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龙胆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2021-12-01 02:33李瑞春孙文松张天静杨正书李晓丽于春雷刘坤
园艺与种苗 2021年2期
关键词:龙胆初加工药材

李瑞春 ,孙文松 *,高 嵩 ,温 健 ,张天静 ,李 旭 ,杨正书 ,刘 莹 ,李晓丽 ,于春雷 ,刘坤

(1.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辽阳 111000;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辽宁辽阳 111000)

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根茎入药,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功效[2]。关龙胆是辽宁省清原县的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产量占全国北龙胆药材市场的83%[3]。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关系的改变,龙胆草产区在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基地地理位置、栽培模式、产地初加工等方面不断发生变革。为了进一步掌握辽宁地区龙胆草产业的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更好地促进辽宁龙胆草产业的发展,在辽宁龙胆草主产区农业部门进行了信息采集,并深入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调研。以期为今后辽宁龙胆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辽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

1 辽宁省龙胆草产业现状

1.1 种植现状

龙胆药材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栽培品种为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辽宁植物志》也叫粗糙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

19 世纪50 年代野生龙胆产量为20 万kg,但目前野生龙胆产量不足1 万kg,野生龙胆有“越挖越少,越挖越小”的趋势,1989 年龙胆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保护品种,开发人工种植前景广阔。从2005 年起恢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4]。随着市场紧缺,价格逐年上涨,种植基地面积扩展迅速,至2019 年辽宁地区龙胆草种植面积达到700 hm2,产量4 000 t,综合产值达3 亿元[5]。辽宁省龙胆草面积与产量列居全国之首,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为长白山余脉,是我国最大的龙胆栽培基地,现已成为辽宁东部山区农民种植中药材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1.2 栽培技术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与种植主产区紧密合作,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辽阳站、抚顺市科技共建中药材科技服务团、辽宁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等多项目多平台联合,开展龙胆草种植栽培技术相关研究,主要从龙胆草调控微生态环境解除连作障碍、龙胆草优良资源评价保存与利用、龙胆草绿色生态种植品质提升栽培技术研究、龙胆草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等几方面进行重点研发。通过优选株系为龙胆草品种选育提供科技支撑,摸索总结龙胆草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同时在药材主产区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国内领先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高了药材品质,使药材功效成分达到中国药典要求标准,切实发挥中药材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药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质量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其代谢过程[6],从而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以及质量。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是单萜类成分,控制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对提高龙胆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7]。研究发现,龙胆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温度过低会使植物陷入休眠状态,温度过高会使植物枯萎[8]。适当的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可以提高龙胆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含量,在进行龙胆栽培时,应合理灌溉,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利于龙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代谢作用[9]。主要种植区清原县龙胆幼苗期加盖透光率为20%~25%的遮光网最适合代谢产物含量积累。

1.3 采收与初加工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与种植主产区紧密合作,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辽阳站、抚顺市科技共建中药材科技服务团、辽宁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等多项目多平台联合,开展龙胆草烘干温度和存储方式对药效成分影响的研究,研发一套龙胆草详细蒸汽杀青、热风干燥和低温烘干的加工技术保证药材质量,提高效益,技术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并把科技支撑转化为生产力,将加工技术培训给初加工合作社,通过积极引导和加强政策扶持,采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替代了原有传统的房前屋后自然晾干方法,大大提高了采收初加工效率,提高药材药效品质。

1.4 市场价格及趋势

近年来,由于市场缺口加大,药厂和药材公司多家争购,收购价不断上涨,2010 年底龙胆草收购价格在30 元/kg 左右,2014—2015 年市场价格大约在 45 元/kg,从2016 年开始稳步增长,至2017 年底价格大约增长至70 元/kg。2018 年龙胆草市场价格一路从70 元/kg逐步走高,下半年增长至最高点120 元/kg,这其中多有炒作因素。2018—2019 年龙胆草市场价格一路回落,至2019 年,龙胆草市场价格稳定在80 元/kg。直至目前,龙胆草市场价格已趋向平稳,大约在80 元 /kg 左右。

2 辽宁省龙胆草产业发展中的存在主要问题

2.1 环境恶化、连作障碍导致产区迁移、药材品质堪忧

基地近年来由于连年种植单一品种导致连作障碍,龙胆草长势变弱,品质变差,生长期易患斑枯病、根腐病,严重连作障碍甚至会造成绝收。龙胆草主产区无地可种后转移基地,转移后基地气候及土质均不及原生产基地,生产的龙胆草品质有所下降,品质不佳的药材市场价格自然也降低。然而,随着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成本逐年上升,转移基地的龙胆草经济效益远不及原生产基地,有的基地土质粘性大,收货时耗费人工多,收到的龙胆草药材碎、价格不好,甚至会造成亏损的局面。同时,由于连年开山种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破坏山区自然环境。

2.2 生产管理粗放

中药材主要用于滋补保健和药用治疗,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龙胆草种植主要以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基地为主,但仍有部分散户经营。由于缺乏规范的种植标准约束,产品的品质和质量难以保证。有的不懂技术盲目栽培,造成低产和资源浪费;有的盲目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农残超标而影响销售;有的盲目引种种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亟需推进标准化绿色种植。

2.3 缺少精深加工,产业化水平偏低

龙胆草加工企业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种植主产区附近只有2 家可初加工,其余的各自为政,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的产品也多为初级产品;二是精深加工少。目前持证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寥寥无几;三是品牌产品缺。缺少龙胆草独立产品品牌的企业,现有当地企业多以大宗初端产品销售为主,缺乏品牌企业,生产出来的龙胆草初加工后只能低价卖给有资质的大药厂,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难实现。

2.4 发展资金不足,制约产业发展

中药材生产周期较长,龙胆草生产中不仅种苗、生物农药、有机肥等投入大,而且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工企业的厂房和设备、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虽然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断增加,但是地方优势产业还是要靠地方支持。农民自筹资金有限,地方财政资金趋紧,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总体投入仍然不足,严重制约着龙胆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发展建议

3.1 科学规划力求供求平衡,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制定龙胆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考察调研药厂饮片市场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基地种植面积,力求达到供需平衡,使龙胆草市场价格稳定,消除价格虚高同时也避免出现供大于求的价格回落局面。推广示范科学试验研究总结的合理施用土壤微生物改良剂、氨基酸水溶性菌肥和有机肥等改良土壤的方法,改善基地种植龙胆草土壤微生物环境。示范推广合理轮作和间作种植模式来克服和消减连作效应。

3.2 按照GAP 标准组织生产

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的生产管理规范及监督规范,下大气力切实抓好GAP 示范基地建设,严格控制重金属和农药超标,大力推广“中成药生产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使中药材生产形成规划、种植、管理、科研、质量、销售(出口)一条龙,进而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选用道地药材龙胆草优良品种,进行种苗繁育,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依托辽宁省农科院科技共建项目,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育、阳光工程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强化科技在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

3.3 打造中药材品牌

依托抚顺市“清原龙胆”地理标识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学习借鉴中药材生产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开展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开发地道药材名牌产品。

3.4 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产业扶持政策和县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整合项目资金,用于扶持中药材产业基地及基础设施,对龙胆草加工企业的固投和技改给予相应的扶持。

猜你喜欢
龙胆初加工药材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测定龙胆草提取液中龙胆苦苷含量方法的建立
高原龙胆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滇龙胆优质种质筛选及离体培养条件优选研究
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划定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