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红, 余昊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具有导向、育人、宣传、协调、激励等功能,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历史方位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历史走向与位置。作为服务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国家历史方位的转变必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也将重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研究,大都从引领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人民“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切入点。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与时俱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基于一定现实的、对未来目标的一种期待与展望,源于实际而又高于实际,是奋斗的方向与目标。信念则是对于可达到目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毫不动摇的信心与决心。理想与信念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任何一种信仰都包含理想与信念两个部分,离开理想只谈信念,就失去了奋斗与前进的方向;同样,离开信念只谈理想,就失去了奋斗的决心与动力。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要加强信念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共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石与细胞,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此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需要靠全体中国人民来实现这一点。新时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做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一是要找准与党员实际思想相结合的最佳契合点,挑选最核心的关键点,加强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二是要在全社会切实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继续坚持传统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与时俱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进行“新四史”教育。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民族意志,汇聚民族共识,凝聚中国力量[3]。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网络、标语、广告等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4]。现如今,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在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心。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人才流动,对于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平稳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育人,对人的思想思维、理想信念进行引导。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促进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转变工作思维,切实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可以从选人、育人、留人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选拔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农村党员干部。保证这些乡镇基层干部理论知识牢靠,实践经验丰富,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起到“领头羊”作用,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发展。第二,培育一批有信仰、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农人”。通过开办农村党校与技校,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帮助他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手段,加快农村产业平稳发展。第三,输送一批有理想、有能力的大学生到乡镇工作与实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高校是青年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之一,要结合国家政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社会观察、基层实践、乡村振兴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农村发展,投身农村建设,汇聚人才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既“引才”又“引智”。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引才”与“引智”依然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引才”就是要广招英才,发掘本地人才,引进外来人才,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引智”则是引导乡村地区居民转变思维,结合本地发展优势,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思路,勇于实践,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引才”与“引智”二者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来说,都起重要作用。通过“引才”与“引智”,帮助乡村地区人民树立必胜决心,建立起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勇气与毅力。加强对于贫困地区人民的信念引领、思想教育,通过“引才”与“引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月21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6]
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推进党史学习工作。第一,要加强理论宣传。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它们在各自的时代里熠熠生辉,又以不同的方式在每个历史时期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相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的特点,不断丰富、挖掘与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第二,要创新实践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遗产自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感受与学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意义与作用,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活动,让革命精神真正地入脑入心。第三,要合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包含了遗迹、手稿材料、革命文献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广泛收集并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
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儒家文化强调“仁”与“礼”,道家崇尚“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法家倡导以“法治”为核心,墨家推崇“兼爱”“非攻”……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学校教育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影响基本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适当增添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确保两者融合的质量。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平台,以观看视频、推送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以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广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现如今,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的、美丽的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依托着中国故事的讲述,来传递中国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命力与鲜活性,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重视环境治理这一系统工程,多次明确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地融入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将生态观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自然环境与人相互依存,生态文明离不开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的人。因此需要充分意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人们绿色生活观念形成的重要性,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结合生态文明思想政治课和教材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三,发挥生态保护实践的育人作用。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实践中,引导人们从思维到行动的转化。要强调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发展可持续性的绿色循环产业,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7]。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应该携手并进,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将生态文明观念推广、普及。例如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绿色发展保障组织架构,分工协商、严格监管,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企事业单位要鼓励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的重污染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唤起人民的环保意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号召全民参与,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思想引领、价值导向、行为指南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实现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肩负着加强人民理想信念、转变经济发展思维、提升国家管理效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重要使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维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