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立德树人教育

2021-11-30 11:16:39马斌强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马斌强

(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中学,河北 阜平 073200)

“育人育心,立德树人”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学科,知识量大,知识涵盖面广。作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科学的是非观、道德观和廉耻观。在整个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学生学习汉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给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立德树人的要求。如何高效的完成立德树人工作就提到了初中语文教师的面前。下面,就其中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仔细研究教材,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的开展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较多的优美词语,名言名句。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积极地人生态度,对于一些积极地、健康的具有正能量的名言警句,尤为喜爱。一些学生准备好笔记本专门记录遇到的名言名句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学生的喜好,正是教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好机会。教育学生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师提出的一项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全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之作。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作者优秀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包含许多短小精悍、文情并茂的名言警句。这些格言名句,促进了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了成才之路。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如《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范仲淹“心怀天下”的爱国情缘。启迪了学生为了国家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念。无形中学生的品格和情感就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觉悟。在学习到《生命的意义》中保尔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这段话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理想信念的价值更加宝贵这样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二、寓立德树人教育于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中

语文教学形式可谓不拘一格,十个语文教师可能有十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体现出了学生的活动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感在里面。有的教学方法动静结合,既有学生的主体活动,又有教师的点睛之笔,可谓生动中不乏睿智。还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乐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声音和图片的结合,令学生学习起来不费劲,化枯燥的文字为生动的场景和片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心中一定要注意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渗透进去。在每个教学环节要科学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提升和引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优良的思想道德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作为中学生的良师,语文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应该努力也做到,这样,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紧密了,教学效果必然有所提高,德育教育自然就在其中做到更加密切地融合。

三、通过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的各项实践活动中。举行一个故事会,学生们将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总结,延伸。既培养了学生的字词句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举办一个小型辩论赛,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交流,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之外,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语言与人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思想更加成熟,学生素养的提升,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文明的种子在学生内心深处得到较好的播撒。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热情越高,学习自觉性就会越强,学习效率就会越高。学生分组讲故事和举行辩论赛,可以男女生之间进行,自由组合进行,也可以采用个人挑战赛形式。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形式都可以一试。正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考提升。我在教学中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学生辩论的内容为“现代社会信息发达,读书有用还是无用,请辩论。”学生们有人坚持“读书无用论”,理由大多现代社会信息多,电子产品代替了读书,而且比书本效果好之类。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读书有用”这一观点,理由较多,如读书可以安身立命,读书可以了解天下大事,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当今时代书的形式多样化,书可以汇集天下信息,想知道天下事,不读书是不行的。学生们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认识到了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一个文明的人和爱好读书的人。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时代要求。立德树人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