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教育路径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1-12-01 07:34陈弘吴波
关键词:三农育人农业

陈弘,吴波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需要大量拥有深厚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的青年人才投身其中,破解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要求广大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央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文件体现了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对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崭新的命题。涉农高校必须回应新形势与新要求,探索创新育人体系,全面培育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和素养,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贡献应有之力。

一、在“五育并举”中贯穿知农爱农教育

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面临不少新矛盾新挑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批厚德、明智、立美、健体、善劳的“整全”的人。在“五育并举”中贯穿“一懂两爱”,就是紧紧围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改变当前涉农高校偏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的教育格局,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纳入高校育人体系之中。

(1)在德育中贯彻“一懂两爱”。德育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行为,其内涵丰富,囊括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等[1]。德育的实效性最终靠实践检验,是高校德育的释然性根基所在[2]。涉农高校要深化“知农爱农”的价值塑造和情怀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农村、爱农民,培育其心系“三农”、情牵“三农”、行为“三农”的赤子情怀。爱农村,就是培育大学生对乡村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的爱,对乡村竹篱茅舍、鸡鸣狗吠环境的爱,袪除浮躁,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爱农民,就是引导大学生把农民当亲人,认同农民,设身处地为农民排忧解难,谋划幸福,做有情怀、有情操的“三农”人。

(2)在智育中贯彻“一懂两爱”。智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3],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和创造能力[4]。涉农高校应坚持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结合,弥补教育过程与认知规律、教育内容与学生经验、知识逻辑与心理逻辑之间的缝隙,在价值塑造中充分揭示“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的本真关系、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哲学关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必然。引导学生明白“三农”之“大势”与“大是”,求真知、明真理,培育具备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的新型人才。

(3)在体育中贯彻“一懂两爱”。从学校体育的战略定位来看,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5]”和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维。体育一直是五育中的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体育对大学生意志品质、道德人格、社会责任、团队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育中贯彻“一懂两爱”,就是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强健体魄,调动人的身体机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进而增强大学生不畏艰难,奋力投身于“三农”事业,勇于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大学生所蕴藏的潜力。

(4)在美育中贯彻“一懂两爱”。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而帮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行为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即美育。德国哲学家席勒提出,美育概念针对的是工业化和现代文明导致的工作的机械性、零碎性和被动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性的委顿,以期通过现代社会中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活动弥合人格的分裂[6]。《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7]在美育中贯彻“一懂两爱”,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农业,感悟乡村,体会农情,涵养个体生命发展历程的整全性,筑牢为农光荣、为农崇高、为农伟大、为农美丽的审美观念。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潜力,使学生在爱农为农中创造美好、体验快乐,培育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5)在劳育中贯彻“一懂两爱”。劳动伴随着人类始终,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多维性,包含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等培养目标,以及“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功能。高校劳动教育应遵循主体发展出发点和归宿相统一,形式拓展“活起来”与“实起来”相统一的高校劳动实践路径[8],推动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发展[9]。涉农高校在劳育中贯彻“一懂两爱”,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农业农村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深入联系实际、社会和群众,促使学生开阔眼界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投身农业的基本劳动能力、良好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

总之,通过“一懂两爱”在五育中的渗透、贯穿、滋养、融合,在培育大学生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知农爱农和强农兴农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以及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素质,激励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者、亲历者及实施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

二、在“耕读教育”中创新知农爱农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0]耕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演绎构建了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也培养孕育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其蕴含的精华对于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价值独特而重大。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提出,“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对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11]

1.以耕读教育为载体,在知农爱农教育中坚持知行合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知行合一是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真正知农爱农人才的关键方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把“知行合一”作为指导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3]“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14]耕读教育是中国古典教育中知行合一的典范,强调边耕边读,以此获得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道德认知、观念、价值取向与实际行为的统一。涉农高校应当重视耕读教育,培养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学农为农的知识情感转化为服务、奉献于“三农”的实际行动。

湖南农业大学在育人过程中强调边“耕”边“读”,“知行合一”。一是实施了“以行促知”的系列工程。近年来,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训体系,贯彻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阶段;聘请一线尤其是农业一线的劳模授课;将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和公益服务劳动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良好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从而实现耕读相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适,让学生从耕读生活中领悟、传承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怀。学校每年组织2万多人次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通过博士服务团、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对口扶贫、志愿支教、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在广泛接触“三农”、接触社会中,激发学生勇担为农强农兴农的使命和担当。二是实施了“以知促行”的多种举措。如开展入学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帮助大学生认知基层,认识国情,了解“三农”,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通过举办民主生活会、主题班会、辩论赛等,组织广大学生就“理想与择业”“农大办学目的是什么”“农大学生理想和责任是什么”“农大学生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等开展讨论,进行思考,帮助广大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每年邀请县级基层单位、农业行业、农业企业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为毕业生奔赴基层搭建便捷渠道,让学生在知行砥砺中生发“农”情,坚定服务“三农”的意志。

2.以耕读教育为载体,在知农爱农教育中运用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与综合性等基本特征[15]。耕读教育在育人主体、育人场域、育人周期上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既包括全体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还包括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全育人周期。涉农高校毕业学生之所以有“学农、离农、弃农”的现象,根本上是学生所处环境因素及主体认知、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结构与主体意识间多重关系作用的结果。因此,涉农高校需以耕读教育为载体,从系统思维的视角出发,深刻把握教育对象授受规律,把握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与综合性,建构层次间、主体间、领域间的有机联系和互补、互动的一体化农林人才教育价值追求和实践轨道。坚持以耕促德、以耕促智、以耕促体、以耕促美、以耕促劳,在“耕”“读”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学习,丰富人文底蕴、提升农耕技能、涵育道德品行,培养知农爱农情怀,激发思考,开启心智,修养德行。

湖南农业大学常谋“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学三问,以耕读教育为抓手,探索“1+2+3”农业高校育人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制,建立了以党委领导下的一体化农业高校育人工作格局构建为统领,一体化课程生态体系和特色项目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一体化育人队伍、平台、机制建设为抓手的育人体系,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增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与认识,对基层、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3.以耕读教育为载体,在知农爱农教育中重视历史资源

历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资源。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清晰的文脉和精髓。要从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强国力量,将信念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学习中,丰富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涵,让青年学子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树立起远大强国理想,将实现个人理想的动力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抵住了名与利的诱惑,创造了诸多人间奇迹。将厚重的党史“教科书”融入知农爱农教育中,把书本文字变成生动故事,将课堂学习转为基地学习,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感知式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6],让青年学子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从对近代史、新中国历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的理解把握中,赓续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立场,激发奉献奋斗热情,厚植人民至上大义。

近120年来,一代代湘农人追寻育人兴农初心,赓续学农爱农精神,从1903年诞生的湖南农业大学的前身“修业学堂”开始,一代一代湘农人永续传承,坚持以农立校,坚持将“农本”思想融入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将浓“农”的爱农基因植入学生的血脉,成就了教书育人的宝贵资源。曾担任修业学堂校长40年之久的彭国钧先生,常以“蓑衣、斗笠、草鞋是我们的制服,锄头、扁担、粪桶是我们的工具,镰刀、枝剪是我们的武器,纸笔、墨砚是我们的宝贝”告诫学生[14]。首任院长李毅之提出“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达到教、学、作合一”[14]。周汝沆、柳子明等老一辈农学家率先践行,把科研引入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主动服务农业生产。在国家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际,学校从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到粮食丰产重大工程,再到发起成立全国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无不体现湖南农业大学注重耕读教育的办学传统,“务本崇实”的育人情怀。学校积极挖掘校史资源,从校史的学习教育中,坚定知农爱农的信念与立场,将“农本”思想注入学生头脑,融入学生思想,成为流淌在学生血脉中的永续基因。

三、在十大育人体系中植入知农爱农教育

协同育人是破除要素驱动发展壁垒,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17]。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18]涉农高校在十大育人体系中植入知农爱农教育,是指以培养“一懂两爱”的农林人才为导向,从识、行、文、治四要素入手,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领域厚植知农情怀,渗透爱农教育。以一体化知农爱农教育工作为统领,整合育人资源的空间和实践教学环节,协调推进专业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管理,建立起扎根“三农”、充分体现涉农高校内在特点的育人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坚持始终把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服务“三农”的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全面打通育人的路径,全面整合育人资源,挖掘育人元素,协调育人力量,从课程、科研、实践、网络、文化、心理、资助、组织、管理、服务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1.植“农”于“识”:在课程、科研育人中擦亮“三农”原色

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展现“三农”原色,把握立德树人的知识维度,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有机相融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探究三类课程之间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功能实现和层次衔接,形成涉农人才的课程育人体系。思政课程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乡村振兴等内容融入其中,建设“习近平‘三农’思想与乡村振兴”品牌课程,以崭新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精巧的授课方法加以呈现。课程思政则梳理各专业课程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其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知农爱农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其中,自然科学类课程重点强化创新意识、科学思维、生态文明和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用科学成果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情怀,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注重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隐性育人价值,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以人文精神感召学生行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精神培育、道德修养、素质教育、价值导向等多方面的功能,应用技能类课程通过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创新实践活动等形式,将学术规范、职业伦理、“知农爱农”情怀贯穿于技能教育始终,鼓励大学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以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历史变迁、先辈楷模的励志故事阐释农耕文化的奋斗之美,以互利共生的自然法则、农谚农俗的节奏规律解析农耕文化的和谐之美,以新作物培育、新农具发明与智慧农业的更新迭代彰显农耕文化的创造之美。

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培养选树一批“知农爱农”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坚持科教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完善科研平台考核办法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激励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主动承担育人职能,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导大学生在参与农业科技创新训练中,及时掌握农业科技前沿动态,感悟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三农”的价值,使他们既能够与前沿科技相结合,拥有“顶天”的实力,又能够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将科技成果用之于民、惠之于民,转化为亿万农民的福祉,拥有“立地”的能力。

2.植“农”于行:在实践育人中突出“三农”本色

把握立德树人的行动维度,深入实施专业实践平台与知农爱农教育的融合计划,探索专业课试验、实习、实践课程中“知农爱农”思想的融入,建设融合专业实践与思政实践功能的实践项目、实践基地等。

政用产学研是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完善政用产学研“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农业产业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与农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乡(镇)村等合作,共同搭建平台、建设实践基地,联合开发知农爱农教育实践项目,围绕农业产业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内容,组织学生深入一线开展生产帮扶、产业调研、技术科普、环境改造、规划设计、制度研究等,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的实践中,近距离了解“三农”,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扎实本领、实践能力及使命感。探索农学专业边教学、边科研、边生产实习、边技术推广、边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边培养三农情怀的“七边”教学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涉农专业实践实习需要的学时和学分,提升学生服务社会本领,培育“知农爱农”情怀。以深入联系实际、社会和群众为基础,拓展“博士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共同体”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平台,设计融思想、知识、技能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耕读项目,组织学生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让他们在服务乡村建设中发现问题,在参与农业发展中思考问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解决问题。

3.植“农”于文:在文化、心理、网络育人中彰显“三农”特色

注重把握立德树人的文化维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探索校园文化活动中农业元素的融入,建设一批融入农业文化、具有农科特色的党团活动、社团文化园地,融农业文化、思政文化、校园文化于一体,构建富有“三农”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将校园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空间,通过建设“犇牪”群雕,李毅之、柳子明、官春云、袁隆平的雕像,农学星河墙,“农”字墙,耕读书院,修业学堂、湖南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三重校门,动物标本馆、植物标本馆、昆虫标本馆、土壤标本馆,柑橘基地、葡萄基地、油菜基地、茶叶基地、水稻基地、水产基地、水族基地等校园文化景观,展现农业文明的深厚底蕴以及学校服务“三农”的传统,让青年学子在“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的文化氛围中受到启发,感受“农”的氛围,浸润“农”的文化。积极打造以“三农”为主题的典礼文化、专业文化、园区文化,持续开展“茶文化节”“食文化节”等具有涉农高校专业特色的学科文化体验活动,精心打造“耕读书会”“大国三农讲坛”等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邀请农业科学家、农业企业家、扎根基层先进典型、脱贫攻坚一线农民和干部、乡镇党政负责人和优秀县委书记等,走进大学校园,用他们的农业精神、农业情怀、农业故事,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四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将“农”情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周一清晨举行升国旗仪式主导“话农事”、敬祖国;举办一系列具有浓“农”特色的典礼,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典礼、入职典礼、荣休典礼,用仪式感充实“农情”、渲染“农情”。挖掘和宣树知农爱农典型人物,邀请袁隆平、官春云、邹学校、印遇龙、刘仲华等院士出席“知农爱农” 教育专题活动,用科学家的亲身经历激励大学生投身农业,寄语毕业生将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勉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梦想奋斗,引导学生追农业科技之星、文化之星、学习之星、自强之星,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育“三农”品格。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大学生与“三农”事业相适应的理性、平和、乐观、富有心理韧性的健康心态,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坚持育德和育心并重。多措并举加强网络育人,打造知农爱农教育信息发布、数据分析、信息交流平台,推进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遴选推广一批“知农爱农教育网络名篇名作”,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知农爱农”的思想引领,激励他们到农业农村广阔天地中去建功立业。

4.植“农”于治:在管理、组织、服务、资助育人中坚守“三农”底色

注重把握立德树人的治理维度,强化科学管理对大学生知农爱农情怀的涵育功能,引导管理服务部门把工作重心落到育人上,引导管理干部树立德治思维、良治思维,使严格规范管理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相结合,利用良好的管理行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

首先,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先行,发挥支部、党员在知农爱农教育中的堡垒、先锋作用。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地团结师生、服务师生、代表师生,探索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新载体、新形式,支持各类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知农爱农教育活动。在服务育人中,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在学生评优、入党、研究生推免、就业等重要环节加大对“知农爱农”素养的考查力度,建立知农爱农荣誉奖励体系,全环节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强农兴农责任感,自觉成长为担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可用之才。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知农爱农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勤工助学活动、基层就业等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知农爱农”道德品质及创新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坚持物质帮助、精神激励、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相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强农兴农、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和进取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遵循知行合一、耕读教育、系统育人的原则,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组织育人、网络育人、资助育人中协同植入“知农爱农”的教育元素,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同联动,有利于形成育人主体多方联动、育人举措多管齐下、育人品牌多元创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的“三全育人”“知农爱农”格局,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三农育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