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娟,任梦瑶,赖海艳,邓 坤,易 蔚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200)
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较长时期食欲减退,以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甚至拒绝进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中以1~6 岁儿童最为多见[1]。其一般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长期不愈则易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转为疳证。本文就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
针刺四缝穴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其操作方法为:令患儿伸手,仰掌,选左右手第2、3、4、5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一次性消毒针头点刺穴位,深0.5 mm,刺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黏液,或者少许血液即可,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拭干,按压。王昊等[2]将66 例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 例,在常规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对照组联合健胃消食口服液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0 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体质量及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学者发现,针刺四缝穴可以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提升唾液淀粉酶活力、促进血清胃泌素、β-内啡肽的分泌,从而促进食物消化,提高患儿食欲、食量,最终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的目的[3-5]。
杨丽霞[6]采用小儿推拿治疗72 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 例,对照组予口服双歧杆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干预组予小儿推拿治疗(基本处方: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按摩腹部,揉中脘,指揉双侧足三里、脾俞、胃俞,捏脊),结果各组患儿治疗后血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提升(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阿宁等[7]将86 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 例,对照组口服甘草锌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健脾益气推拿手法,采用基本处方为起式——黄蜂出洞,上肢部——旋推脾、胃经,顺运内八卦,退三关,胸腹部——开旋玑,顺、逆时针摩腹,背部——捏脊,下肢部——按揉,收式——拿肩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华等[8]以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厌食症患儿,基本处方为补脾经,推胃经,按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捏脊,清肝经,捣小天心,每天治疗1 次,1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发现健脾和胃推拿法在改善食欲、食量方面明显优于辨证分型推拿法。邓丽君等[9]将136 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对照组各68 例,推拿组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失健运证:清补脾,清胃,推四横纹,顺运内八卦;脾胃气虚证:补脾,清胃,平肝,捏脊),对照组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食量积分及中医症候总积分得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陈火莲等[10]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升降枢纽”推拿术可以调运中焦脾胃枢纽、恢复脾升胃降之气机,从而改善厌食症状,更好地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王海宽等[11]运用五步小儿推拿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治疗组在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的基础上,联合五步小儿推拿法治疗(①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②辨证取穴:补脾经、补心经、补肺经、清肝经、补胃经、运内八卦;③对症取穴:掐四缝、推四横纹、揉板门;④局部取穴:摩腹、捏脊;⑤关窍:拿肩井)。1 周治疗2次,4 周为1 个疗程,经治疗2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61.7%。
王婷婷等[12]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组成:肉桂、干姜、丁香、砂仁、豆蔻、甘松)治疗42 例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贴敷穴位取章门、中脘、下脘、天枢、脾俞、胃俞,每周贴敷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5.24%。武琪琳[13]应用运脾散神阙穴贴敷治疗67 例厌食症患儿,治疗组在健胃消食片口服基础上,将运脾散(组成:苍术、陈皮、神曲、鸡内金、佩兰、木香、莱菔子;上药混匀研末备用,用醋调成饼状)贴敷于神阙穴,总有效率为94.03%。韩成恩等[14]将60 例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治疗组32 例,对照组口服山白消食合剂,治疗组予健脾和胃贴(组成:白术、茯苓、甘松、肉豆蔻、鸡内金、枳实)敷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儿食欲、面色、精神、大便、体重方面健脾和胃贴疗效明显优于山白消食合剂(P<0.05)。春乃肝木当令之时,易克制脾土,且小儿脾常虚,故春季易罹患脾胃系疾病,周天祎[15]选取春分节气对脾气虚型厌食患儿进行穴位贴敷,将穴贴(组成:白豆蔻、藿香、苍术、枳实、莪术、槟郎等)于春分日起贴敷于神阙穴、脾俞穴、胃俞穴,贴敷4~6 h,5 天/次,连续治疗 3 次,治疗效果显著。刘丽平[16]将60 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口服健儿消食口服液,每天2 次,共服用2 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予Ⅰ号方(组成:黄芪、白术、防风、黄精、延胡索、酒大黄)贴敷肺俞、膈俞、膻中,Ⅱ号方(组成:苍术、党参、茯苓、白术、山楂)贴敷神阙穴,每天贴敷1次,每次连贴3天、停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且治疗组患儿伴随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王建霞[17]予加减五仁丸药饼(组成:砂仁、栀子、杏仁、郁李仁、桃仁)贴敷于103 例厌食症患儿内关穴(男左侧,女右侧),24 h 后揭下,1 周治疗 1 次,3 次为 1 个疗程,共治疗 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9.3%。徐晓丽[18]运用耳穴贴压配合捏脊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厌食患儿,将王不留行耳贴贴于脾、胃、肝、三焦、神门、小肠穴位最敏感处,并配合捏脊法,发现此法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李林丽等[19]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厌食症患儿,将100 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将王不留行籽耳贴贴于患儿脾区(耳甲13区)、胃区(耳甲4区)、肝区(耳甲12 区),以患儿能承受的疼痛程度按压,每次按 40 s,每天 3 次,2 周为 1 个疗程,共 4 个疗程;对照组予消食健儿糖浆口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耳穴贴压法可以调和肝脾,增强食欲,进而改善患儿营养状态。
4.1 单纯捏脊法 蔡倩倩[20]采用温胃健脾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捏脊前取仰卧位,点按中脘、神阙,以得气为主,然后用全掌顺时针揉腹,按揉患儿双侧足三里;捏脊:取俯卧位,沿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经,以长强穴上2 cm 为起点开始捏提,到大椎穴为止,叩击督脉3遍、膀胱经1遍,力度以患儿能够承受为度。每天治疗1 次,10 天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发现温胃健脾捏脊法能明显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儿食欲,治疗效果显著。刘应科等[21]将60 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和捏脊治疗组各30例,西药组予口服多酶片及复合维生素片,捏脊治疗组对患儿虚实进行准确判定,以确定手法程度(实证主张泻法,手法重;虚证采用补法,手法轻),对督脉及膀胱经拍打3遍(空掌,9拍)、推9次后,采用“捏五提一”的手法捏脊9 次。结果捏脊治疗组有效率为93.1%,西药组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并发现捏脊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血红蛋白含量方面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吴红莲[22]采用单纯捏脊治疗小儿厌食患儿60例,从患儿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沿督脉向上按照推、捏、捻、放、提的顺序捏拿至大椎穴,循环6 遍后揉按大肠俞、脾俞、胃俞 10 次,6 天为 1 个疗程,间隔 1 周后再捏第2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
4.2 联合捏脊 张俊俊[23]应用捏脊结合推拿疗法治疗60 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健儿消食口服液治疗,每天2次,8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予捏脊结合推拿(按揉双肾俞、补脾经、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足三里)治疗,每天1次,8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桂华等[24]采用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的特定穴推拿法(捏脊,按腹,单掌揉腹法、运腹法、推胃经,指推任脉、胃经、肝经,推脾经)治疗厌食症患儿,患儿治疗后食欲、食量及面色、脘腹胀满、嗳气、呃逆、大便失调等次症的分级量化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严文等[25]采用捏脊疗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治疗效果良好。刘再香[26]将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组运用捏脊联合闪罐、四季取穴(春季:揉肝俞、肺俞;夏季:揉心俞、小肠俞、脾俞、胃俞;秋季:揉肺俞、大肠俞;冬季:揉肾俞、膀胱俞)治疗,两组患儿食欲、食量及大便秘结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提升患儿血清锌和尿淀粉酶含量方面,治疗组更具优势(P<0.05)。
董彩凤[27]利用中药敷脐联合刮痧器具(刮痧板与刮痧油)在经络腧穴上反复刮动,刺激经络气血调营卫以健脾和胃,进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的目的。邢跃萍等[28]将49 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予口服儿康宁糖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痧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刮痧疗法经济安全,疗效显著,但因需破坏皮下微细血管,恢复期较长,加之小儿怕痛,家长及小儿接受度不高。
彭锦绣等[29]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 例,治疗组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操作方法:以食指和拇指持药物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一边线头后吹灭明火,将线头火星点按于谷线穴、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肝俞等穴位,对照组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15 天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芳芳等[30]运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47 例脑瘫厌食症患儿,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挑刺四缝穴,平刺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87%。部分学者[31-32]运用董氏指压法联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厌食症患儿,操作方法:操作前剪净指甲,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将压舌板伸入患儿口中,右手食指轻弯呈弓状迅速伸入患儿舌根部,按压在“火丁”上(解剖位置为会厌软骨部位),稍用力加压并抽回,如此完成一次手法;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厌食情况及唾液淀粉酶、血清微量元素(钙、镁、铁、锌、铜、铅、镉)水平。
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四缝穴操作时间短、见效快,无需留针,易被年长患儿及家长接受;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无痛苦,更易被婴幼儿患者接受;贴敷疗法疗效显著,但对药物炮制要求较高。此外,科学的喂养方式对小儿厌食症也有较大的帮助,临床医生不必拘泥于单一外治方法,可依据患儿实际情况,选取适宜外治法,有望更快、更好地提高中医药防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