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轮 霍爱军
(陕西省榆林绥德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陕西 绥德 718000)
农机推广主要以农村、乡镇地区为主,环境条件较为艰苦,而且薪资水平有限,青年人不愿从事该项工作,推广团队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另外,农机推广人员尤其是基层推广人员,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太少,知识、技能更新过慢,接触不到先进的农机设备、农机技术,而这必然会对农机推广工作造成不良影响[1]。
农机推广部门主要通过下乡、补贴、示范的方式进行农机推广,但是不论是下乡、补贴,还是示范,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资金短缺,农机推广工作虽然声势较大,但是却缺乏实际效力。另外,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严重抑制了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这势必会对农机推广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部门普遍采取经费到位-购置农机-实践推广的推广模式。这种推广模式形式过于单一,而且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农民通常自行采购农机,但是由于对农机的相关性能、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缺乏了解,所以在购置及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而农机推广的滞后性,主要是因为农机推广部门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无法购置先进的农机及农具导致的。
为了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对推广人员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提升农机推广部门的准入门槛,对农机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加强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予以聘请;另一方面要对已入职的推广人员加强培训管理,适当提升他们的薪资待遇,并给予他们更多进修培训机会。除此之外,必须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例如,对于不思进取,敷衍了事的推广人员,要给予适度的处分、批评;对于认真负责、绩效突出的推广人员,要积极适度表扬或物质奖励,以此来规范推广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农机推广部门必须积极发挥市场作用,不断拓宽经费的渠道及来源。在争取国家经费支持的同时,对农机市场做好调研,以农机市场为占地,搞活农机推广经费来源,开辟出更为多元的推广路径,以此来提高农机推广效率,使农机推广部门获得更多自主化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机推广部门各项推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有利农机推广整体质量的提高。
一是实行“走出去”战略。引导推广人员下基层,深入农村地区,系统了解农民对于农机、农具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开拓农机推广市场,而且可以提高农机推广的针对性;二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农民由于对农机缺乏了解,所以对农机推广、应用普遍持怀疑态度。针对这一现象,农机推广部门可以与农户合作建立农业合作项目,现场为农户讲解农机使用的优势及操作方法,同时还可以邀请农户亲身体验,以此来打消农户对于农机的疑惑及顾虑,增强对农机了解、接受能力;三是实行联合推广模式。农机推广部门可以与农机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农机推广部门帮助农机生产企业做好农机宣传,而农机生产企业则要为农机推广部门提供最新的农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机推广滞后性的问题,而且可以赢得农民对农机的信赖,促进农机推广普及[3]。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机推广,农机推广部门可以引导农村农业大户、技术能人、农机承包人员组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股份合作、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农田托管等形式,积极探索土地入股与农机合作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农机推广部门可以引导合作组织实行耕地、播种、管理、收割“一条龙”服务,不断拓宽自身服务领域,创新自身运行机制,使之成为农机推广的新渠道、新窗口。
农机推广部门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秉持有偿、自愿、依法的基本原则,在尊重农民主观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或土地有偿转让的形式,促进土地流转,搞活土地使用权。同时,要对流转后的土地加以规划,建设适合农机作业的现代化农田,搞好机耕道路铺设工作,引导农民对土地加以集中,以此来解决小地块与大机械之间的矛盾,更加方便大型农业机械操作、使用[4]。另外,要将新农机、新农具推广与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农业生产产业化结合起来,通过开办育苗工厂等形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高农业耕种、管理、收割机械化水平,而这对于农机普及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综上所述,农机推广工作对于提高农机普及率、实现农业机械化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由于农机推广部门推广手段单一、推广人员不足、推广经费短缺等原因,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并不理想,严重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应有效力的发挥。因此,农机推广部门必须根据现存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如加强推广人员管理、实行推广经费自主化、丰富农机推广手段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机推广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