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解读文本 实现有效教学

2021-11-30 08:01董苗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青蛙

董苗红

课堂是师生共同走过的生命历程,每一段光阴都无法重来。如何赢得40分钟教学的有效性?为每个教师所关注,“有效”成目前教学研究中点击率相当高的词汇。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三十多年的教师,我虽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见解,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有着切身的感受。我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相应的时间段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可持续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日常教学中,每上完一堂课,我都要问自己:这堂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学得快乐?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总结教学的得失,追求着有效教学的真谛。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有关内容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將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的蓝图的过程。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资源,研究处理教学教材是教学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即文本),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对文本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取舍、增删甚至分合等处理,才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有效教学。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尊重教材,意味着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要做到“深入浅出”,没有对教材的“深入”,也就不会有课堂的“浅出”。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1.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5-98=12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5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8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所以,多减去的2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2.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电脑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得出: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推出: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πr×r

S圆=πr×r=πr2

二、变换改编,使教材的内容的呈现方式更灵活。

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操作:“说一说”,请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和4个角;“量一量,比一比”,是在量和比的过程中,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摆一摆”,请学生用小棒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以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上面“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摆一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口说、手动、脑想、眼看,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学生在亲身操作中能够自行发现、思考领悟、抽象概括。这样,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深入创造教材,促进积极思考。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既能表示数量,又能表示数量间的关系,我设计了编儿歌这一教学环节。

《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

问:你能将儿歌继续读下去吗?谁又能想办法将读不完的儿歌编完呢?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最为精彩的有:“n只青蛙n张嘴,n×2只眼睛n×4条腿”;“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既能表示数量,又能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总之,教师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成功经历体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慧琴,饶玲,叶存洪,主编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刘加霞,主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325000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青蛙
重构正方形
超级变变变
小长方形找朋友
移火柴
小青蛙捉虫
巧替换,妙解答
寻找图形中的比
谁能叫醒小青蛙?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