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唐·杜甫《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旅居东都洛阳的两年中,我所经历的那些玩弄心机的事情,最使人讨厌。我虽然是个居住在郊野间的人,但对于发了臭的牛羊肉,也是不吃的,即使常常连粗食都吃不饱。难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饭,使脸色变得更好一些吗?我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料,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这些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您这位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脱身金马门,独去寻讨幽隐。我也要离开东都,到梁宋去游览,彼时希望与你相约一起去采拾仙草。
《赠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的杜甫写给有“诗仙”美誉的李白的诗,一共有两首。其一为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山林的羡慕之情;其二为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自叹失意漫游,怜惜李白兴致豪迈却怀才不遇。
这首五言古诗《赠李白》为杜甫公元744 年(唐天宝三载)所作,是杜甫赠李白最早的一首诗。杜甫那时在洛阳,李白这一年因为受诏供奉翰林,随后被宦官高力士诬陷,皇帝赐金放还。李白离开皇宫后去了洛阳,遇到了杜甫,二人相谈甚欢,临别之时有了这首诗。
此赠诗共分两段,前八句为一段,后四句为一段。前面的八句自叙,表达诗人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后面四句表达自己欲效仿李白归隐山林之志。李白曾讬鹦鹉以赋曰:“落羽辞金殿,是脱身也。”是年,李白从高天师授箓,同时事华盖君,隐王屋山艮岑,这就是诗中“脱身事幽讨”的由来。
到了农历四月初八,江浙一带的“乌饭季”也要来了,乌饭就是上面这首诗里提到的“青精饭”。去过江苏和浙江旅游的朋友可能在一些著名景区尤其是江南水乡品尝过这种美食,但是你知道这种美食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为何要在四月初八吃这种饭呢?这种乌黑的饭又有什么养生功效呢?
教师通过“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实践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数学预习、学习和实践,将课堂上“一对多”的效用细化为“一对一”的巩固练习,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化,使家校合作真正起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为何从四月初八开始到了乌饭季?
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在这一天江浙等地流传着一个传统——吃乌米饭。据说,这是因为乌米饭的方言发音与“阿弥饭”相近。明朝医家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曾介绍乌米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牛的生日。从前,天宫的仙牛偷偷地在四月初八下凡为百姓犁田,玉帝知道了十分生气,就罚仙牛永留人间。百姓为了感谢仙牛,就将它下凡那天定为牛的生日,煮乌饭给牛吃让其健身壮体,并让牛休息一天。
乌米饭养生古已有之,染料是种绿色的树叶,人称“山中宰相”的南朝梁代药物学家陶弘景,在他所著的道家著作《登真隐诀》一书中就已经介绍了这种饭的做法,但是这本书中叫做“青精饭”,原文记载的做法是“以南烛草木煮汁渍米为之”。也就是说,乌米饭(即青精饭)的染料是一种叫做南烛的中药,而且这种中药外表不是黑色的,是绿色的。这种植物的果实跟蓝莓外形很像,如果没有经验不容易辨认。
到了唐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把乌米饭看作养生的佳品,唐诗大家杜甫的这首《赠李白》中“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即是明证。
唐代中医药专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这种饭的制法更为详细:“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莹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
到了宋代,基本把这种饭的称谓统一了。宋代的《山家清供》中记载:“本草南烛,今墨饭草,即青精也。”
南烛叶的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一般8~9 月采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然后贮藏于干燥处。这种植物多分部在江苏、浙江等地。所以,这种习俗一般也在江浙一带更为普遍。
唐代中药学著作《本草拾遗》中记载南烛叶有“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的功效。所以对气虚型的嗜睡、乏力人群是比较好的调补之品。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卢主任介绍说,对于肠胃虚弱的人也可以吃一些乌米饭,五代时期的本草书《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南烛叶能“益肠胃,捣汁浸蒸,晒干服”。此外,明代药学著作《本草汇言》中还记载其能“益气添精,凉血养筋”。
吃乌饭的地方还有种乌饭的养生传说是有利于让白发变黑,这种说法有无道理呢?明代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疏》中对此是这么解释的:“发者,血之余也,颜色者,血之华也,血热则鬓发早白而颜枯槁;脾弱则困倦嗜卧而气力不长;肾虚则筋骨软弱而行步不前。入心凉血,入脾益气,入肾添精,其云却老,非虚语矣。凡变白之药,多是气味苦寒,有妨脾胃,惟南烛气味和平,兼能益脾。”这段话简单地理解就是血热、脾弱、肾虚都会导致须发早白,南烛叶却可以“入心凉血,入脾益气,入肾添精”,因此有助于让须发变得乌黑发亮,说明这个传说是有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