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精义:《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的声音传播

2021-11-30 00:40王俊杰张帅
中国广播 2021年7期

王俊杰 张帅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庆祝建党百年的大型声音作品《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以365 集的篇幅绘就了一幅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画卷,本文从内容呈现、节目架构、渠道分发等方面对此作品进行梳理,阐述如何用好声音讲好故事的技巧和策略,强调只要用工到位、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做好主题宣传。

【关键词】音频媒体 广播精品化 声音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多家媒体,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态,向受众推送了365集大型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以下简称《百年瞬間》)。①该作品凝聚了多位实力派声音工作者的匠心巧思,绘就了一幅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画卷,将无数中华儿女勇立潮头、发奋图强的时代精神表现得恰到好处。无论是节目内容的精细入微,还是节目形式的精心编排,抑或是节目运营的精心联动,都明确体现着广播精品化的发展路径②。

本文立足于此,发掘《百年瞬间》于声音传播意义上微言精义般的制作准则。

一、节目内容精细入微

《百年瞬间》选取了建党百年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主持人娓娓道来的播讲,加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原声材料呈现,深入浅出地传递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成为中国广播史上一缕独特的印记。

(一)选材点面结合

自2021年1月1日起,《百年瞬间》 每日1集,共365集,且多数作品的播出日期即为该历史事件在当年发生的同一个日期,这一呼应式设计巧妙地强化了听者在“新时代的当下”回望“历史上的今天”的年代纵深感。该节目主题鲜明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历程,如《将抗美援朝进行到底》《“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还有战争年代的经典瞬间,如《秋收起义》《四渡赤水》《血战湘江与绝命后卫师》《彝海结盟过凉山》;亦不乏历史事件中鲜为人知的首次呈现,如《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人民代表》《第一届广交会》。总体来看,节目选材细致,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建党百年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改革开放、科研建设、国家大政方针、革命英雄人物等,犹如声音的拼图,将每个独立的事件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此外,节目充分考虑到宏大叙事与细节呈现的结合,大量选用真实可感的例子而非一味的说教来感染听众,如第29集《邓小平首访美国》,国家元首间的对话较为宏观且饱含深意,不熟悉当时国际关系的受众理解起来或许存在一定难度,于是,节目主持人在最后介绍道:当天正值中国春节,在美国不同肤色的小朋友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节目还播放了原声,这使听众瞬间感受到了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普通人的感人事迹在节目中也多有出现,如第40集《草原英雄小姐妹》,放牧的小姐妹舍生忘死保护羊群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作品以姐妹之情和勇敢之举反映人性中的淳朴与美好。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听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百年瞬间》还致力于发掘熟悉事件中的知识盲点,如第85集《容国团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讲述了“红双喜”乒乓球命名的由来;第113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阐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的发展脉络。总之,节目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大事记为标尺,遴选出有象征意义的历史印记,回应和致敬了为祖国进步和人民幸福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与事。

(二)文本寓情于理

作为弘扬正能量、讴歌主旋律的声音力作,《百年瞬间》无论在政策内容的再现上还是在红色记忆的唤醒上,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情感输出与道理阐发。传播学者格里芬(Em Griffin)提到,传播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的信息的关系过程,③若将节目内容视为传播的开始,听众的情感共鸣便是其后的有效回应。在第4集《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中,主持人播读了四个现代化的释义,并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令人有种置身其中的切实感受。在第6集《刑场上的婚礼》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为了革命英勇就义,喊出了“刑场作礼堂,枪声作礼炮”的强音,节目辅以激昂的背景音乐,抒发出对老一辈优秀共产党员的礼赞。节目以党的历史具体事件为切入点,宣扬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激发人们的共情,传达了众志成城、锐意进取的时代情感价值,如第7集《第一枚实用氢弹爆炸成功》、第18集《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第23集《中国人首次登珠峰》、第36集《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第39集《中国海军正式进入航母时代》等,这些标志性事件一再说明,新时代的精神谱系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接力传承的方式才玉汝于成,进而又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承续前人之力,开掘今日之奇迹。

《百年瞬间》充分汲取着历史人物的情感价值,又将这份深情厚谊以重回历史场景的方式反哺给听众。

二、节目形式精心编排,精益求精

在互联网营造的社会基础语境的当下,广播媒体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力求播出形式的迭代升级。《百年瞬间》的节目形式契合了网络听众的心理预期和生活节奏,使得媒介信息传播效果不断优化。

(一)短音频呈现

在短视频成为时代宠儿的当下,广播学界、业界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短音频的讨论。需要说明的是,短音频并非网络平台的原创,在广播电台,节目时长短小、内容完整的单元节目同样可被视为短音频的范畴。短并不一定意味着简单,反而可能是信息足够凝练的体现。《百年瞬间》深谙此理,每集节目保持在2至3分钟,符合当下听众碎片化的收听习惯。开头介绍节目名称,结尾“用声音记录中国”回应主题,中间内容则力求在有限时间内讲好每一个故事。这不仅考验创作者的文字功底,还要求讲述者的话语风格干脆利落。在第14集《宝成铁路通车》中,讲述人以几组数字为脉络,介绍了该铁路的修建过程,语言通俗易懂,准确凝练地还原了历史事件,如“1955年,宝成铁路工人在紧张地铺轨;1975年7月,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顺利通车”。

短音频的形式凝练了节目内容,使其重点突出、错落有致,毫不拖泥带水。第17集《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赢共享》插入习近平总书记在3个不同场合发表的主旨演讲原声,每段原声都只节选了最为响亮的“金句”。这使听众在短时间内知晓了讲话的主题,切身感受到何为微言大义的信息表述。历史瞬间与短音频的形式相辅相成,时长虽短,但受到听众青睐。

(二)讲述+原声重现

《百年瞬间》不只是依据资料进行简单报道,更是对其后的政治动员、历史进程、社会变革等诸多背景展开动情陈述。策划团队调研了数百家党史档案馆,走访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挑选最符合党的精神的典型瞬间,将原声与讲述相结合,以细节传达党的精神和故事。

节目中的历史原声资料囊括了当事人自述、相关人员采访、戏剧戏曲素材、伟人讲话实况、影视主题歌曲、电台播报原声等。第8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通过验收》回放了“东风号”第一次下水的声音,配合主持人对于建船史实的讲述,使听众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感受祖国科技实力的提升。第11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用电影原声的形式回溯了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历史往事,感受“中国共产党万岁”(故事中人物话语)的历史强音。第30集《钱学森与两弹一星》中有两段对钱学森先生的采访原声,当得知自己当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时,钱学森先生激动不已,言语之中喜不自禁,听众也随之欢欣鼓舞。第54集《红色娘子军》播放了同名电影的主题曲,曲调激昂高亢,使人心中不由得燃起了对红色娘子军的崇高敬意。第61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播放了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讲话原声,这一部分原声资料之前很少公布。第64集《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播放了由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告台湾同胞书》以及对台广播《空中之友》节目的原声,众多历史瞬间再次响彻神州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瞬间》主持人的讲述清晰、表意准确,这既有赖于前期文稿的再三打磨,也得益于主持人的播音功底。例如,每集都会开门见山地提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在节目中会介绍播放的原声录音,亦会对原声进行合理转述。以上举措都是为了使听众可以紧跟音频节奏、沉浸其中。在第109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成》中,主持人提示:“您现在听到的……”用引导的方式传达原声录音的主题,便于听众把握情节内容。在第12集《朝鲜停战协定》中,主持人转述了彭德怀同志在报告中的原文,作为对原声信息的补充。此外,原声录音的质量参差不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主持人需要再次转述才可以使听众听明白,这需要策划团队在前期有敏锐的策划意识,才能使稿件清晰地展现事实逻辑。

三、节目运营精心联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倾力制作的特别报道《百年瞬间》融合了全国各级多家媒体,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传播节目,合力打造传播矩阵,这在中国广播史上或许开了先河。

(一)媒体间融合

《百年瞬间》得到了各级地方广播电视台的积极响应,如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旗下的网络媒体客户端听听FM、阿基米德等均予同步播出。总台还联合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客户端等平台共同创设专区,供广大党员学习。④学习强国客户端还专门开设《百年瞬间》栏目,全国党员以及群众纷纷加入学习党史的活动中,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网络媒体途径多样、环节简便、点开即听,有效发挥了音频易用性和伴随性的优势。

许多网络媒体平台都将《百年瞬间》栏目放到推荐栏,以增加节目的活跃度和收听率。每集节目命名凸显主题、简练易懂。极光新闻网打出了“上极光,听‘百年瞬间”的口号,推出党史课堂专栏,聆听历史回声。西宁城投公司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党史专栏,宣传党的历史瞬间和经验,积极转发《百年瞬间》各集节目,为基层党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包括网易新闻、中国青年网、搜狐网、海外网在内的各大互联网站也纷纷转发节目,并将音频内容整合成文字稿件供听众阅读。《百年瞬间》特别报道活动展现了媒体间的聚合力,运用音视频等多种渠道优势,与网民积极互动,如拥有2800余万微博粉丝的中国之声微博号将每集节目以文字+配图的方式发布,掀起了全员学党史的新风尚。

(二)线上+线下联动

《百年瞬间》在线上推进传播的同时,也在线下积极筹划推广,例如党史学习进校园系列活动。节目通过立体化布局,让党史学习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2021年3月26日,总台云听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线上视听平台”,供广大青少年线上学习。《百年瞬间》校园行的活动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合肥各中小学通过广播认真学习前辈的先进事迹,感悟英雄人物的壮志情怀。“三分钟党史微课堂”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成为青少年培养思政觉悟的重要途径。2021年2月25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对《百年瞬间》进课堂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记者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采访,得到的答复令人十分满意,这证明了《百年瞬间》的活动推广掷地有声。安徽省萧县官桥镇团委与中心学校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党史小课堂。活动期间,辅导员利用十分钟时间给学生串讲党史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图片及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频内容。回首百年奋斗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学党史的道路四通八达,为避免形式化,亟待思考创新学习方式。黑龙江省绥阳镇党委宣传办推出《百年瞬间》“微诵读”活动,以趣带学,号召党员干部将听与读相结合,并将录制版本在微信、客户端宣发,使英雄的革命事迹深入人心。2021年3月3日,安徽省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发布公告,要求中小学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思政课等形式展开《百年瞬间》的学习活动,使红色基因浸润心灵。大学校园也同步开展了党史学习活动,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党员每人介绍一集《百年瞬间》并发表个人学习心得,做到党史精神的薪火相传。

四、结语

清代文学家郑燮曾在《板桥家书》中写道:“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这或许正如同《百年瞬间》之于百年党史的关系:在《百年瞬间》全体制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下,节目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折射出了朴素深刻的道理,收听节目令人愈发知史明理,越深入越发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大党历史令人受益无穷。《百年瞬间》将中国共产党百年芳华的精彩瞬间长久地镌刻在时代长河的声音地图之中,本身也应当被历史所记忆。

注释

①④武俊山、李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365集音频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中国广播》,2021年第4期。

②孟伟、张帅:《开掘音频特性 融合发展再现广播新价值——2020年中国广播发展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3期。

③〔美〕埃姆·格里芬:《初識传播学》,展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作者王俊杰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