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发
(安溪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福建 安溪 362400)
随着科技发展的逐步推进,互联网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物联网技术也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我国农村地区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说,在新时代实现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广与应用,可有效带动乡村地区各类产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学者提出,他们认为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各类事物和互联网之间的高度融通,并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网络系统[1]。目前,对物联网应用较广的定义为:物联网指的是借助信息传感设备或互联网信息系统,将各类事物和互联网进行衔接,并对其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跟踪、管理的一种网络系统。
首先,物联网能够在传统互联网系统的基础上融合各类信息传输设备与系统,基于云平台对终端进行管理,推动虚拟网络向虚实结合网络的转变,推动物与物之间的融合,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环节及不同模块间的高效互联。其次,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的推广,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借助物与物的融合,实现信息系统范围的快速扩大,从而对现实中各类事物进行调查和统筹。最后,物联网系统也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实现所收集信息的自动归类和整合,能帮助各行各业实现信息收集全面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情景分析高效化,从而为各行各业提升发展效率、实现自身调整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持。
智慧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应用领域。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地区借助物联网系统感知层的众多传感器广泛收集农业生产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包括区域内的天气、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囊括其中,从而帮助人们借助云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分析,为针对性地选择当地农业生产的时间、方向提供参考。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对农产品流水线的加工、分拣、分类、包装、运输和分配等进行全过程、系统化的分析和把控,农资、技术、人才和金融服务也借助线上平台快速实现恰当的配置,并且更好地实现供应商、中间商、销售商等环节的衔接,全过程的产品供应链逐渐得到普及和延伸。
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依托物联网打造农业互联网营销系统逐渐成为我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工作。如今,众多农产品营销部门广泛推进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导入,对传统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相关信息进行高效、全面的分析和处理,并且面向消费市场,根据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的不同实现客户的细致区分,为农村商家开展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提供重要的参考。另外,各个环节依托线上平台和信息系统实现了产品运输的可视化,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方向的企业单位获得了大量的合作机会,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服务的时代逐步到来。
首先,养老方面。许多农村建设了区域养老信息平台,对养老院、休闲公园、老人数量及具体需求等养老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归类,并借助运营平台对当地农村地区老人群体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与分析,向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其次,教育方面。“互联网+教育”在农村地区日益普及,农村地区教师能够实现课堂内外的智能互联,能帮助师生更加广泛地搜集各类资源。教师也能借助线上平台动态分析学生学习程度、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最后,医疗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体温监测智能识别、远程问诊和治疗、智能看护等,提升了农村地区医疗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抗压能力。
虽然许多乡村地区逐步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给予了一定重视,但在具体推广过程中并未对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还相对薄弱。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网络相关基础设施还十分有限。王君等[2]指出,物联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乡村地区并不少见,互联网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很难满足物联网技术大范围推广的需要。同时,很多农村地区在数据上传、分析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工具与设施,云计算等技术并未得到广泛推广,难以满足新型农业及智能化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
物联网技术与相关系统以大数据为依托,在数据处理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在数据的云计算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在数据的生产、聚集与管理、分析与加工、使用与消费等环节还存在诸多不足。乡村地区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往往需要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储存与运输、信息交流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与整理,信息来源也十分多样。但对结构性数据、半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输出和利用往往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给数据处理与利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长期以来,很多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加工制造、技术推广等方面坚持相对独立的运营与发展,不同产业间缺乏密切的交流,很少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全面的产业融合与协调配合。很多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并未配置高质量的信息传输系统,地区内缺乏精准、全面的信息化交流,不能为各类产业间的沟通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谢培菡等[3]认为,很多乡村地区缺乏相对统一的物联网系统管理标准,现行的云端软件很难为产业融合与升级提供精确、细致的服务,给乡村振兴过程中物联网技术作用的发挥带来了不利影响。
乡村地区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时,往往需要依托云端软件、智能传感器与沟通系统等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统筹协调。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应用功能、服务范围和操作要求等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本身对从业者整体素养要求相对较高。然而,虽然近些年农村地区接受教育的意识有所提升,但很多农村地区居民整体文化素养和就业能力依然相对有限,对物联网技术缺乏足够的掌握。加之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待遇水平不高,难以真正吸引高素质的物联网人才,从而为物联网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带来了阻碍。
汤旭东指出,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经营对乡村地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4]。加快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推进各类信息化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普及。例如,卫星遥感、区域定位与导航、农业机器人等在内的信息化技术会得到广泛应用,帮助农村地区加快农业设施、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产品运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这给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使用各类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与设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实现农村生产经营智能化有重要意义。
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能够帮助农村地区依托物联网系统中物与物的连接和其中的传感功能,立足于各种信息化平台与系统实现各类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生产与经营,为农村地区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同时也能为农村地区信息传输、经营决策等方面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另外,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农村地区完善产品审核与追溯系统,帮助相关部门和工作者加强监督,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产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这对于农村地区整体经营效益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地区以单个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集约化水平相对有限,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实现振兴的进展。在农村乡村振兴中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空间地理信息等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与普及,以各类产品的需求为指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衔接,加强产销之间的对接,为农村地区各类产业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信息化平台与技术,从而帮助农村地区各类产业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模式,借此来推动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乡村地区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及时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进程中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支持。各地应从创新发展物联网的角度入手,拓展网络通信覆盖范围,并积极加强基层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如智能控制自动化设备、农作物生长监测设备、农村环境监测与预估设备等,提升乡村地区基层的网络传输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为当地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各地应从乡村物联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和产业融合发展等角度入手,对物联网技术资源进行相应配置,加强农村基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设备和系统的建设,满足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要求。
田福忠[5]等指出,农村地区应立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由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统计,对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内的数据化信息进行相应的统筹。各地均应积极推进数据处理和利用相关标准的融合,构建不同产业、不同模块、不同主体间的共享渠道,实现区域内各类数据化信息的统一整理。在农村地区基层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分类、编码、发布、共享等方面的工作系统,助力农村地区建设全面、标准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并推进当地农业、旅游、教育、娱乐和医疗等方面信息化融通渠道的建设,实现统一信息系统对各模块信息的集成化处理,从而构建覆盖整个范围、多方互通、高度共享的信息化网络,为物联网技术向农村地区不同主体提供数据化信息和相关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乡村地区应积极依托物联网加快产业融合与升级步伐,为深化物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指明方向。各地应积极依托现有智慧农业、在营销体系的基础上加强面向农村基层各产业的针对性分析,及时发现各个农村具备的特色农业,引导各个产业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拓展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延伸服务业、品牌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等,并在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数据技术更新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乡村振兴”为主题,推进“智慧农业+智能物流+智能化加工”的产业体系建设和“智能养老+智能医疗服务”的生活体系建设,依托物联网技术加快新型智慧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地都应依托物联网本身拥有的高效信息传输系统,推进相关部门、机构对当地各项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和衔接,帮助当地面向实际需求进行产业融合与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深度与广度的进一步提升。
只有着力推进相关人才培养与引进,才能为物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各地均应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开设物联网培训课程,并借助优厚的待遇广泛吸引实践人才和培训教师,面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技术的培训,加强线上、线下培训,及时弥补当地人才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技能短板,提升当地相关从业者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与此同时,各地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社会教育机构面向农业信息化工作者展开教育和培训。例如,相关部门应针对乡村智慧农业、产品质量追溯、水肥一体化等开展培训,并完善相关APP或平台。同时,加强对相关岗位的支持,提升当地相关岗位整体待遇,吸引更多科研专家、技术人员投身乡村振兴过程中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实现农村地区和物联网技术间的互联互通,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的物联网技术服务。
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以优厚待遇直接吸引人才外,相关部门应积极与周边高校合作,积极为物联网、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就各类农业产业的具体需求,面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农村产业链培训,从而培养高校学生的物联网技术素养。同时,各地应秉承“生产第一线”的原则,通过政策倾斜、评优评先等措施积极鼓励农村地区企业优先培育物联网专业技术型人才,为农村各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
乡村地区的振兴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个地区均应积极整合各方面的有利资源,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在乡村振兴中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帮助乡村地区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乡村地区各类产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步伐,这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有积极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依托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实现乡村振兴与进步依然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