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张继方 徐颖若
面对气候变化和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的变革,车联网、纯电动、智能化正在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能源的挑战与新技术的改革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能源汽车是指其不使用常规的汽油或者柴油作为动力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具有先进理念的汽车,其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1]。因此,要想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之下,使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需要重视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的发展[2]。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要把社会的需求转化成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储备以及对教学改革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九五后和零零后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前高职类院校学生相比较,他们有更加鲜明的性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具体来讲,他们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抽象思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数“九五后”和“零零后”的家庭条件优越,社会经历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而汽修专业的技能培训是一个污垢厚、出力多、花体力、流汗又流泪的“苦差事”,这就导致汽修专业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往往出现眼高手低、只看不练、偷懒,甚至嫌脏远远躲开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从而影响了高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效率。
在当前政策主导下,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水平差异性越来越大,大部分同学积极性不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另外,各主机厂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不一,且学生所学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现阶段,毕业生与企业的衔接不够明确,使得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不能走上与其相匹配的工作岗位。
在过去传统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高职类院校亦是如此,尤其是高职汽修专业。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具体来说,专业课程的设置没有因地制宜,过于重视理论的教学,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够合理,使得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出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而且学生总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和实际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差别。
在以往的教改中,由于传统教育的模式限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存在实践性不够的问题,尽管国家在不断的推动教育改革,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明确,尤其是在实训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部分学生在操作,另外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的现象。
考核与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很多高职类院校,还是以学生理论考核为主。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很大的帮助,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跟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太大区别,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应注重综合能力(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能力、沟通与社会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评价。
(1)汽车是一个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工业产品,不但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而且已经延伸到材料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虚拟仪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汽车技术正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使得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舒适。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应以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为主,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3]。所以应组织本专业专职教师,分阶段、分批次到企业进行调研,并在此过程中做好资源的整合,深刻探究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2)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定单班的合作,使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就业目的性更明确,不仅提高了就业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从而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1)加大实训内容占比。在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环节,应适当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量,提高实践教学的占比,确保实践教学学时达到总学时的一半及以上。通过内容的整合以及系统教学的规划,逐步构建起本门课程的严谨的实践教学体系。
(2)优化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前提,可适当增减某些课程的具体需要,确保学生所学的东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同时,应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可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内容的时效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3)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的教师队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理论把握强于实践操作。“双师型”人才所占比重较小,需要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加快既有理论能力又有实践操作能力教师的培养,以适应各种教学环节[4,5]。
(4)以赛促教。高职院校组织教师指导相关专业学生或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竞赛性团队,参加各类大赛,形成了“赛—教”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对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校级到省级,省级到国家级,三个层次的逐层培养。组织专职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认真研究相关赛程,组建参赛团队,制定比赛前培训方案,加强整体团队意识的创建。备赛阶段,可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这种合作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更促进了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6]。比赛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诊改,并指导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和内容的优化。
(1)理实一体化考核。传统的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较少。结合“1+X”证书考核体制和高职类学院考核办法,要求学生按照模块化进行学习和考证,使所学的知识更加明确化。同时该模块化的制定和证书考核的内容是由企业行业制定的统一标准,因此,以企业、行业标准为考核目标,加强对本专业相关课程实训考核的比重。考核过程中,考官的配备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外聘教师)组成,达到1:1的比例。根据学生表现及实操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也要客观地对待学生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7]。此外,对于技能掌握不够好的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及时进行相关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自身职业能力的需求。
(2)综合素质考评。在考核教改过程中,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以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8]。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重视学生的自我监管能力,改变院校以教学任务和自身利益为目的的情况,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心态。
(3)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的评价,在考核过程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自评和互评。在此过程中,老师起主导作用,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他人评价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缺点;同时,还要学会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他人的优点,从中学会接受别人优秀的建议,进而改进自己的不足,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沟通。深度的交流沟通,会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在自评、互评的不同环节,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教学过程的评价模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深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各个方面的统筹发展,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新形势下,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明确社会的需求,注重教学过程的发展,丰富考核形式,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特点,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发展,为汽车后市场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新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