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善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1933年考古发掘以来,三星堆遗址先后出土了包括青铜器、玉器、金器在内的1200余件文物。与同时期我国境内其他遗址出土的文物不同,三星堆文物造型精致、怪诞、夸张,特别是青铜人雕像和面具,过去仅在埃及、希腊才有发现,在我国尚属首次。
三星堆遗址一经现世,就引得中外众说纷纭。
从时间序列上讲,三星堆文化存续时间是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对应的正是中原文明二里头晚期到殷墟二期,也就是夏商时期。
但三星堆考古呈现出的文化面貌却与夏商存在较大差异,语言、习俗、政体都与中原迥异,巴蜀文字至今没有破解,青铜重器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也是纷争不断,与其他地区出土青铜器隔阂明显,以至于外国媒体称三星堆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国内不少专家也倾向于三星堆“西来说”。
更多的专家学者则依据古籍记载,将三星堆文化归入古蜀国脉络中,以古蜀国这个整体来解释三星堆文明归属。
上古奇书《山海经》蜀志中曾提到:“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也梳理出古蜀国世系为“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五代。然而把三星堆算入古蜀国,继而以古蜀国来拼凑华夏先秦文明版图,显然是欠妥的。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历代人士为秦汉的大一统思想所陶冶,认为古代也是一模一样的,终不肯说这一块地土上的文化在古代独立发展,偏要设法把它和中原的历史混同搅和起来,于是处处勉强拍合,成为一大堆乱丝。”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但实际上,都江堰这个词是宋朝才第一次出现,李冰所修的叫湔堋,“李冰修都江堰”是用后世的名称来描述当时的事。
同样,“蜀”这个字最早也并不是用来指代三星堆所在的川蜀之地,查阅典籍可知,以“蜀”为名的,河南、陕西、山东、安徽均出现过。武王伐纣时,伐纣联军中排第二的就是“蜀”,但这个蜀已被考古证实是汉中一带的酋邦国家,而非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文明。
直到春秋时期,诸多史料中都没有任何关于三星堆所在的蜀地的记载,蜀地真正纳入华夏文化圈,还是战国中期秦灭巴蜀置其地为郡县以后。
中国大一统的实践是在公元前221年才完成的,此前的中国大地是由上古“满天星斗”式的文明演进而来,川蜀之地也不例外,正如我们只能用“春秋战国”这个特性词汇来指代先秦那数百年一样,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觉得夏商时期川蜀存在一个统一的古蜀国。
只不过川蜀之地关山阻隔,形成一个自我发展的闭环,因而导致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和其他地区的邦国文明呈现出较大差异,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发展支脉。
所以,不能因为三星堆挖出了二里头和殷墟没有见过的青铜器,就认为三星堆是外来文明创造的。同样,也不能笼统用一个古蜀国来强行将三星堆文明拉到和夏商同步演进的时间线上。
(摘编自《三星堆考古87年,为何没敢定性文明归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出的文物的造型与同时期其他遗址出土的文物不同,与埃及、希腊出土的相关文物有诸多联系。
B.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呈现的文化面貌与夏商文化有着明显差异,主要是其文字系统与我国以甲骨文为源的文字系统不同。
C.《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虽然梳理出古蜀国的世系,但把三星堆列入古蜀国的范畴在历史事实上缺乏确实证据。
D.三星堆被一些专家视为“西来文明”,依据是位于三星堆东方的中原文明没有三星堆出土文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因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造型精致、怪诞、夸张的特征入手,引出了对三星堆文明来源的讨论分析。
B.文章的论证建立在详实有力的史实基础之上,采用了引用与例证的形式驳斥了一些专家的无据猜想。
C.文章对“蜀”字的分析,从历史地理的角度阐明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时期,其所在的地域并非古之蜀地。
D.文章最后根据已有的考古及史学证据,作者最终也没有作出对三星堆文明的可能真相的任何判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文明由于其鲜明的独特性引起让中外的研究者在其起源上的热烈讨论,也彰显了三星堆文明的神秘。
B.顾颉刚认为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将古代,特别是上古时期中国土地上的古文明机械纳入中原历史。
C.在秦朝之前的中国大地上的文明犹如“满天星斗”,每个诸侯国都有着鲜明的文明独特性,文化差异明显。
D.三星堆文明的独特性与其所处地域的关山阻隔有关,能够让其不受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成为文明支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宮斗剧是指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背景,将后宫嫔妃或女官等女性角色做为故事主体,以人物情感纠葛或政治权力倾轧为剧情主线的电视剧集。
宫斗剧注重娱乐和戏说,与历史正剧有一定的区别。
“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主要是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传统道德观,其价值基础则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秉持着这样一种价值规范和意义逻辑的作品却风行一时,甚至影响了许多人对历史的想象和对现实的认知。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宫斗剧的五大危害:一、热衷追逐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时尚;二、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三、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四、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五、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
(摘编自《〈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宫斗剧霸屏,5大负面影响不容小视》,《北京报》客户端2019年1月26日)
材料三
为什么宫斗剧会有市场呢?答案很简单,文化市场上本身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一切宣扬淫秽、血腥与阴谋,可以放大迎合人类内心阴暗面儿的文化垃圾本身就好像鸦片一样,只要是放任不管就必然会恶性膨胀。
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几位文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就是询问美国的大学生“是爱看《荷马史诗》还是爱看《第一滴血》”。结果收到的问卷当中,大学生们无一例外的表示自己爱看《第一滴血》,不爱看《荷马史诗》。那些美国的大学教授对此非常愤怒,但是他们在总结的时候也扪心自问,如果要是自己来选择,也肯定是喜欢那些胡编乱造、刺激性强的文化垃圾更胜于文艺经典的。
无独有偶,在民国时代鲁迅的作品销售量还不如张恨水的1%,而张恨水的作品影响力又远不如当时的《火烧红莲寺》等一些玄幻仙侠作品。这一事实是不是证明张恨水的文艺作品价值远高于鲁迅?显然不是,其实际的价值恰恰是与作品传播范围相反的。现在才过了不到100年,鲁迅的作品仍然是经典,张恨水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鲁迅。
(摘编自鹿野《警惕“宫斗剧”等精神鸦片》,察网2019年2月3日)
材料四
新年伊始,一部名为《山海情》的连续剧搅热了电视剧市场。没有“流量”演员,没有大宣发,扶贫题材也不“讨喜”,但它却“圈粉”了大批“90后”“00后”年轻观众,目前剧情过半,豆瓣评分9.4分。
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奋斗创造幸福,将黄沙弥漫的“干沙滩”建设成充满希望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是一部真正的主旋律作品,却“反套路”地没有拔高和歌颂,力求通过个体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笔触细腻而温情。
真实,是观众给予这部剧最多的评价。剧中的服装、道具、化妆也从细节处真实塑造了黄土高原农村群众。男女老少,全是“灰头土脸”,尤其是那黝黑粗糙的脸庞,发黄的牙齿,破旧的衣衫,无一不是“原版”。因此很多网民留言说,这些演员根本不像是在表演,分明就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除了“外在”的真实,《山海情》的另一亮点还体现在人物性格特点不再“脸谱化”。从板着脸臭骂下属的“暴脾气”女县长,到有些狡黠世故却又能顾全大局的村主任,再到“等靠要”的村民,每个角色都是那么鲜活,再加上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让人代入感极强。
不少“90后”“00后”观众说,这部剧把他们看哭了。其实,惹哭他们的绝非刻意的煽情,而是对“小人物”有了共情,因而对“大时代”也就有了理解。正如一位网民所说,这部剧很好,告诉孩子们一个真實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一个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没有什么是轻易得来的,只是很多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山海情》选取的只是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一粒粟”,但却足以说明,主旋律作品能否获得好口碑,关键还是看作品有无“硬核”内容。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孕育了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许多伟大壮举,我们应当从中不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口碑”的文艺作品。
(摘编自《读懂热播剧〈山海情〉背后的“真实”》,光明网2021年1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宫斗剧以后宫嫔妃与女官的情感纠葛或政治权力倾轧为剧情主线,歪曲了历史,同时也表现了落后负面的价值观。
B.宫斗剧有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迎合了大众心理的阴暗面,但是这种所谓的“热销”并不蕴含值得吸取的文化价值。
C.《山海情》这部电视剧没有“流量”演员,没有大宣发,也是不“讨喜”的扶贫题材,其热播基于真实感人的演绎。
D.不少“90后”“00后”对这部剧作的认可表现了他们对“小人物”有了深切的共情,对“大时代”也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对宫斗剧作了明确的定义,也对其剧情的设定模式作了说明,也剖析了其背后所体现的负面文化价值。
B.材料二展现了有识之士对大量宫斗剧“霸屏”的深切忧虑,所列的五大危害涉及了社会风尚、历史认知与个人价值观等方面。
C.材料三揭示的美国大学生爱看《第一滴血》不爱看《荷马史诗》的现象,体现了文化经典的价值在当代社会已经不被年轻人认可。
D.材料四说明以《山海情》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并未被观众抛弃,这些作品“有情怀、有温度”,自然会在观众那里“有口碑”。
6.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谈谈如何建设一个健康积极的影视文化生态。(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酒色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的雨湖边,有一条名叫“司马巷”的老巷子。在巷子的中段,有一个花木扶疏的小庭院。在这个小院子里,住着年近古稀的著名花鸟画家梅如海。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元宵节过去了,春也早立了。院子里的几株老梅,热热闹闹地早开完了花,枝条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叶。而墙角的两株玉兰,齐刷刷绽放出肥硕的雪白花朵,又多又密,氲氤出淡淡的清香。
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女,呼啦啦从外地赶来,又呼啦啦赶回去上班了,院子里作古正经地安静下来。这些日子,梅如海尽享天伦之乐,几乎没动笔画过画,眼下该一试身手了。在这个阳光明亮的上午,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画室。老伴早为他沏好了茶,摆在茶几上。他习惯地在太师椅上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想想画的构思。
梅如海一辈子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尤擅画梅,且喜欢画大片的梅干梅枝梅花,梅香如海,正如他的名字。他的花鸟画,往往以光彩照人的墨色、苍劲的线条,写干写枝写藤写石,在一层层灵明清鲜的墨色衬托下,配以强烈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特别是以“红花墨叶”画法作的寒梅图,老辣中透出一派热烈,久享盛名。他常用的闲章,有一方为“酒色之徒”,人以为怪,他嗬嗬一笑:“我爱酒,也爱色,作画时边品酒边泼墨施丹,不是酒色之徒吗?”
他当过多年的古城书画院院长,画价不低,每平方尺达五千元。他很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抗灾、济贫、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有求必应,捐钱捐画乐此不疲。但对于或当面或托人求画的各级官员,他会淡淡地说:“你们不少这几个钱,我的画是要按尺论价的。”
茶是“君山毛尖”,汤色淡绿,口感清纯。梅如海品着茶,望着对面墙上自书的篆字对联:挥笔不坐;倾酒为涯。然后放下茶杯,准备去倒酒、抻纸,老坐着还行,手脚发痒了哩。
老伴忽然把一个中年汉子领进了画室。
“老梅,巷子里的边贵生,来看望你哩。”
五十来岁的边贵生,壮壮实实,住在巷子的前端。他原在一家机械厂当勤杂工,后来厂子破产,也就下岗了,由居委会安排专门打扫这条巷子,每月工资也就千把块钱。他的妻子在街道上的纸盒厂做事,儿子应该大学快毕业了。
梅如海画画时,是从不让外人进入画室的。若是别人来,他会下逐客令。他放下刚刚展开的四尺整宣,笑盈盈地说:“贵生,你是第一次到我家来,快坐,快坐。我常对老伴说,这个贵生特别关照我家,门前这块地方不但扫得纤尘不染,还专门带了水桶、抹布擦洗院门,辛苦了!”
贵生憨厚地把一个礼品袋放在案上,里面是一瓶“茅台”酒和一包水果。“梅老,我来给你贺春哩。打扰了,请原谅。”
眼下“茅台”酒的价格,每瓶近八百元,贵生居然买来送人!
“贵生,你来,我欢迎!送这么重的礼,我不能收,提回去吧!”
边贵生的脸红了,眼里闪出了泪光。
老伴忙对梅如海使了个眼色,说:“老梅,进门时贵生告诉我,他儿子在大学英语系快毕业了,早几天参加了外贸局的公务员笔试,成绩拔尖,将进入面试哩。为表示祝贺,我刚才送了他一个包封,请他转交那个了不起的后生子。”
梅如海这才放下心来,老伴明白事理,包封里放的钱,肯定超过礼品钱。于是,他和颜悦色地说:“贵生,你儿子有出息,我高兴。但你犯不着给我送礼呀,邻里之间,别来这么多礼数。”
边贵生轻轻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老梅,贵生不好开口,我替他说吧。他儿子笔试的成绩本是第一名,可却有五个人进入面试,总共才要一个人,录取谁还说不定。那个局长打电话给贵生,说知道贵生和你是邻居,能不能去求张画送给他?”
贵生说:“梅老……我一个下岗工人,万般无奈啊。”
梅如海蓦地站起来,在画室里来来回回地踱步,额上的青筋一根根凸现出来。他能给那个局长画画吗?这辈子就没破过这个例。他能不给那个人画画吗?像贵生如此贫寒的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易,参加工作更不易,何况还是公务员指标。他可以恪守自定的规矩,但那个局长也可以找个正当理由让贵生的儿子名落孙山!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他浩叹一声,然后,急步蹿到画案前去。
“老伴,开酒!”
“老梅,你酒柜里不是有酒吗?”
“开贵生送的这瓶酒!”
老伴熟练地把酒瓶打开了。
梅如海拎起酒瓶,在大砚池里倒上酒,然后寻出一根圆柱形饰着龙纹的徽墨,咬着牙霍霍地磨起来,墨香伴着酒香,很快盈满了画室。接着,往一个调色的大瓷碟里倒酒后,再拎起一管洋红挤进去,调匀后,又掺了点儿胭脂。
“贵生,这酒我不能喝,说明我并不欣赏那个人。让墨和色‘喝吧,然后一并送还给他。你的意思到了,我的心也安了,请不要见怪。”
贵生连连点头:“我懂,我懂!”
梅如海從酒柜里拿出酒,给自己和贵生各倒了一大杯。
“来,贵生,碰个杯,祝你全家万事如意。”
碰过杯后,梅如海喝了一大口,然后一手端杯,一手拿笔,沉下心来画画。
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枯,大笔遒劲地挥写,画出梅干、梅枝、石头;再换笔,潇潇洒洒地画成团成簇的梅花,盛开的,半开的,含苞欲放的,如火如霞。梅如海一门心思都抛在画上,画一阵,呷一口酒,脸上放亮,腕底生风,宛若身边无人。
临近中午的时候,大幅梅花图就画好了。
梅如海用篆字题写画题:“只有香如故”;再以行草写下款识:“已丑春梅如海作于湘潭司马巷苦香堂”。他没有问那个局长的姓名,因为他压根儿不想把这个姓名题到画上去。接下来是钤上名章和闲章,但闲章不是用的“酒色之徒”,而是另一方,也是四个字:“相对无言”。
他对贵生说:“你用我的手机,给他打个电话,就说你正在我的画室里,我正在为他画梅花图。待到出榜的日子,他派个人到我家来取画就是。”
贵生不解地望着梅如海。
梅如海一口干完杯子里的酒,坐下来,微闭双眼,如老僧入定。
“贵生,老梅是为你儿子好,让局长把这事办妥。你打电话吧。”
摆在画案上的画,散发着酒香、墨香、色香……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梅如海庭院里老梅的描写既表现了小说主人公对梅花的喜爱,也为其爱画梅花的艺术创作风格张本。
B.小说中关于梅如海大写意花鸟画特点的描述,交代了其画作深受追捧的原因,同时也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格。
C.边贵生这一憨厚的人平日对梅如海家的“特别关照”,为以后其带着礼物来梅如海家求其作画成功作了铺垫。
D.梅如海在为边贵生作好画后,闲章用“相对无言”,这一细节表现了梅如海对以权谋私局长的不屑与蔑视。
8.小说中梅如海有一枚闲章称自己为“酒色之徒”,请结合小说中梅如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6分)
9.小说中梅如海的“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言简而意深,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
B.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
C.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
D.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唐代同榜进士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B.贤良方正科,汉代始置,唐宋沿用,被举荐者对朝廷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以官职。
C.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本文的刺史即是监察。
D.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的别墅,一般园林气氛浓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牧才华高绝,因文获识。杜牧未中第时,在洛阳因其雄文《阿房宫赋》被太学博士吴武陵推荐,被崔郾定为进士第五名。
B.杜牧性情刚直,论政敢言。对于朝廷的大事,不计个人利害,议论分析都能切中肯綮,平时对兵法及军事也着意甚多。
C.杜牧官历多职,心胸不广。杜牧一生地方官与京官都有任职,对其堂兄杜悰任职将相,杜牧显得颇为不悦,郁郁而终。
D.杜牧风流多情,践约添憾。湖州偶遇心仪女子,因其年幼,定十年之约。十四年后践约,女子已嫁他人,杜牧作诗言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5分)
(2)诗情毫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①,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②。
【注】①商女:歌女。②《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B.“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C.“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D.“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批判商女耽于享乐,无亡国之恨。
15.刘熙载的《艺概》评此词“一洗五代旧习”,结合全词,谈谈本词跳出“词为艳科”的旧习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话表现了不进则退的人生道理。
(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体现百姓为避乱世而匿居桃花源之久的话是:“,。”
(3)不被人理解未尝就是一件可怕的事,坚定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德行才是为人的要义。屈原在《离骚》里用“,”两句也表达不被人理解之后的豁达与自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学界最近这几年不断出事,一会儿造假,一会儿抄袭,圈内人看得目瞪口呆,外行人更是心惊肉跳。以致形成一种错觉,似乎中国学界真的“没治了”。这里,不妨借用钱钟书《围城》里的,猴子上树之前,屁股也是红的,只是没人注意而已;一旦登高,万众瞩目,红屁股就再也无法掩饰了。大众对中國学界的丑闻———当然也有成绩———日渐强烈的关注,使得原先自命清高的学者形象,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挑剔与质疑。
或许,这应该算是好事,起码使得中国学界本就存在的痼疾,得以暴露在之下,因而存在疗救的可能。两年前,也是在《南方周末》上,我曾撰文批评学界之“世风日下”,除召唤学者的良知,更寄望于书评的。现在看来,这种呼吁近乎。(),更让人寝食难安。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喻光天化日扶正抑邪一厢情愿
B.比喻日炙风吹反邪归正一意孤行
C.妙喻光天化日扶正抑邪一厢情愿
D.妙喻日炙风吹反邪归正一意孤行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最近这几年,中国学界不断出事,一会儿造假,一会儿抄袭,外行人看得目瞪口呆,圈内人更是心惊肉跳。
B.最近这几年,中国学界不断出事,一会儿造假,一会儿抄袭,圈内人看得目瞪口呆,外行人更是心惊肉跳。
C.中国学界最近这几年不断出事,一会儿造假,一会儿抄袭,外行人看得目瞪口呆,圈内人更是心惊肉跳。
D.中国学界最近这几年不断出事,一会儿造假,一会儿抄袭,圈内人看得目瞪口呆,外行人更是心惊肉跳。
19.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量重复、平庸、胡亂拼凑的“论著”并未被驱逐,反而有日渐蔓延之势;至于连续揭露出来的抄袭事件
B.大量平庸、重复、胡乱拼凑的“论著”并未被驱逐,反而有日渐蔓延之势;至于连续揭露出来的抄袭事件
C.大量平庸、重复、胡乱拼凑的“论著”有日渐蔓延之势,反而并未被驱逐;至于连续揭露出来的抄袭事件
D.大量平庸、重复、胡乱拼凑的“论著”并未被驱逐,至于连续揭露出来的抄袭事件,反而有日渐蔓延之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春天到了,祖国大地芳菲万里,杏花、桃花、樱花、玉兰……数不尽的芬芳让人迷醉。而近期,另一款花儿更是让大家印象深刻,赞叹连连———①!
大片棉田是新疆特有的风景。不在新疆的小伙伴,②,感受新疆棉花的柔软和温暖。而只有看过新疆棉花田的人,才知道这成片的白茫茫到底有多美。
它,“是雪白的,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云。”
新疆的美,又何止棉花?它的美多样、天然、壮阔,流淌于广袤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倾泻于③。
21.根据下段材料,请列出影响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因素有哪些。(5分)
有外伤吃酱油伤口会变黑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酱油作为中餐的传统调味品,是由黄豆发酵而成的产物,主要含氨基酸、盐、水等物质。酱油并没有增加光敏感的功能,所以不会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运输、分解有促进作用。因此,人伤后吃酱油并不会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我们要知道,引起皮肤颜色发黑的物质是黑色素,它是由表皮中的黑色素细胞分泌而成的。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作用于皮肤基底层,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以酪氨酸为材料生成黑色素。
而我们受伤之后,由于新生的皮肤比较娇嫩,浅表创面愈合后的黑色素沉着,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机体的自我防护机制,它有助于对抗紫外线的损伤,但需要及时处理感染的伤口,否则会形成化脓性病灶,加重组织的破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世说新语》
成名在乎无私,故在当而忘我。此天地所以成功,圣人所以济化。———《晋书》
完全不谈自己是一种甚为高贵的虚伪。———尼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主题为“如何对待自己的班会”的发言稿;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