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可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18)
管理会计属于企业会计分支,其全称是成本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名词,从传统会计系统中所分立,与财务会计相并列,主要是给企业提供最优决策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促进经济效益服务提升的企业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时,应结合企业管理部门在计划编制、做出决策以及经济活动控制方面的需求,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分析,使得管理信息得到及时地捕捉和呈报,同时还会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之中。但是就当前来看,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
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来解析过去,将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和改制以及延伸,从而为未来的筹划和当前的控制提供帮助,使得企业在未来的财务管理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时,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借助一系列指标体系,对执行中发生的各种偏差得以及时地修正,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始终根据决策所预定轨道而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风险。
筹划未来的主要方式是预测和决策,对于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可以借助所掌握的材料,严密开展定量分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握实际情况,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市场走向、运行风险等的预测更加科学,提供的决策支持更加精准。
虽然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有着强烈的必要性,但是就实际应用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由于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很少注重对战略管理的考虑,导致很多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难以有效地将财务核算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地结合起来,大都是单一性的开展财务方面的工作,难以基于战略的视角推动企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具有周期长和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难以结合战略变化而针对性的优化财务计划,使得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管理相分离,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难以有效的发挥。
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预算执行管控工作的开展。但是现实是经常存在失衡和失控的问题。比如在预算执行力方面难以提升,在预算计划编制时,以套用历史数据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存在数据造价的情况,而这就会导致财务数据分析的精准性,进而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决策的科学性不足、误差较大。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混为一谈,将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拓展,而忽视了管理会计自身的职能,由于对其的职能认知不足,在财务管理中,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以财务会计的工作为主,使得管理会计自身的职能难以得到发挥。这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不重视,管理会计制度不完善,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不完善,进而影响财务管理水平。
针对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时,应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2016年,国家财政部下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企业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广泛性,在促进会计工作效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加快推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财务处理工作都已经被机器所替代,比如原始凭证的整理和凭证的录入以及账簿登记等。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注重自身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这样才能使得基础会计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虽然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会面临国企那样的变革,但是被社会化共享服务所取代职能势必成为一种挑战。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不论自身的规模大小,都要意识到财务会计转型成为管理会计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会计人员的最终选择,这就需要确保会计人员能做出规划、决策和控制,才能避免被取代的威胁,并为企业创造真正效益和价值。
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就是给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并非传统的结合绩效结果来描述,因此需要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彰显管理会计的价值。虽然很多建筑企业在记账和算账以及报账等方面的财务会计人员较多,但是在具备战略视角和整理竞争者的动态会计信息以及对未来盈利信息与行业变化进行判断和适当量化的高级人才较为缺乏。这就需要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时,将财务共享作为起点,将管理会计作为重点,使得管理会计成为财务共享服务基石。在财务共享中,加强信息技术和流程管理以及组织再造等多维度的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的数据信息具有标准化和规模化以及流程化的特点,在对企业业绩评价时,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精准,使得企业自身的成本管控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1.财务组织结构的优化
随着业财融合的趋势不断明显,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为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就需要注重财务组织结构的优化。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将财务分为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与共享财务。其中,战略财务主要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规划,着力构建基于战略决策过程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而业务财务则是安排财务人员参与到业务工作之中,与业务人员一道开展工作,给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关财务数据的支持,实现实时传递和反馈信息,提升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效率,使得价值创造速度得到提升;而共享财务则是基于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业务财务实时集中处理,同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工作时间得以降低,确保财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企业战略发展之中,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次,业财融合中,始终将专业化和扁平化以及集中化作为前提,加强对财务组织架构的重构,对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部各自的职能范围进行划分,采用管理会计与财务共享中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中,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将传统的财务职能集中起来,并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服务体系的运行提供支撑,而管理会计则是从上到下实施一体化的纵向管理,将业财融合作为主要的手段,通过实施横向管理,着力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和专业化与集中化。
最后,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财务部的职能进行细分,使得财务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具体可以进行如下划分:就财务部而言,其主要是负责开展管理会计的工作,比如进行预算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资金管理、管控风险、支撑管理层的决策以及数据分析和价值管理;就财务共享中心而言,则是履行传统的财务会计职能,比如处理数据生成和会计核算与资金核算,以及会计档案和交易处理等。这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能给财务部的运行提供服务支撑,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科学规划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
基于财务共享的管理会计,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业务与财务流程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在整合后的平台中,有助于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使得财务成本降低,这样管理层就能利用业财平台管控流程标准,从数据库中调取财务数据来决策,而财务共享则能给财务人员参与业务的全程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管理会计的职能。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在前端,信息系统可以与财务核算和电子报账以及发票管理和资金管理等系统直接连接,后台则能与报表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相连,业务在前端经过系统处理后,后台对数据予以分析,从而给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撑。
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导向,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实施预算管理,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严格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而在成本管理方面,则需要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
图1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图2 成本管理流程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需要以业财融合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科学规划和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同时实施专业财务,使得财务深入各业务链,最后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在管理会计的助力下,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