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方式创新分析

2021-11-30 11:16:39李卉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李卉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四川 资阳 641300)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概况

改革高职数学教学的模式势在必行,高职教育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融“教、学、做”为一体。如今的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如同抗生素在人体中产生耐药性一般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厌烦,进而严重影响了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效率低下,学生不仅无法充实自己的知识而且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总要求背道而行,应从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等角度来创新我国高职教学模式。

二、加强高职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教材内容

(一)一直以来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之间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存在相脱节的问题。在高职数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势必要处理好高职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首先我们要加强高职数学与中学知识点的衔接。《数学应用技术》课程中设置预备知识,例如不同类型的初等函数,包含了中学数学新课标中删减的反正切函数等。同时加入数学史的阅读资料,将该课程涉及的微积分简史等作简述,使学生在入门前后对后续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高职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学习方法的衔接。该课程从巩固知识的角度,安排中学教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例如中学教材中的极限、导数、概率等。由于中学教材处理类似内容的视角及讨论方法比较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些教学内容要深入挖掘它们的内涵,引申其现实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用崭新的角度看待旧知识,势必会产生全新的感觉。

(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三个部分基本上组成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系统,部分专业还设置了微分方程、级数、复变函数等内容。较系统的完成这些课程内容大概需要240 个学时,而一般院校要求教师在约120 个学时或者更少的时间里完成对教学内容既精简又全面的讲解,这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无疑是一个挑战。值得明确的是,数学教学应贯穿清晰的思路,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放弃教学大纲非重点的理论知识。

针对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其逐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极为关键的。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和能力,同时学习一些数学软件,教会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有关问题。

三、引入新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方法

(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仍然采用的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学习成为被动地学习,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在本节课堂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课堂练习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抽象、难度大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课堂练习教学模式,一方面对学生巩固和理解本堂课中所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课堂练习可以达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补充、改进教学知识和方法。在采用课堂练习教学模式时,练习的内容应该是与当场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的,如果所练习的内容与正在教学的内容关联不大,这样就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比如在讲反函数时,可以在课堂剩余的15 分钟让学生练习两道难度适度的关于反函数的数学题,这时就建议不需要再让学生练习正函数的问题了。其次,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做题的关键点进行适当地指点和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入口。

(二)分层次教学,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时,按照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其予以层次性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而且还能避免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对此,教师教学准备工作中,应结合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规划,使其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使其差异性得以改善。由此可见,实际教学过程,应以科学方予以教学内容的规划,利用现实案例予以专业化教学,其中案例选择应围绕生活和政策法规等领域进行,通过交互式、讨论式等运用,强化学生数学教学效果。

(三)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注意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数学教学不能只是单纯、死板地灌输一堆数学公式、定理,它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启迪心灵的素质教育。应用性是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质,它应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体。高职数学教学更应该重视数学的应用特色,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引用相关专业模型,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从而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真正起到高职数学教学在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作用。借助数学软件,更新计算技术和传统的数学教学以及数学专业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数学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严密的计算逻辑和运算技巧,更不需要学生探讨某一个纯数学问题或公式。数学只是他们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之一,实用性是高职数学教学的核心特点。高职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通过数表、计算器、电脑等工具解决数学问题。

四、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和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社会和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和经验,更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即成为一个健康的、幸福的、真正的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人性为出发点,将关怀意识渗透于教育过程中,突出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实施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具有完满人性的人,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幸福,实现对幸福的追求。要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应该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使他们感到幸福的教学模式,使他们能够在职业教育中找到幸福和自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让每一位同学得到全方面发展。让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类比、质疑、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深入探究,自觉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找到不同解答方式,使得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继续不断探索完善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