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服务保障妇女健康

2021-12-01 02:32张心王建东
医学综述 2021年24期
关键词:妇幼孕产妇中华人民共和国

张心,王建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妇瘤科,北京 100026)

妇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妇女人口数量约占总人口数量的半数,妇女健康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妇女地位低下,健康得不到有效重视,妇女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把保障妇女健康列入国家战略,颁布实施《母婴保健法》,制定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为妇女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施政纲领,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不断加强党对妇幼健康工作的领导,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不断健全妇幼健康法制体系和政策体系、持续增强中国特色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妇幼健康投入保障力度,实现人民共建共享,使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获得感增强,妇女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妇女卫生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民生活十分艰难,温饱问题未得到解决,卫生保健水平落后。由于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工作者不足、人民就医意识低,妇科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较高[1]。

1.1医疗卫生条件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落后,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未得到解决,且人们长期营养缺乏、生活卫生状况差、居住条件极为恶劣、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各种地方流行病盛行,且人们缺乏改善生活卫生条件的意识,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统治阶级未正视广大民众需求,医疗卫生事业未受到重视,医疗设施缺乏、城乡医疗差距悬殊,农村孕妇分娩主要由旧产婆接生,当时有限的医务人员多服务于大城市,妇产科医师极度匮乏,全国妇幼保健机构极度缺乏[2]。

流通渠道的末端多是C类以下传统小店。对百雀羚新品来说,这种小终端既不能有效传播展示百雀羚本草属性的品牌形象,又不能与目标消费群实现紧密良好的接触,因此,传统流通渠道已成为百雀羚必须突破的一道瓶颈。

1.2医疗工作者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卫生院在我国尚未普及且分布不均衡,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人员很少,女性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救治,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更加严峻,医疗卫生人员缺乏、药品严重不足、医疗设施短缺及分配不平衡等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村妇女患病后病死率很高。

1.3人民就医意识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差、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健康教育普及率低,且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缺乏科学意识及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且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故女性患病率高、治疗率低,这是导致妇女病死率较高的因素之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妇女卫生健康状况

2.1改善妇女卫生条件的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明确了改善妇女健康卫生的具体工作。

国家层面有关妇女健康的政策、规划等均明确了具体的实现目标,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妇女焦虑障碍和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全民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等,上述目标涉及多部门、多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据此发布纲要的实施措施,保证目标实现,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规划和目标,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以确保纲要目标的实现[7]。

2.1.2妇女卫生法规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妇幼卫生工作成为保健事业的主要内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提出“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1950年,第一次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确定将“推广新法接生、改造旧产婆、培训接生员”作为基本任务,以降低产褥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此后,相继颁布了《少数民族妇幼卫生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妇幼卫生工作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草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障妇女卫生工作的有效进行。

3.1妇女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妇女健康状况反映全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部门尤其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紧紧围绕妇女健康目标,努力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使我国妇女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我国妇女平均预期寿命为79.4岁,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提高了42.7岁,截至2018年,北京市女性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4.63岁[3]。

2.2改善妇女卫生保健的相关措施

2.2.1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保健组织与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妇幼保健院数量较少,农村偏远地区没有国家政府设立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健全妇幼卫生组织与机构以及保证医疗设备、医用房屋、医务人员配置,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救治机会,以提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母婴死亡率。

2.2.2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封建迷信、生活贫困、医疗教育落后给妇女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开办学习班以及宣传卫生相关知识,提高妇女文化水平和妇女健康意识。

2.2.4加强医疗设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各级财政的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增加,在各级地方建立卫生院、改善卫生院医疗条件、增加妇女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极大促进了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

好心当成驴肝肺,又挨了顿抢白,老伴却并不恼,都生活了大半辈子了,谁还能不知道对方的那点儿牛脾气?再说蒋利学也不是总爱发脾气,这阵子他不是忙吗。要不是这样,她也不会这段时间每天都变着花样地给蒋利学做好吃的了。

2.2.3培训妇幼保健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妇幼保健人员较少且技术水平低,由于缺乏正规系统化培训,人员知识匮乏、技能欠缺,造成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各级机构通过理论系统培训,将妇幼卫生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妇幼保健人员,使我国妇幼保健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有效促进妇幼健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2.5发展医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通过建立医学院校、鼓励医学科研等方式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增加医疗专业人员数量,并鼓励将临床与科研结合,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3 改革开放后妇女卫生健康状况

但美国战略界大多数学者,显然不是以这种方式看待“南海核心利益说”。他们认为,“南海核心利益说”首先是个极富现实性的理论问题,外交政策表述层面的讨论属于艺术性范畴,不是他们关注的核心。

3.1.1孕产妇健康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开设孕前咨询门诊、普及产前检查、评估生育力、孕前指导等一系列政策教育人民树立科学孕育观,同时通过开设孕妇学校加强孕妇及家属健康教育、普及健康孕育知识、加强产后访视、推进产后康复,逐步建立起规范系统的孕产妇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从1996年的65.5%上升到2018年的89.9%,孕产妇身心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孕产妇死亡率持续降低,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8年,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以上[4],孕产妇死亡率较建国初期明显下降(18.3/10万比1 500/10万),城市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差距不断缩小[5]。

3.1.2妇女传染性疾病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在妇幼传染性疾病预防治疗方面,各级卫生机构全力指导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母婴传播,全国开展孕产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俗称艾滋病)、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免费筛查,为所有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近年来,妇幼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4.8%下降到2018年的4.5%,先天性梅毒报告病例数下降幅度超过70%,乙肝孕妇所育子女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到99.7%,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儿童乙肝的新发感染,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6]。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1.3妇女常见病筛查率明显提高 为增强妇女自我保健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加强妇女常见疾病的宣传防治及筛查,目前妇女常见病筛查率逐步上升,2019年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83.1%。《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开展普查普治改善了妇女健康,明显降低了子宫脱垂和尿瘘等疾病对妇女健康和生活的影响[4]。2009—2018年,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的覆盖范围已由200个县(市、区)扩大至1 700多个县(市、区),早诊早治率不断提高,筛查范围不断扩大。各级卫生机构通过开展大众化的健康教育,为广大妇女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保健和更年期保健,将生殖保健融入妇女健康管理范畴。此外,女性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3.2妇女健康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把妇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妇女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妇女的特殊利益;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使妇女事业更具时代性。改革开放以来,妇幼保健工作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颁布实施《母婴保健法》,连续推出《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以保障妇女健康,其中涉及的妇女健康指标逐渐增加并逐渐详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将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纳入顶层设计,为妇幼健康事业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北方阵营中昂然走出一条壮汉,施礼道:“神捕秦铁崖,铁手揉豆渣。搜神手,见教,见教。我乃张万邦,人送绰号大金刚。”

2.1.1妇女工作顶层设计 在第一次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中,确立了推广新法接生、改造旧产婆、培训接生员等任务,同时积极宣传妇幼卫生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女性经期卫生知识、建立卫生室、防治女性阴道炎等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妇女保健常识的认识,使妇女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积极开展妇女卫生工作(如宣传教育、派选医疗工作者团队)防治女性疾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妇女卫生医疗状况。

那时,他是北京K T V的常客,发稿多、收入少的梁璐是典型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家里有六个姐姐,父亲是一位医生,生活并无多大压力。他有更多机会探究兴趣的部分:辞职、旅行、在丽江开旅店,他与前妻的潇洒生活曾经登上了2 0 0 8年的《鲁豫有约》。

3.2.1完善妇女健康服务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加强妇女卫生机构建设、设立各级妇女卫生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妇女健康行政管理体系,并通过不断加强妇女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以及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的妇女保健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健康服务网络。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县及县以上城市都设有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以人群健康为中心,通过远程医疗、建立健康服务联合体、对口支援、医疗帮扶等方式,促进优质妇幼健康服务资源下沉,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提升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步完善自助服务和便民服务设备,广泛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优质资源的可及性。

3.2.2培养妇女健康卫生人才 保障妇女健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离不开卫生人才。20世纪90年代开始,妇女健康从业人员实行准入管理,需要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才可上岗,且相关工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这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近年来,国家对妇女健康从业人员的管理更加规范化,除需具备妇产科临床和保健资质外,从业人员还需要取得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计划生育服务证、遗传咨询证、产前诊断证等相关证书。2018年,全国妇幼健康从业人员接近64万,为妇女健康提供保障。

3.2.3加大妇幼健康投入保障力度 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将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解决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的政策支持制度,2000年以来,相继设立并实施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重大项目;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投入约20亿元,加强对儿童用药品种及关键技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儿童重大传染病防治方案等的研发[6]。

王振宇就读于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天鹅湖校区,这是一块养料丰富的土壤。学校大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也是相互联动,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振宇能接触到各个领域的新鲜知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个爱动脑筋、热爱发明创造的科技“小达人”,将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3.3妇女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妇女健康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妇幼健康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是人口大国,妇女基数大,妇女健康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自我保健意识差异较大;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妇女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同,城乡、地区和人群妇女保健水平和能力还存在差异;目前,我国部分妇女常见病防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如我国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率、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规范治疗率等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8]。

4 妇女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展望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与此同时,我国的妇幼健康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党和国家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指出了路径和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广大妇幼健康工作者应顺应新时代要求、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实践,针对影响妇女健康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功能,实现对妇女全周期健康保障,满足广大妇女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妇女健康工作新局面,必将实现妇女健康事业发展新愿景,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妇幼孕产妇中华人民共和国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2014—2018年陕西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党建引领的妇幼保健院志愿服务探索与实践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宛城区召开全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会
“妇幼健康中国行”走进贵州
中国人口日:农村首批90后超六成没在医院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