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需求调研

2021-12-01 10:4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学科培训

“云端”座谈会—骨干教师专场(2020年6月20)

一、您希望我们的培训课程关注哪些内容或聚焦哪些主题?

廉欣:在课程培训的内容拓展上,希望有专业知识的再学习,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美术专业为例,很多一线老师在工作岗位上,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之中,因此会有眼高手低的情况。

张凤龙:在培训课程中,希望关注到如下内容:网络课堂与实际课堂的过渡与衔接;将“玻璃心”培养成“钢铁侠”的心理建设课程;缺乏现代教学技术辅助的传统课堂的优势与传承;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新课程理论—核心素养的嬗变与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完美整合与实现;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

杨正红:培训过后期待有后续的培训、指导,组织线上、线下活动,能参加以学科为单位的名师工作坊的学习交流活动以及线下的对口支援,扶贫,志愿者等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加强与省内外的交流。同时也期待如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样的活动,对话名家名师,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大格局和大视野。

韦宇哲:由于我们绝大多数的省级骨干教师目前都是在初高中一线教学,大家都十分关注有关中高考的话题,比如:走班选课的利弊和做法;3+1+2科目的选法利弊;高中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我省每年高考评卷规则和学生答卷注意事项;日常教学集体备课怎样开展更高效等。希望对话南方已经开展几年高考课程改革省份的名师、省考试院专家及吉大和东北师大的评卷组长。

李春梅:关于培训主题希望关注守护孩子心理健康;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深度融合等内容。

王业:特别希望在培训中,自己的教育理念能逐步更新,了解更多学科的前沿发展情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孔德辉:希望培训内容能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关注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的内容。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专家讲座:知名的教育专家,最好是一线的在某方面卓有成就的教育专家,分享其在教学中某方面实效性比较强的理论和做法。还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讲座,为这些长期工作在一线的骨干教师做心理疏导。

2.名师引路课:省内名师不同类型的引路课,比如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指导、综合性学习、习作教学等,分门别类地从不同方面引领课堂教学。

3.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希望更多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内容。

陶春玲:在培训中,增加有关习作讲评的方法和案例。

张传华:增加师德方面的内容,明确教育的目的,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

二、您在实际教学、教研或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廉欣:在摸索计算机与美术整合的课堂实践中,对课堂的学科地位感到困惑,其实也是应试与素质的困惑。在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实践中,个人感觉还是应该加大基础教育中艺术与审美课程的地位,让孩子懂得去欣赏美,有意愿去创造美,培养有品位、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公民。

张凤龙:在实际教学、教研或科研中遇到的困难有如何引导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课题研究如何更加接地气、如何让小课题深入教师的内心世界等。

韦宇哲: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如何把日常教学中的课堂经验和课后反思转化为科研文章,尤其能达到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水平的基础教育文章。还有立项的科研课题如何转化为成果,成果如何来界定和认可。希望能得到国内核心期刊编辑的指导,以及文章发表的平台。

李春梅:遇到的最大困惑有宏观的理论如何与一线的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做具有应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便捷的、接地气的研究。

孔德辉: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过渡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王业:学到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及教研实践时,缺少专家导师引领和教育教学同伴的互助共研;缺乏对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归纳和提炼的能力。

张传华:在一线实践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在实践中缺少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尤其是偏僻的农村学校。希望在今后的培训中更多地关注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三、您觉得教师培训工作应该加入哪些因素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

廉欣:培训过程中,可以多一些学员交流空间,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增进学员间的认识与了解;建立一支骨干教师为主的专家指导团队,帮助一线学校有需要的老师和团队发展。

张凤龙:培训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增进培训的感召力、向心力,加强后续跟踪,确保培训的可持续性。

韦宇哲:加强骨干教师团队的交流和传帮带作用;增加教学研究活动和比赛,结业时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凭证(如:优秀学员、专题报告、观摩课、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等)。

孔德辉:增加学校观摩、走进一线教师的讲课现场等活动的比重;可针对某个课型进行分组研讨,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磨课,学习众家之长;融入引导教师释放工作压力的培训内容,做有意义的游戏,尽情地聊,放松到最佳状态,通过培训调整心态,给自己充电。

陶春玲:分梯度设计考核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层级对象,设置不同层级的评价标准,如对培训不是很感兴趣的,给个基础分,完成任务即可,喜欢培训并想要进一步深入的,增加竞技形式,比如闯关游戏,只有认真学完才能顺利通过,设置等级,对于高级别的选手,奖励去外省学习的机会。

四、校本、区(县)本研修中有无发挥作用的平台?

张凤龙:有发挥作用的平台。坚守教学岗位,至少保证完成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针对所教班级的学情,预设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积极主动争取机会、参加省市举办的教学研究、研讨活动;受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外国语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研究生导师,参与开题、学位论文审阅、学位论文答辩评委等活动;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黑龙江省甘南县、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地评课讲学讲座;师徒结对,将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坚持阅读专业书籍、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哲学等方面书籍,力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杨正红:在送教下乡、校本培训学分管理、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5 年被聘为我县美术学科集中培训的培训师,2017 年全程参与了县美术学科的送教下乡活动,负责培训与管理工作。连续三年担任学校学分管理校本研修专业发展项目首席。

孔德辉:曾多次做校级教研课,区里大学区活动做引路课,在区名师工作室活动中做示范课;也曾经在学期初备课期间为全区的语文教师针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这一主题做培训,把在一线教学中总结出的小方法、小点子,与同行们分享。经常带动年轻上进的教师一起研课、磨课,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起到了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张传华:我所任教的学校省级骨干教师在学校占比较高,且涵盖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通过师带徒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学校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五、学校对您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哪些支持?

张凤龙:学校利用寒暑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做讲座(秦建云、邓涛、柳海民、李广、刘晓明等),组织教师到南方培训学习,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各方面素养,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了校本平台的作用。

廉欣: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得到校方公平公正合理及时的评价。如每年度的教育教学创新颁奖典礼,师德标兵表彰,评选学校杰出教师等活动,增强了专业发展的动力,让真创新、肯付出的老师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形成团队裹挟成长的文化氛围。骨干教师的发展与培训,是一个跟踪与肯定的过程,其目的是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杨正红:作为学校考核小组的教师代表,参与学校年终考核、课程研讨、职称评定等工作。学校领导重视美育,无偿为农村孩子提供美术用具、材料,着力解决农村孩子美术用具难的实际困难,保障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李春梅:校领导给教师们创造温润的成长环境,为教师学习成长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提升机会,把国内外的教育教学专家请进校园,近距离接触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并支持教师的个人成长,比如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高考报考指导师等。对进行科研的老师进行跟踪指导。

孔德辉:为骨干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如教师岗位大练功,全校教师每周都会练习写三笔字,为古诗词配简笔画练习等;开展学校教研活动,每周都有相应的一天分组开展教研活动,同组教师讲课、听评课;开展课题研究,特别是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收效很好;学校全力支持老师外出学习,还请专家走进学校,以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青蓝对子帮带,让骨干教师在青蓝结对中帮带年轻教师成长,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六、针对学科教学改革,您有哪些新的思考?是否已经实施?如果没实施,未能实施的原因?准备何时实施?如果已实施,效果如何?

张凤龙:实施了英语学科整体教学改革,树立“1+1›2”的思想,英语单词讲解要放入文章中,讲出英语单词的文化意义,强调语境教学;英语书面表达中培养学生的英文书写规范;英语学习强调“五会”,即“听说读写译”,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持书朗读,捧书朗读,展书朗读,创造语言环境,规范坐姿等行为习惯。

杨正红:我希望在美术与其他学科(包括语文、音乐、历史、数学、物理等学科)、与现实社会的连接点方面做一些研究。在教学中更多地注入人文思想、人文关怀等元素,来加强学科横向、纵向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拓宽审美视野。如在教学中恰当融入民族传统元素;学习中国画的时候,挖掘语文同步教材诗歌的美学元素;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如学习中国画花鸟画时能够感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学习山水画时能够领悟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在创设古诗、古曲、古画,甚至书法完美融合的艺术情境上下功夫。想法在实施中,与县市的教研员谈过这样的想法,并曾与专家交流探讨。

李春梅:作为一线教师,我从关注学生语感的培养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呵护孩子的内心情感转变到对孩子新型思维模式的建构,从固定型思维模式到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建构的研究。

孔德辉: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针对低年级看图写话内容教学,尝试着让学生去“演”图,即让学生观察完图片内容后,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的人物,想象图片前后的情景,小组内去研究讨论后去表演。除此,在看图写话的基础上,尝试把图改成孩子生活的照片,每一张照片拍摄的瞬间都会有自己最有意义的内容,学生通过回忆当时拍照前后的事情就可以写出一件事,为习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方法我尝试了三年,效果非常好,现在学校已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全面推广。

陶春玲:开展习作互批的实验课程。即在小学三年到六年这几年里,培养孩子从不会修改习作,到能独立为他人批改,并能写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带领本地语文老师创建语文名师工作室,对习作教学进行改革尝试,从最初的习作指导课到习作讲评课均有涉及。

七、您身边是否有志同道合的同行与您共同探讨学科教学改革创新?

廉欣:省二高新校区的信息技术团队是一支具有凝聚力,肯担当,敢创新的队伍。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我们每周五的上午都会定期召开集体备课活动,将一段时间教学的思考进行分享,并将自己的创新想法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讨论。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很多想法变成了现实,很多研究成果变成了实践。这种基于团队的裹挟成长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培养十分有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支持。

张凤龙: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同行者,潜心探讨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同事,活跃于英语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中。

孔德辉:学校里有团队式的同伴,每个教研组都是一个团队,还有青年教师团队等,学校提供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让团队成员快速成长;另外还有骨干教师团队,也是精英团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大家随时都会就某个知识的教学而研讨,也会在组内汇课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都会选择最佳方案来进行课堂教学。

八、您关于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的做法是否得到过相关专家的论证或者支持?

张凤龙:得到过魏立明、沈爱姬、刘树忠、徐岩,高克东、刘福源、刘玉奇等专家的论证与支持。

韦宇哲:没有,非常希望得到帮助。

孔德辉:在成长过程得到了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师傅——吉林省首批长白名师、吉林省特级教师杨晓阳的指导。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也得到过她的支持,有些已在全校范围内推行。

王晓野:在20 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总结并践行了线描写生教学遵循的理念:因材施教。具体包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做法得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李彬彬老师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力加教授的认可和指导,并在全国美术教师培训中作为案例向老师们推广。

九、您是否做过专业发展规划?

张凤龙:做过“三六九计划”。三年成为学校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六年成为长春市骨干教师;九年成为省级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潜心教研,始终胸怀“问题意识”,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坚持读书,坚信读书成就未来,读书是实现理想的风帆。

孔德辉:曾经做过专业发展规划。坚持每天读书,读专家们具有前瞻引领性的书籍,把教学中的点滴瞬间记录下来,每日坚持动笔写一写有价值的内容;在写话和习作教学方面,不断地尝试、探寻、总结出好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在低年级写话,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训练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基本上会抓住每一次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锻炼自己。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成长着,会坚持,也会继续努力!

十、其他建议

李春梅: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每月、每学期、每年不定期学习,在思想懈怠的时候,注入强心剂,满血复活;采用导师制的形式,组队对抗惰性、同伴互助形式等,加快骨干教师的自我提升。

张传华:成立骨干教师团队,培训过程中增加团队培养,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把脉诊断,使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更通达,使优秀的人更优秀;加强骨干教师的管理,五年一周期的培训时间过长,对骨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大,希望对骨干教师加强常态化管理,使骨干教师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学科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超学科”来啦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