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鹏 续晓军 王千军 吴丹丹 安凤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乌兰察012000
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近些年实际发生的家禽病例分析可以看出,低致病禽流感、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疾病、安卡拉等发病率列居榜首,给全市养禽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鸡场的养殖模式、环境控制、生物安全、免疫控制等密切相关。蛋鸡养殖中通过控制养殖环境、强化管理措施、合理配备蛋鸡饲料,能有效促进蛋鸡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逐渐改变目前的状况,为此,本文提出今后5年乌兰察布市蛋鸡养殖业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传统养殖方式不利于蛋鸡疾病的防疫与防治,以致鸡蛋产品不好销售,农户养殖经济效益差,不能促进养鸡业的发展。家庭养殖模式向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是养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原来的散养向笼养、多层发展,原来的家庭式养殖向工厂化转变。目前乌兰察布的小型养殖场在逐渐退出,大规模的资金开始向蛋鸡工厂化养殖投入,大型的农牧业公司也开始转向一条龙生产,很多大型的饲料公司开始发展养殖业。作为蛋鸡养殖行业的服务人员,要不断向市场宣传工厂化、规模化养殖的优势,促使蛋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引进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国内外最新的环境控制设备,用“设备养鸡、人养设备”的观念来改造养殖户,用最少的人员来管理蛋鸡养殖过程。对鸡舍的温湿度、通风、光照、喂料等都参照经过严格实验验证的数据通过电脑来进行控制,以实现高投入、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化管理。尤其在环境控制方面要加大力气改善和淘汰自动化程度低、误差大的环控设备,让工业化管理模式进入现代化蛋鸡养殖环境控制的管理中。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所有操作环节要实现机械化。机械清粪、自动捡蛋、自动饮水、自动喂料,这样可减少人力的使用,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人力成本;也可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有利于鸡场对疾病的防治、对疫病的防控;便于对蛋鸡场进行管理和操控,提高效益。
根据乌兰察布市蛋鸡的实际养殖环境制定适合的免疫程序,按照严格的防疫程序,在蛋鸡不同饲养阶段进行疫苗的注射防疫。注重鸡场的生物安全环境,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完善鸡场各项生物安全制度,尽量减少药物和疫苗的使用,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产品[2]。基于目前的养殖环境,5年内在乌兰察布新建一个动保中心,服务全市的养殖业,让养殖过程中有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保障。
乌兰察布市的蛋鸡养殖要从原来的单一饲料逐步向配合饲料发展,饲料的营养逐步全面和平衡,尽最大可能发挥蛋鸡的生产性能。下一步从饲料源头上来把控,鼓励鸡场和大型的饲料公司合作,定向加工适合本场的配合饲料,这样既能解决饲料问题,又能减少本厂在基础设备上的固定投资。
引进国内外优良的蛋鸡品种,以前的蛋鸡1 个产蛋周期约产280 枚/只,经过最近几年品种改良及选育,目前蛋鸡产蛋约为320 枚/只。但在乌兰察布市能实现此目标的寥寥无几,这就需要在蛋鸡业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在市场上挑选良好的种源和给予蛋鸡场最合适的服务指导,提高生产效率,使蛋鸡养殖户的利益最大化。
抗生素的滥用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鸡蛋就是现在急需检测和监督的食品之一。5年内建立起乌兰察布市的动保中心,可以从用药和免疫上做好控制,减少或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定期对鸡蛋、鸡肉药物残留进行测定。另外在蛋鸡养殖过程中推行中草药的使用,替代抗生素也是当前要力推的养殖模式,实现“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期”的效果。
总之,要尽快研究解决商品蛋鸡生产各环节中影响生产效益的一些技术难题,为乌兰察布市蛋鸡养殖户提供免费的、权威的、系统的蛋鸡养殖关键技术咨询与培训,大大提高区域内蛋鸡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养殖户增收的同时也有效解决当前百姓餐桌上蛋品品质差、腥味浓、营养成分低、药残超标等食品安全难题,为促进乌兰察布蛋鸡养殖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理论依据,并进行大力推广,促进全市蛋鸡养殖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寻找出一种适合乌兰察布实际生产环境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使蛋鸡产业早日在乌兰察布市步入健康、绿色、无污染的养殖模式,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养殖要求[3],给乌兰察布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鸡蛋、鸡肉产品,也为乌兰察布市蛋鸡养殖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环境安全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