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水韵瑶寨瑶族传统歌舞艺术永续发展研究*

2021-12-01 10:36:52秦伟
艺术品鉴 2021年18期
关键词:瑶族乡歌舞瑶族

秦伟

一、蒙山长坪水韵瑶寨现存瑶族传统歌舞艺术种类

蒙山县长坪瑶族乡是广西瑶族的聚居地之一,为梧州市瑶族文化研究基地。瑶族传统歌舞艺术历史悠久,且种类丰富,在一些当地的节庆中也会经常出现。体现了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是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当地瑶民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同时也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瑶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当地瑶族传统歌舞的种类分布主要有以下六种[1]:

(一)模拟性拟兽类舞蹈

该类型的舞蹈多在节日中进行表演,尤其以每年正月初一春节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间较为集中。有龙舞,包括舞香火龙、舞稻草龙、舞板凳龙等;狮舞,包括舞瑞狮、舞醒狮、舞猫狮等。如蒙山县长坪瑶族乡三妹村的舞“稻草龙”,据传最早起源于祀龙求雨,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神龙穿桩”是整个舞龙过程最精彩和最有难度的部分,龙头在龙珠的指引先从龙身两边依次穿过每节龙身,十几个人随着锣鼓的节奏振臂挥舞。一边踩着舞步,一边舞动龙身。

(二)模拟性拟劳动类舞蹈

该类型的舞蹈主要有过山瑶(盘瑶、尤勉土语)的开山舞和民瑶(平地瑶、标曼土语)的调秧歌。开山舞包括割草舞、打锣舞、举锄开山舞等组成,反映过山瑶除草开山的过程;调秧歌包括播种舞、耕耘舞、收割舞、打场舞等组成,反映民瑶播种到丰收的过程。长坪瑶族乡为多种瑶族支系聚居地,该地各瑶系在长期聚居中,经济、文化相互融合,把过山瑶的开山舞和民瑶的调秧歌进行组合,成为一种具有长坪瑶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三)盘王舞

盘王舞是民瑶及过山瑶(也有说为山子瑶)的传统舞蹈,是瑶族人民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中表演。民瑶聚居的长坪瑶族乡六坪、平垌、三妹、南垌,盘瑶聚居的长坪瑶族乡高岭、黄牛坪等瑶族村寨,在办红白喜事,习惯跳盘王舞。2010 年,蒙山县瑶族盘王舞收入梧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盘王舞也走进了长坪民族小学的课堂,成为民族艺术传承的一部分。

(四)师公舞

该类型舞蹈主要包括铜铃舞、罡步舞、手诀等。如遇到灾年、灾难,或重要民俗活动等,则跳师公舞。蒙山县长坪瑶族乡长坪村高岭组的赵有福、冯春贵等人为师公舞的传承人。

(五)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广泛流传。跳长鼓舞最早是为纪念盘王。现在瑶族人民在“过新年”、歌节等传统节日或婚庆、贺丰收等场合都跳长鼓舞[2]。同时,长鼓舞也走进了长坪民族小学的课堂,成为民族艺术传承的一部分。

(六)民瑶民歌

“嘛哈咧”,“嘛哈咧”是蒙山长坪瑶族乡民瑶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为蒙山县长坪瑶族乡民瑶(即平地瑶)独有的山歌,因每句曲调的结束都使用衬腔“嘛哈咧”而得名,它映射出蒙山瑶族人民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彰显出民瑶同胞的聪明才智和传统文化内涵,是蒙山长坪瑶族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二、瑶族民间歌舞永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扶持力度还应加大

当地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旅游业,在旅游项目中纳入传统歌舞为表演项目,但由于投入不够,民族文化品牌打造不够深入,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不够理想。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音乐、舞蹈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弘扬瑶族民族文化,打造瑶文化品牌,发展瑶族传统歌舞艺术,需要热情和执著,更需要资金的到位落实。

(二)自身传承缺乏活力

该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外界文明的“侵蚀”而渐渐消失,同时,民间老艺人也相继离世,导致民族民间歌舞逐渐失去了它的传统文化内涵,逐渐失去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各地瑶乡民间歌舞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所欠缺,各地发展各有优劣势,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弘扬和取长补短;表演服饰不规范统一,作为传统艺术歌舞的标志之一的传统瑶族服饰没有得以完整保留,或者一部分瑶民的服饰是市集或淘宝上买来的。没有特色的民族纺织,手工缝制的流传,失去原来自制纺布,自织自染的过程。

(三)传承在青年一代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等评价标准的差异,该地区对本民族文化认识及保护观念不足,特别是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出现了游离,不明自身文化的重要性,不以自身文化的存在为骄傲,对自身的歌舞不感兴趣,不够注重继承和发展自身的歌舞文化,从而导致了瑶族传统歌舞艺术不断流失。所以只剩一些中老年人或民间艺人在苦苦维持着这瑶族民间歌舞的存在。

三、瑶族民间歌舞传承永续发展建议

(一)传承形式注重活态和静态结合

通过其他艺术形式和传播渠道,将蒙山长坪瑶族乡的瑶族传统歌舞艺术文化进行复原。在静态传承上,加强对瑶乡文化的调研力度和资料文献的更新。可以请相关专家深入瑶乡调研,进行抢救性的挖掘,从而指导相关工作者进行文献的修改和更新。可通过建造博物馆或者陈列馆,将瑶族传统歌舞艺术的每个动作要领和精华的部分,通过雕塑和绘画表现出来。加大瑶族传统歌舞艺术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专业团队制作瑶族乡文化的纪录片;在县内各大景点制作相关宣传栏,介绍瑶族乡的文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开展瑶族乡知识文化竞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文化传播。

在活态传承上,专家可以对文化站进行指导和表演培训,将其文化复原,并将其表演形式传承下去。一方面通过汇演的方式,在文化节或重要节日时,请民间的文艺队将瑶族传统歌舞艺术现场还原,由此形成一系列的展演,直观地将瑶族传统歌舞艺术展示出来。通过开展瑶族乡歌舞大赛,组织蒙山、金秀、荔浦等各地瑶族乡的民间歌舞团队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优势,互相学习。增强对瑶族乡本土文化的了解学习,互相吸取经验,增进瑶乡之间的民族友好往来,不同瑶乡间歌舞的互填互补,这种活态的自行修复和补救,更加有利于瑶族传统歌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活动提高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关心本民族的歌舞文化,更有兴趣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观看,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承方式注重品牌活动的树立

通过旅游项目带动传统歌舞的发展,要对瑶族民间传统歌舞的艺术精心设计。要树立原貌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找回老艺人,学习歌舞。要充分挖掘老艺人的技艺,向他们学习最真正有瑶族特色的歌舞,加大歌舞艺术工作者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加强本民族歌舞艺术认同[4]。民间文艺队在编排歌舞时要尽可能的保存其原貌,注重规范统一瑶族服饰。不能将民间歌舞改得面目全非,更不能按照现代人对歌舞的固有理解去肢解它,而应该以原貌提高吸引力,以民族性树立品牌性。

以带动开展民俗表演性活动并引进外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设备。要完善好道路、房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游客们到瑶族乡参观旅游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把歌舞表演者的排练室和表演的场地建设好,加大对表演表演所需灯光、音响、服饰等设备的支持力度。多方式采取相关措施与外商合作,引进外资,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取得更多资金,开发品牌旅游项目。例如,推动“水韵瑶寨”等品牌旅游项目的实施;如活动可以安排在瑶族乡当地,游客在参观完当地景色后就安排他们参加一个关于当地风俗的宴会,宴会上可以呈现当地的饮食文化,让游客们既享受风宴又真切地感受到瑶乡的文化。在宴后,可以由文艺队的人在合适的场所,进行当地的婚嫁表演或者成人礼的商演。

(三)传承路径注重人群的多面性

建议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瑶族传统歌舞艺术比赛。在当地社会群体中定期开展群众性的传统歌舞比赛,如长鼓舞比赛、瑶族山歌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当地更多的人更好地接触、传承瑶族传统歌舞文化。促进其民族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文化的展示、传承,进而增进瑶族之间的了解互鉴,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建议地方文化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瑶族乡歌舞文化专题讲座。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老艺人定期开展瑶族歌舞文化专题讲座,通过介绍瑶族乡歌舞文化,提高广大青年一代艺术表演工作者的兴趣,增强对瑶族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传承瑶族传统歌舞艺术。建议组织地方文化部门组织学习瑶族歌舞,并围绕主题相关题材的再生产和节目创作。深入了解学习瑶族传统歌舞文化,通过新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在新媒体的传播下,以便更好地传授瑶族传统歌舞文化,使得更多的观众更了解瑶族的文化内涵,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建议组织开展瑶族传统歌舞艺术文化进高校课堂相关系列活动。组织相关的专家、老艺人队伍深入高校,通过开展瑶族风俗文化的选修课或音乐舞蹈类专业限定选修课的方式,引领瑶族文化更好的发展,让广大青少年了解瑶族的文化内涵,使得瑶族传统歌舞艺术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

四、结论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载体,在民族传统歌舞艺术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对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永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保护及发展,又为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不论作为旅游项目的游客吸引物,在其中发挥着旅游的经济促进功能;还是进入校园传承,促进美育事业的发展,或者是文化文艺工作者的研究和再生产、创作,以新路径传承传统歌舞,都是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瑶族乡歌舞瑶族
道县:结对帮扶送课下乡
科教新报(2023年11期)2023-08-12 18:10:01
瑶族织锦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52
瑶族舞曲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民族音乐(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瑶家女子拳进校园
科教新报(2019年21期)2019-09-10 14:41:03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学生天地(2018年27期)2018-10-12 00:59:18
湖南洞口县长塘瑶族乡瑶族“棕包脑”舞蹈考察记
艺术评鉴(2017年21期)2017-12-11 10:09:30
一起歌舞吧
黄河之声(2017年16期)2017-11-13 1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