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
(镇平县种子技术服务站,河南 镇平 474250)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国民对于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现阶段粮食增产变得尤为重要。小麦作为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整体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的产量,除了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性因素外,还需要加强主观的人为干预。化肥是粮食丰产的重要因素,科学使用化肥对小麦丰产尤为重要。然而,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虽然化肥能够为小麦种植提供必要的营养,但施肥技术和使用量不好把控,不合理的施肥及过量施肥都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资源浪费,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由于各地区的种植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施肥要求。为此,如何更好地进行小麦施肥已成为当前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相关人员要提高对小麦施肥的重视程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改善种植技术,更好地促进小麦增产丰收,从而构建起小麦施肥的综合效应模式。
小麦的施肥特点会随着小麦种植地区、气候、生态环境、土壤及生长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需要针对小麦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及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施肥,从而保障小麦健康生长。首先,在小麦施肥过程中,需要注重大量营养元素的摄入,包含氮、磷、钾等元素,并结合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相关的微量元素,定期施肥。合理调配基肥和追肥的比例,更好地发挥出肥料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其次,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种植的小麦品种及农业的种植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小麦施肥的肥料量、肥料类型及施肥技术等都各不相同,为此,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肥料量、肥料类型及施肥技术的选择。最后,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肥料类型也有差异。例如,在小麦的出苗期,应适量施肥以促进麦苗生根发芽;在小麦拔节阶段和孕穗阶段,应加大磷肥施用量;在小麦抽穗阶段和乳熟阶段,应合理调配氮磷钾肥的比例,强化叶片的光合作用,以提高小麦籽粒的饱满度。
有机肥作为传统意义上小麦施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麦绿色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对有机肥料的使用正逐步减少。一方面,在传统时代下,各个村落都会养殖家畜,这为小麦施加有机肥料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但是,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养殖家畜的现象逐年减少,从而降低了有机肥料的储存,导致小麦种植中有机肥料用量不足,影响了小麦的种植肥力[1]。另一方面,现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其在小麦施肥中会优先选择化肥,忽视了有机肥料对小麦种植的重要性,导致有机肥料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使用量不断减少,影响了小麦的种植质量。
小麦对施肥用量及肥料类型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进行小麦种植时,需要全面考察小麦种植情况,合理调配小麦的肥料搭配。然而,在小麦实际种植过程中,部分种植人员忽视了施肥对于小麦种植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施肥目标,盲目施肥,不仅影响了小麦的健康生长,对环境和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浪费。肥力不足,不仅容易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容易降低小麦的生长能力和抗病能力,导致小麦生长后期出现各种问题。
小麦施肥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是指小麦施肥模式和施肥技术存在不足。一方面,受我国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小麦施肥主要采用传统单一化的“炮轰式”模式。这种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现代化的小麦种植。另外,部分种植人员过分重视氮肥的使用,忽视了磷肥和钾肥等的施加,使得小麦养分较为单一,在后期容易出现小麦倒伏问题,从而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小麦的施肥技术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麦的种植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部分种植人员在施肥过程中。仍旧保持传统撒施的方式开展小麦施肥工作,导致肥料施加不均匀,小麦施肥缺乏全面性[2]。另外,部分小麦施肥技术要求在小麦播种前期将化肥撒施在土壤中,并通过旋耕的方式将肥料与土壤融合。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小麦的种植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现阶段小麦种植规模的扩大,肥料的挥发速度不断加快,也容易导致肥料通过地表径流流失,进而出现资源浪费或生态环境受污染等问题。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多方面综合性因素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而且极大地削弱了小麦施肥的实效性。为此,需要做好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保障小麦施肥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小麦施肥过程中,大多数种植人员都忽视了小麦田间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部分种植人员片面地认为小麦的生命力较顽强,对于生长环境和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强,不需要大量的管理工作,忽视了小麦的田间管理,导致田间大量杂草丛生,与小麦争夺土壤养分,导致小麦养分不足;另一方面,部分种植人员在小麦种植中多为粗放式管理,对于水的浇灌和化肥的喷洒用量、时间、次数等都缺乏管理,仍旧采用传统的田间管理模式,降低了小麦田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科学合理施肥。
有机肥中蕴含了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有机元素,对于小麦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针对现阶段小麦种植中缺乏有机肥料的问题,在小麦施肥过程中需要拓宽小麦有机肥的收集渠道,加大有机肥施用量[3]。一方面,针对目前家畜有机肥料逐渐减少的问题,相关种植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机肥料,除了依靠家畜有机肥外,还可以通过与相关养殖场合作,收购其养殖粪便;或收购相关的商业有机肥,如河道淤泥、花生壳粉等;收购生物有机肥,如秸秆、餐厨垃圾等。这样既能有效满足小麦种植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又能更好地进行废物利用。通过合理施加有机肥料,为小麦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以改良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小麦种植的质量,强化小麦绿色健康种植,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肥料价值最大化利用[3]。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种植人员要提高施加有机肥料的重视程度,意识到有机肥对小麦绿色种植的重要性。通过施加有机肥,利用有机肥料中的各项微量元素,以及其中包含的有机胶体和有益微生物等,充分发挥有机肥料改土保墒的作用,有效地弥补单纯依靠化肥而容易引发的土壤结块、养分单一等问题。通过合理协调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比例,更好地满足小麦种植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促进小麦绿色健康生长。
在小麦的施肥过程中,除了对施肥类型和时间控制外,还应注重优化小麦施肥的技术模式。随着我国小麦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小麦施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而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形成小麦施肥的综合效应模式,就需要促进小麦施肥技术的不断优化。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提升小麦施肥的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小麦施肥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应注重转变传统的施肥模式,结合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种植的施肥模式,树立科学的施肥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小麦施肥方式。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加大对肥料种类和施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小麦施肥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顺应现如今大规模小麦种植的现状,不断优化小麦施肥技术,提高小麦施肥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提高小麦的种植水平[4]。另一方面,种植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种植水平,通过积极借鉴先进的种植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种植知识,加强对不同类型小麦生长习性及不同肥料施用方法的了解,并结合小麦种植规模,采取差异化的施肥技术。例如,对于大规模的小麦种植,应积极利用先进的施肥设备,实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提高小麦施肥的综合效应,从而提高施肥效率,减少肥料浪费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合理的小麦施肥调配对于小麦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的施肥水平,需要提高小麦施肥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小麦的施肥过程中,合理的施肥对于小麦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小麦的施肥过程中,主要分为3个环节的调配管理。首先,在小麦种植之前,应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种植区域的调研活动作为小麦种植前期中的重要环节,关乎着小麦施肥是否合理及科学。为此,需要开展现场的实地考察,在该种植区域进行土壤、肥料、种植技术等方面的试验工作,并对试验种植区域的土壤及采样区域的肥料配方进行收集和取样,通过利用计算机终端以及相关的软件对收集取样的样品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得出适合该类型小麦种植的施肥要素,从而制订出各个区域不同的施肥配方,才能有效地提高施肥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应合理调配小麦的施肥类型。小麦种植中需要摄入相应的元素,因此,需要合理调配微量元素的施加用量和施加类型。通过合理搭配氮、磷、钾元素,满足小麦种植对于营养元素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小麦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小麦的生长能力和抗逆能力,提高小麦的存活率,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5]。此外,对于高产小麦而言,由于高产地栽培的小麦类型对于磷钾肥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这就需要合理施加必要的磷钾肥,调整氮磷钾之间的比例,依据667 m2种植区域使用45%三元复合肥25 kg、尿素5~20 kg、氯化钾10~15 kg的肥料比例进行施肥。最后,应合理调控小麦施肥的时间。针对不同阶段小麦的生长特点,需要差异化对待,如在小麦的幼穗分化期,应补充足量的氮肥和尿素;在小麦的拔节孕穗期,应加强对磷元素的施加,供给充足的磷肥;在小麦的抽穗和乳熟期,应加强钾肥的施加等。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肥水容易造成小麦出现旺苗,进而出现小麦种植群体过大、根系发育不完善,导致茎秆软弱、茎壁薄,而出现倒伏问题。为此,需要种植人员及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容易出现倒伏问题的小麦应减少氮肥的施加,同时追加磷肥、钾肥等其他肥料,使麦苗的茎秆健壮生长,避免出现倒伏问题。
为了构建有效的小麦综合效应模式,除了需要加大对有机肥的施用量,优化小麦的施肥技术模式、科学合理地调配小麦的施肥外,还应做好田间管理。
首先,在小麦种植前期,种植人员要全面考虑小麦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包含土壤因素、土地因素及气候因素等,结合小麦的生长特性,做好小麦施肥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保持种植区域土地平整。在种植前,还应做好土壤的松土规整工作。通过施加相应的化肥,采用秸秆还田等方式,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种小麦时,应对播种区域进行压实处理,以更好地保障小麦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避免影响后续的出苗和引发小麦出现弱苗等问题。
其次,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补充相应的水分,才能更好地促进小麦对于肥料的吸收,为此,需要将小麦的施肥与浇灌进行有机结合。为保障小麦种植养分和水分供给的合理性,种植人员可以对水肥管理实行数据记录,严格记录水肥的浇灌次数、用量及时间等,结合小麦不同阶段对水肥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管理,尽可能保障小麦种植土壤湿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坚持平均适度原则,从而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此外,在小麦的浇灌中,应尽量选择阴天或傍晚时分进行浇灌,通过将水分和肥料进行同一时间的灌溉,以促进水肥在土壤中的渗透。尤其对冬小麦而言,应切实做好小麦冬季的浇灌工作,适当追肥浇水,帮助冬小麦顺利越冬,从而有效保障小麦施肥的合理性。
最后,还应及时进行除草,避免杂草吸取小麦的养分。如果发现带有病虫害的小麦植株,应及时予以拔除和销毁,避免病菌传播到健康的小麦植株上,造成小麦大面积死亡。
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产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需要重视小麦增产增收。合理利用化学肥料,加强对小麦施肥的管理,结合当前小麦施肥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加大小麦有机肥的施肥量、优化小麦施肥的技术模式、科学调配小麦施肥以及做好小麦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措施,不断优化和改善小麦的施肥模式,促进小麦增产丰收。通过构建小麦施肥的综合效应模式,提高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推动小麦种植业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