看过来,看过来”,课后老师追着后进生“作业交上来,作业交上来”。

一次无意中看到某位后进生向优等生请教问题的画面让我顿生灵感。中午,我找了班级里几位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堂上埋头苦做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有目的的谈话:“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忙。”几位同学一脸疑惑。我继续“忽悠”:“你们是班级的尖子生,每次作业单都是最先完成的,而且能够完成深度思维题,非常了不起。但是你们发现没有,某某某、某某某同学老是连课堂作业都完成不了,老师真是愁死了!你们课上能不能帮老师看着点他们,不会的教一教,课后盯着点他们,老师不在的话帮他们批改下作业单?”看得出来,他们有点犹豫。我马上开始“糖衣炮弹”:“老师知道这样肯定会耗费你们的时间,这样,老师以后每个月请你们喝杯奶茶,每个月为你们的积分存折敲50积分。”明显感觉他们心动了。趁热打铁:“你们不要把老师为你们买奶茶、敲积分的事说出去,不然别的同学要有意见的。”谈话结束出办公室前,一位同学和我说:“谢谢老师的关照!”一对一帮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慢慢地我发现,那几位同学在课上认真听讲了,因为他们还有指导同学的任务,课后会追着“帮扶对象”要作业批改。几位作业拖拉的同学在小助手的虎视眈眈下效率也变高了。

(三)不断完善、优化“学习单”

在课堂教学改革前期,大家各自为战,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作业单,作业单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有的老师的确是精心选题,也有的老师只是马虎应付,还有的老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设计的作业单存在缺陷。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在学期初教研组长会议上制定大致思路和方向,再由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长进行把关,确保作业单不会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一些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单独利用教研活动进行集中研讨,集中设计合理的作业单。

作业单虽然是经过教研组反复斟酌,精心设计的,但免不了会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新授导入题不合适、题型编排不够合理、层次性不够分明等类似的许多问题。遇到这种问题,课后第一时间进行备注,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归纳整理,商定后对作业单进行适当的修改。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堂改革的路注定铺满荆棘,为了学生的发展,唯有披荆斩棘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路。相信通过全体数学老师的辛苦付出,在未来2~3年对作业单的不断完善和积累,我们的作业单会变得越来越完善而且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虽不能说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只要对学生学习有帮助,我们就一定会继续坚持。

猜你喜欢
题型习题尝试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再试试看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