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11位颇具代表性的散文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专为中学生量身挑选的优质散文。这些散文或写人、或写景、或记事、或抒情、或说理,全面指导中学生发现美、抒发情,写出好文章。
我于三月初十清晨抵龙门下。此前我曾多次路过河津,但从未长久驻足;它于我,只是秦晋之交的一个驿站,联结着太原和西安这两个城市。在黄河大桥,太阳隐没于灰白的云层中,光线混沌,弥漫的煤尘让空气变得糙黄干裂,使人疑心黄河就是这么干燥,一点水汽也没有。游人不多,许多行色匆匆的人一望而知是本地居民,衣着和神情都是典型的晋南人的样貌,憨厚、灰扑扑,眼睛却圆而灵活——历史上河津是颇出过几位俊杰的:论文,有王勃;论武,有薛仁贵;还有史圣司马迁。他们都是我深爱的人。也许历史需要他们跃过龙门,成为图腾,照耀河津的鸿蒙;但是现在他们都故去了。当我终于来到河津,他们却已离去,只有龙门依旧,在山河之中屹立。我就在一阵风一阵煤尘一阵欢喜一阵悲伤的百转心事间,走进这道从上古招摇到如今的绝世之门。这门仿佛早有神谕,是我一场大梦的入口与出口,是离我的目的地最具渊源的一道门。寻找一个久仰的人,就想找到一个最贴切的地方与他相会;拜会一个有大功业的人,便想感知他破天荒的勇气——我说的,是大禹,我是来寻他决开三千里黃河的传奇;我来了,我走过,门却在我身后化作了巨石和大浪,门的主人就在前方,他在洪荒中向我走来,当我欲执子之手时,他却与我擦肩而过。我首先寻找的,是禹王洞。相传,当年大禹疏通黄河来到此地,被积石山挡住去路。他率民众日夜开山,某一天,天空一道闪电,直击东边高崖,顿时山崩地裂,万仞绝壁上出现一个大洞口。禹攀缘而上,发现山洞深不见底,山情水势一览无余,遂决定在山洞居住,指挥千军万马开凿龙门,此后人们一直称其为禹王洞。民国版《乡宁县志》记载:“禹王洞,在小梯子崖上,绝壁千仞,下临黄河,相传大禹凿龙门时,常憩于此。洞深莫测,人无敢入。”小梯子崖曾是当地人下山之路,龙虎公路开通后,这条天路便告退役,少有人迹;加之近年来炸山开矿,梯子口已毁,无法通行。我们顺崖口依小径盘旋而上,脚下荆棘丛生,坡上怪石乱滚,绝壁之下是天然的石龛,龛下有就地垒起的小石屋,尘埃堆积,粪便散落,墙面犬牙交错,不知何人所建。顺石龛一路攀缘至东面的峭壁,抬头看到三个石洞,我已经手足酸软,只想歇息一下。然而禹王洞仍然需要艰难的攀登。洞在绝壁之中,最下面的洞口距路面也有几人高,摩崖有人工凿出的小石窝,脚尖可以探入,石缝里插着一根木桩,大约是从前人们上下时的抓手。中间的洞有门和窗,最上的洞口是敞开的,但是高有数十米,无路可登。我攀岩而上,进入下洞,这洞很狭窄,或者说它仅仅是一条通道,它向上延伸,两侧的石壁上有小石窝可供手臂支持。我脚下发出咔嚓咔嚓的碎裂声,那是风化的石渣寂寞的呻吟。我回头看看山下,黄河水发出强烈的反光,白亮如银,沿岸群山如同列阵的雄兵,令人心生敬畏。沿着这条缝往上爬行,越来越陡而窄,最后收束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葫芦口,爬出去,却是豁然开朗的天地,这就是我们在下面看到的那个中洞。这里无疑别有洞天,它宽阔明亮,构造精巧,石条砌就的墙壁和门窗,阳光从外射入,洞内满是碎金的光芒;墙根有一盘小石炕,平整光滑,触手生凉,可以容两三个人并卧。炕前有两个石池,一条石渠从洞外直达池中,可惜水流干涸,不复当年情境。洞口筑有围墙,出洞口,石根凿有水道直通北边的石缝,可以想见,泉从此石而出。石缝有一丈多高,两条麻绳从上面的灌木丛中垂下来,抓着绳子攀上去,是一个两米见方的石台。坐在台上极目远眺,群山万壑尽收眼底,黄河奔雷喷雪,声震乾坤。
此处大风呼啸,云雾蒸腾,令人心胸浩荡,有欲乘风羽化的感觉,我想这里必然曾经有高人长久居住,也许是禹王,也许是别的神仙隐士,也许是亡命天涯的刀客,也许是杨过和小龙女……洞内墙上和周边崖壁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一切都像一个巨大的谜;上洞可以看见,但是无路可通,我终究不能抵达那真相的目的地吗?我忽然觉得我曾经在某一个瞬间到过那里,在我看不到的深处,一定留有禹王馈赠我的遗迹,我坐在风云之中,尽管耳际河声如雷,我仍然从中听到了一缕细而清悦的声音。同行的一位诗人说,那是水龙吟。禹凿龙门,千秋功垂。龙门曾有许多禹的行迹,河津这边有东禹王庙,对岸的陕西韩城也有,叫作西禹王庙。两座庙宇隔河相望,石崖上刻有《禹王锁蛟》和《龙门虎图》,镌刻着大禹的盖世功绩,遗憾的是这两座禹王庙都在抗日战争中毁于倭寇的炮火。禹庙已成齑粉,唯余虎啸龙吟,今天的九州大地,依然没有完全消除洪涝之灾,他知不知道当今的水患远非上古之时的水患可比?他知不知道现在的水患一半在山河大地一半在都市城邑?
吾王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