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孟
(晋江市首峰中学,福建晋江 362246)
1.题型、分值。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环境保护”试题均以主观题形式呈现,赋分均为10 分,在题型与分值方面保持稳定。
2.题量。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环境保护”试题虽然都为一道题,但是在问题设置中存在变化。题目均为1~2问,留给了学生较为充足的答题时间。不同题目的问题数量有所变化,部分试题的设问有转折,对学生的审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字数、图表分析:①字数。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环境保护”试题中,字数最多为254字,最少为83字,平均约为130字。在文字阅读量方面没有给学生设置太大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有利于学生切入试题设置的情境中。②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过去的地理试题中往往是“无图不成题”,近五年“环境保护”试题中有图与无图的比例为6∶13,无图的试题比重反而更大。这其实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根据题目找出线索,做到心中有地图,在脑海中构建区域空间地图与思维导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题目设置的挑战。
2.试题分析:①试题考查的区域统计。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议题,也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环境保护”试题往往以特定的区域为载体。在近几年“环境保护”选做题中,12道以中国某区域为背景,5 道以世界某区域作为背景,还有2道没有表明具体的区域。大部分试题背景空间尺度比较小,试题命制基于真实情境研究真实问题,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选取案例也应该贯彻这一原则。②试题考查的环境问题类型统计。环境保护问题涉及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类问题。通过统计可知,近五年全国卷高考侧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时试题有呈现从区域的单一环境问题向多种环境问题叠加分析转变的趋势。问题设置切入口较小,应纵深挖掘,这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③试题的设问角度统计。环境问题有其发生、发展、解决的过程。通过统计可知,近五年高考卷设问角度——原因、影响(危害、作用、意义)、措施建议均对环境保护问题有所考查,而且各角度题量相当。
1.试题在题型、分值、题量等方面基本保持不变。
2.环境问题考查区域中外都有,以中国为主,兼顾世界。在试题区域背景选材上一般空间尺度小,试题主要关注该地区典型的环境问题,设置情境,带领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3.试题对于各类环境问题的考查比较均衡,各类环境问题均有所涉及,并强化了对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概况、归纳演绎、综合应用等能力的考查。
4.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试题中渗透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人地关系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并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实践,解决具体问题。
1.立足基础,注重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从近五年的“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来看,题目的情境设置类型多样,跳脱单一的知识考查,考查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养。
“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知识点分布较为零散,学生难以建立有序的知识体系。这时必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将各知识点做到“化零为整”,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串联,减少学生的无效、重复学习,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2.学以致用,案例选择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纵观近五年“环境保护”高考试题,都是从真实情境出发。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知识框架之后,还必须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知识才有落脚点,能力才能提升,学生才会学以致用。教材所呈现的案例均为经典案例,不过由于教材使用年限较久,很多案例已经失去了实效性。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案例,更好地对接高考。
3.总结提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近五年“环境保护”高考试题的落脚点在如何更好地处理“人地关系”,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整合、提升、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试题大多呈现“区域+主题”特征,以陌生的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外不同区域的各种环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对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考试中面临新情境时,能从容地根据试题所提供的图文信息推导出具体的时空背景,进而应用于下一步的解题中。
“环境保护”试题的命制主要从类型、表现、原因、影响和建议等角度进行设置。而原因、影响、措施等要素之间往往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学生总结归纳,让学生弄清楚其中的脉络,让各种环境问题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平时注重积累与拓展。环境问题关注人文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学好课本知识,还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平时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学生要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各种媒体平台,关注国内及世界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延伸自己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应对试题中各种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
学生加强平日的积累与拓展可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加深对地理的理解,唤醒知识储备;二是开拓思维,填补知识盲区,完善知识结构。例如,2018年全国I 卷考查“全球变暖趋势下世界种子库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问题,在解题之后,学生可以查阅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各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的素材,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拓展。
2.提高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解读图文信息可以分为审题干、审设问、审图形三个方面。在日常复习、解题中要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各类图文信息的阅读能力,从中寻找关键词句,将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
“审题干”要排除干扰,读懂题干,寻找关键词。“审设问”应明确设问的角度,准确把握答题方向。例如,2015 年全国I卷试题中的问题:“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指出“目的”是结果并不用作答,该问题关键词应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的“措施及理由”,回答时要从“前”“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切勿因“审设问”不清而造成遗漏或者答非所问。“审图形”需要准确捕捉图形所蕴含的信息,关注地理定位、标记、图例等部分。例如,2017年海南卷及2016 年全国I 卷都包含了区域简图,学生必须根据所给的经纬网信息进行定位,再结合区域特征进行解答。
3.把握因果联系树立辩证思维。环境问题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某一环境问题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环境问题,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与解决又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各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不能片面、孤立地看待地理事物,要学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学生答题时要注意答案的综合性与完整性,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例如,2019 年全国I 卷试题中的设问是“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既要看到对芝加哥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必须关注到对伊利诺伊河及下游周边地区形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不能忽视水系贯通后对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答题过程要有逻辑关系,时间由远及近,空间范围由小到大,影响从积极到消极,做到思维有顺序、答题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