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16)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深入,教育大众化、人才市场化的态势日益明显,大学生群体天之骄子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在。剧烈的社会变迁、沉重的学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多重挑战。因此,学习和生活中遭遇挫折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常态。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增强自身社会适应性,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健康地成长,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一)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摆脱和排解困境,从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耐受能力。冯江平从心理学角度对挫折承受力进行了定义,“挫折承受力是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即个体适应挫折、抗调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面对挫折,每个人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人积极、有人消沉,有人陷入苦恼不堪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有人却能迅速从不良状态中跳出来更加奋发进取。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块试金石。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说:“挫折,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挫折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积极,有的消极。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越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越能够理解、接受和战胜挫折。那些挫折承受力薄弱的大学生,当挫折来临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遭遇严重挫折,他们甚至会以非理智的态度和不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挫折应对,从而导致失常行为、病态心理甚至分裂人格的产生。
(二)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起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后来专指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对社会的适应等多方面的内容,也把它作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个体与群体、社会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适应社会就是指个体通过身心调整来达到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实现共存状态的过程。社会适应性就是指个体通过对环境的顺应、调控和改变来实现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平衡状态。从内容上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涵盖学业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就业适应性、新地域环境适应性、默认文化适应性、逆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从空间范围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则涵盖了对学校“小社会”和校外“大社会”两个层面的适应性。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竞争意识的增强,能否快速适应社会成为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家长以及大学生个体的重视。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必要性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异的,从毕业到就业,就象婴儿的断奶期。在学校时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照顾及保护,而进入职场则需要自己独立。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不很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基于挫折承受力视角,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十分必要。首先,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需要。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与社会的接触和碰撞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人才培养包括方方面面,其中培育健全的人格是重中之重,提高挫折承受力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坚定的人格,从而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需要。通过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能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与强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意识,调整生活规律,尽快完善职业岗位的智能结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剧烈的社会变迁、沉重的学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挫折是多元的、经常性的。一项针对大学生挫折感的调查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经常遭遇挫折”的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没有挫折感”的仅有14.6%左右。由此可见,挫折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一)落差挫折。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失去了高中时的学习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复杂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怀有美好的憧憬,想象得过于完美,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想象并非都是现实,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期望值过高,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原因或自身学习方法不当,感到学习的收获离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也有的大学生把个人追求的目标确立得太高,理想自我往往大大超前于现实,很难与现实自我相一致,产生矛盾。当发觉所学专业与理想自我价值的实现大相径庭时,就会在心理上萌发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和烦恼。这种种高期望与低现实的差异,都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促使挫折心理的产生,给大学生带来困扰。
(二)学业挫折。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业成绩上的竞争是第一位的。进入大学以后,和以往教育不同,高等学校里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那些自学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心理脆弱的大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部对本科教学高度重视,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大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严进宽出的现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学业挑战度和课程难度、深度明显增加,学业过程和毕业标准明显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个别大学生还依然以以往的惯性思维对待学业,难免出现学业不适应,一旦出现“挂科”现象,他们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自甘失落。还有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专业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转换专业操作起来通常较为困难,这就造成他们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学业成绩不佳,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会带来沉重的挫折感。
(三)人际交往挫折。大学是多数学生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们和社会初步接轨的场所。从交往范围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性格志趣各有不同,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一起共同生活,容易造成交往障碍。从交际手段的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社交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明显降低,微信、电话、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等方式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给大学生人际网络的构建带来了多重变数。从交际心理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长的呵护,生活条件优越,个性比较突出,独立性较强,不善于换位思考,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要遭到各种挑战,容易产生交往的不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如性格过于封闭、自卑心理严重等。这些都容易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挫折感。
(四)情感挫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人格、性格等方面还不稳定,通常具有情绪多变的特点。调查表明,在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诱发因素中,情感挫折的影响力要高于人际关系不良、生涯困惑、睡眠障碍等因素。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成为一种上升的发展趋势,遇到情感方面的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往往不能够采取正确的自我心理调节,所以就会表现为更加的消极,严重的话也会存在破坏性的心理应对方式,这种行为方式非但会达不到调理的作用,而且也会伤害到自己,伤害到家人,给社会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说来,大学生遭遇情感挫折的原因主要有:不适应高校校园生活,生活自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对未来发展的自信心,恋爱失败,失去家庭呵护之后出现人际困难等。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遇到的挫折主要来自学业、情感、社会交往和就业等方面。大学生遭遇挫折主要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只有厘清挫折的类型并找准其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策。
大学生的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大学生的自身努力。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需要以挫折承受力为切入点来发现和实施必要的应对策略。
(一)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各种挫折的压力下,大学生之所以会“应对无能”,主要就在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完善,对发展环境的认识还不够理性。高等学校应该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指导大学生应对挫折。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和大学生开展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从中观的角度来看,要从校园文化做起,通过教学、科研、文艺、体育、心理咨询、实践等活动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互动,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宏观的角度,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识社会运行规律,全面地融入到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去,弱化个人的挫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统筹整合学校、企业、社会机构的资源与力量,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支持。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恐惧源于无知。多数大学生之所以对挫折缺乏应对能力,根本原因首先就在于缺乏对挫折的准确认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首先就应当指导大学生对挫折进行解剖式认知,从而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和战胜挫折并通过挫折找到成功的途径。
要引导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去认识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从消极方面看,挫折会让大学生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从而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从积极方面来看,一时的挫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环境,增强容忍力、情绪反应力等。当大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挫折时,就能够理性地认识挫折的本质,从而将挫折带来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换言之,只要大学生能够对挫折形成理性认识,就可以明白挫折只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反者道之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挫折中蕴含着成功、成才的机会。进一步来说,如果在学生阶段就能够准确认知挫折的本质,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也将增加对挫折的承受力,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准确认知挫折是增强社会适应性的基础。在对挫折产生理性认知之后,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综合利用各种条件、资源、手段来战胜挫折,提高自己在学校“小社会”和校外“大社会”两个层面的适应性。例如,在出现学业挫折时,大学生要分析成绩滑坡的原因,利用名校公开课、名家讲座、教师课件等媒介培育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开展协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心理学认为,当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面对挫折压力时,其产生消极情绪体验的可能性会有很大的降低。所以,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应当寻求集体力量的帮助,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进行挫折应对。首先,要保持开放、平和的交往心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不互相猜疑,不吹毛求疵,用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注重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注重换位思考,多看别人的优点。其次,要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能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宽容他人,善于抓住人际交往机会,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最后,要合理使用微社交。微博、微信等媒体软件给大学生带来便捷、自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要认真研究微博、微信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使用“微社交”的正确引导,用利避害,不沉迷于其中,努力形成微社交的良好习惯和有利环境。
(四)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面对挫折,具有不同性别、性格和心理特征的大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心理调适活动,促进大学生挫折后心态与环境实现动态匹配。例如,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是指在遭遇挫折后,引导大学生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释和处理来降低挫折感负面影响的做法。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能激发用毅力和意志战胜挫折,发现新的发展机会。例如,大学生失恋时,可以引导他们转而刻苦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发展机会来弥补情感创伤。
(五)完善家庭功能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虽然大学生初步脱离家庭并开始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历程,但家庭仍然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单位。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及关系维护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从家长这一方面来看,要科学地扮演自己的角色,通过有效的沟通掌握子女学业及生活的客观情况,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及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纠正他们的错误与行为,积极促进子女的社会化进程。家长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为大学生提供生活保障,更要从家风、家教等角度入手完善家庭功能,为子女社会适应性的提高提供精神支持,促进他们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和有效的挫折应对能力。
从作为子女的大学生这一方面来说,也要准确地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并主动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各种社会规范,掌握为人处世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在遭遇挫折时主动地寻求来自家庭的合理支持。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关乎自身成长,也间接地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在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于这一群体来说,各种挫折将不可避免。在历史发展新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必须引起重视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