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洪英,张绪忠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接受美学是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诞生在德国的一个批评学派,其创始人是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福尔曼、姚斯、普莱森丹茨和施特利德。他们共同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1]。诞生于德国的这个文学研究的批评学派拥有的共同核心思想是对读者阅读活动的抽象研究。伊瑟尔强调在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中研究读者主体,而姚斯则着重强调在读者和传统的关系中研究阅读活动。
在接受美学所提出的核心概念中,“期待视野”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在继承了伽达默尔解释学的“视域”概念之后,姚斯秉承了解释学的基本思路,批判性地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思想。期待视野主要指接受主体在阅读之前形成的指向文本的预期结构,是一种审美心理定势。其意义在于把文学放在一个文本与读者在历史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来运作:读者面对某个新作品一定预先具有某种知识框架或者理解结构,而新作品也总是产生于并处于某种历史传统中,因此作品总是会唤起读者的某种期待,在阅读和接受中,与期待视野进行了融合,于是形成了新的期待视野,作为以后阅读的传统。“审美距离”是接受美学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由姚斯提出的这个经典思想的出发点是用于指导读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姚斯认为人们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新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距离,每一次对作品的创新接受都会产生新的接受意识,造成视野的变化,而一部作品的艺术成就正体现于此,即越是能突破人们期待视野的作品,艺术价值就越高。此外,作为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伊瑟尔还提出“文学作品存在两极: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主要指作者的文本,而审美极指向读者的认识。显然,作品本身并不能达到文本与具体化的统一,而必须在二者之间存在”[2]。伊瑟尔的这一观点颠覆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传统看法,认为“文学文本绝不仅仅有唯一、绝对的意义,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其意义的阐释是因人、因时代而异的”[3]。
我国有学者早在20 世纪的研究中指出:“从翻译文化史看,起到重大文化作用的译本不一定是翻译精品。翻译常常是一种再创造,掺杂有误解、删改、发挥等种种所谓不准确译本,导致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受众,创生出不同的而依然是很有意义的效果。[4]”现在看来,该观点与接受美学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看,翻译面向的目标语读者不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促成读者对译作的“接受”。在我国文学翻译界,翻译家傅雷对巴尔扎克作品的翻译风格就引起过争论,认为傅雷的译作过于“傅雷化”了,读不到真正的“巴尔扎克”文学风格。对于这种对傅雷翻译风格的争论,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观察,恐怕就能理解傅雷的翻译风格并持有宽容的态度,因为傅雷首先选择的是广大读者对译作的“接受”。试想一下,如果傅雷完全按照非常文学化的语言对巴尔扎克原作进行“直译”,那么还会有现在的巴尔扎克作品的普及与流行吗?很大程度上答案会是否定的。
具体到中国特色文化翻译,关注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更是攸关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文化的魅力源于其创新性,先进的文化往往是有创造力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既能让本民族人民受益,更是他民族乐于向往和接受的”[5]。如果要把中国特色文化有效传播到海外,让国外受众接受和喜爱,必须运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多种翻译手法才能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即便是以翻译中国唯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而为大家所熟知的汉学家葛浩文夫妇在翻译策略的取舍方面也颇受争议。然而,在表达自己对文学外译的看法时,葛浩文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选择作品来翻译时,不能仅仅以我们自己文化里通行的文学标准来判断,而不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评估他们的作品。[6]”葛浩文夫妇曾经举过一个翻译过程中对中国特有文化如何翻译的例子来进一步佐证他们在翻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他们认为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当然可以采用两种翻译方法,其一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译为“Once bitten,twice shy”,其二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译为“Once you are bitten by a snake,you will be afraid of a rope for ten years”。前者“显然更容易为英语国家的读者所理解,但无法传递这个俗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无法再现‘蛇’和‘绳’之间的形象关联”,因此他们“更加倾向于后者,尽可能地保证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7]。因此,在翻译中国特色文化过程中,应分清文化种类及层次,针对不同的目标群读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下文将在接受美学理论照观下,以实例来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在中国特色文化翻译中的选择和运用。
中国特色文化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本文仅以汉语语言中的熟语为例来论述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的策略选择问题。熟语是一个很宽泛的、概括性的概念,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既蕴含了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典章文明,又包涵了我国人民对日月山川等自然世界的理解,还反映着劳动人民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可以说熟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因此,在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中,如何处理熟语的翻译将决定着翻译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下面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何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翻译传统文化中的熟语语言表达。
【例1】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译文1:So this is what I get for being good to you,like the dog that would bite Lu Tung-pin that you are!
译文2:like the dog that would bite Lu Tungpin—you bit the hand that feeds you(Lu Tung-pin was 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在中国的日常语言生活中使用度非常高,经常被人们运用于文学作品甚至是日常生活中。译文1 的翻译方式可以说比较忠实于原文,有点类似于直译的方式,但也明显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对于道教人物吕洞宾直接音译,而没有添加一点旁注,就会让没有中国文化储备的目标语读者在理解上带来比较大的障碍,另外一个欠缺就是没有把“谜底”,即歇后语的精华部分给翻译出来。译文2 把直译与意译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弥补了上述缺陷。因此,为了符合接受美学所倡导的期待视野,使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情趣得到满足,就应该“通过补全翻译和加注的方式,能大致传达出歇后语特有的谜面谜底的意蕴,而且对典故稍加解释,就补全了文化背景知识,也弥补了西方读者对该歇后语的文化缺失”[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观光,因此,做好旅游景点文宣的对外翻译工作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外国游客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和接受。鉴于旅游文宣的对外翻译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在接受美学的观照下,以文宣译文的阅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中西语言、文化、思维以及审美方面的不同,重视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引起译文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进而能够变成实际的旅游行动,将是旅游文宣翻译的终极目的。下面看一个从接受美学视角翻译比较成功的旅游文宣。
【例2】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的爱戴。
译文: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trick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这是济公纪念馆里对济公介绍中的一句话。在这个简单句子的翻译中,译者运用类比的方法,把济公比作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好汉Robin Hood。尽管两者之间有些差异,比如济公的身份是出家的和尚,而罗宾汉则是绿林好汉,但由于他们都具有“劫富济贫”这一共同点,因而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这一类比译法将文化域设置于受众认知域和对异域文化了解的期待范围内,能够让读者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满足其在旅游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心理期盼,可以说是比较好的翻译实践。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都需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翻译,具体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决定。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3】班门弄斧
译文1: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译文2: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译文3:as a worm fighting an eagle
译文4: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在中国妇孺皆知,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鲁国人鲁班的故事。由于鲁班木工技艺超群,人们将他视为木匠的始祖。在鲁班面前耍弄斧头相当于在名家面前显摆自己,有不自量力的意思。这个成语广泛用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对这个成语的翻译方式,也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
句1: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了。
Your great name long since reached my ears like thunder. I am ashamed to 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like yourself.
句2:你的功夫和我比,简直是班门弄斧。
Compared to me,you're as helpless as a worm fighting an eagle?
句1 和句2 都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这样中外读者都能充分理解“班门弄斧”的具体含义,尤其是句2 的翻译方法,使用了中外读者都比较熟悉的两个意象——虫子抵抗老鹰,来对应中国的成语“班门弄斧”的意思,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句3:但我已经使我的事业挣了30年的钱了,所以他是在故意班门弄斧。
But I‘ve been making good money for 30 years so he’s teaching a fish how to swim.
句4:与其班门弄斧,倒不如教会自己如何汲取新知识。
Rather than teach my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I would like to teach myself to suck in new knowledge.
例3 和例4 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即用teach a fish to swim 和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h eggs 来表达“班门弄斧”的含义。事实上,这两种表达方式中的意象是西方人更加非常熟悉的——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对海洋非常依赖,而海洋中的鱼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用teach a fish to swim 来表达“不自量力”的含义也非常形象化。同时,在西方人眼中,老奶奶人生经验丰富,是烹饪的能手,如果一个人还要告诉一位老奶奶如何吮吸鸡蛋,那当然就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具备中国特有文化元素的词汇就一定要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翻译效果以及传播和接受效果,比如《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翻译,就不能打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名义,僵硬地进行直译为“fire and gold eyes”。这样翻译,无论再怎样进行阐释,也不会让西方读者理解“火眼金睛”的真实含义。事实上,对“火眼金睛”直接意译为piercing eye,eagle-eyed,sharp-sighted 等就可以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4】火眼金睛的警官发现了三株大麻。
Three cannabis plants were found by eagle-eyed police officers.
“火眼金睛”本指小说中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现在人们用“火眼金睛”比喻深具洞察力、能分辨真伪的眼睛。上面译文直接用西方人非常熟悉并容易接受的“eagle-eyed”一词来翻译“火眼金睛”,既言简意赅,又恰如其分,让西方读者对“火眼金睛”的含义一目了然,应该说是比较达意的翻译。
此外,某些平常词语用在特定的语言场合就能产生出特定的文化色彩和表达效果。“折腾”是典型的北方方言,来源于满语的音译,意指对事物进行翻来覆去、反复“作”和折磨的一种动作形态,而“不折腾”恰恰是对“折腾”行为的直接否定。2012 年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30 周年讲话中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那么,“不折腾”怎么翻译呢?目前来看存在着不同的译法:
【例5】不折腾
don't flip flop(不翻来倒去)
don't get sidetracked(别走岔路)
don't sway back and forth(别反复)
no dithering(不踌躇)
no major changes(没有重大变化)
上述译法,都没有把“折腾”带有的“朝令夕改”、“自我消耗”的涵义体现出来。事实上,“不折腾”的翻译方法还没有“折腾”完。后来,在一次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 zheteng”。直接音译出来,倒是引来国内媒体的点赞。那么,“不折腾”到底该如何翻译为佳呢?如果放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来检视这一问题,倒真是不难解决,笔者建议可以采取音译加旁注的翻译方法,即bu zheteng(avoiding self-inflicted setbacks)。这样一来,既能让目标语读者明白具体表达的含义,又能让中国专有的词汇表达传播出去,可以说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总是在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异质文化产生好奇进而展开探索。由于在探索异质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克服并跨越两种文化间的鸿沟或障碍,因此,在文化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其实质就是对异质文化的态度。接受美学观照下的文化翻译,关照读者阅读方便的归化翻译方法固然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但能够产生“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的异化翻译策略无疑更适合异质文化的对外传播。在接受美学视野内,翻译的文本不但要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更要起到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野的作用。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各种领域的对外翻译宣传中,应时刻具有读者意识,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不断变化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期待,更多地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文本保有一定的阅读空间和审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