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途径探析

2021-11-30 11:16:39美丽开牙生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美丽开·牙生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1)

引言

语文主要以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教师需要了解这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其中,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大胆实践,提升整体的中华民族创造力以及凝聚力。高职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深入剖析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认知,深刻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依据,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之间的融合符合学科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对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指导性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拥有更多自己学习的机会,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掌握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技巧,真正实现事半功倍。

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内涵,代表着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包含不同的观念形式以及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历史根基以及精神支柱。在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果站在语言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汉语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文字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较广,对民族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程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比较复杂以及多元,艺术元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代先贤的无穷智慧。

语文是高职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比较明显。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用赞扬、歌颂等方式来表达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或积极乐观的思想内涵。在改革开放不断落实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有了明显的提升。许多高职语文教师主动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来调整教学模式,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确保这一学科教学获得更多的资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越来越频繁,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维护团结、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中华文化的继承以及弘扬不容忽略。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之间的结合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比较强,与传统文化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传播提供更多的依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传统文化也能够更好地丰富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形式,因此,两者共同影响、共同促进。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主动调整教育教学的思路以及方向。深入剖析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基础上更好地彰显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作用以及育人价值。

(一)教育教学观念传统单一

教学观念的影响是直接和深远的,传统机械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有的教师开始积极融入不同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速度非常慢。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文化水平以及知识储存情况合理布置不同的课堂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接触不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融入渠道单一机械,难以真正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一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待加强

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教师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以及平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让高职语文课堂大放异彩,以此来为传统文化的融入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有的教师直接跳过这一环节,没有意识到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全权包办所有的教育教学内容。学生自主选择以及自由发挥的机会较少,因此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首先,对于教师个人的语文教学改革来说,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物基础,更好地丰富语言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构建高效课堂。语文教师只需要找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让整个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助于重塑学生个人的人生三观,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维护团结,加强合作,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普通话水平。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引导学生不断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主动接受优秀市场化的熏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学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来说,传统文化能够提供正确的改革方向以及改革思路,确保教育改革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全面性,促进教育教学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

四、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途径

高职院校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管理理念以及现代化的育人模式,关注传统文化的融入的要求,确保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和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和精髓,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掌握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技巧以及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要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尽量避免填鸭式以及一刀切的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着眼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要求,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文化水平的分析及研究来合理布置不同的课堂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学习的核心要求。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产生共鸣的地方,针对性地开展与之对应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实现活学活用和举一反三。

(二)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落实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平台,促进教育教学的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灵活组合各种教学方法,将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教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方向上的肯定,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思维上的偏差,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另外,教师可以直接在线上与学生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特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始终坚持以身作则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纯文化素养,教师需要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观念,在以身作则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将知识传授、道德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强化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全面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修养。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保障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之间的紧密融合,丰富教育教学的资源以及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

结语

高职语文教师需要主动承担起一定的育人责任,关注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眼于传统文化的融入要求,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让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