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宇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当今互联网,短视频已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产品类型。自2013 年,新浪微博第一次推出“秒拍”,短视频在中国互联网的土壤上已快速生长了7 年。《2019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称,截至2018 年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 亿。同时,用户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竞争激烈,各大传统电视媒体也借着媒体融合的契机入市,意图分得一杯羹。
短视频平台主要是根据平台自身的属性,以满足广告主的要求来进行营销的短视频经营模式。目前以抖音和快手是两大平台为代表。作为需求方和资金源头的广告主,追求整个短视频产业的规范化和稳定,与短视频平台方的直接合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主要是由用户生产,即UGC,它在内容的生产、分发、消费、变现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视频生产于分享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和观看并存,用户间互动和平台推送并行。算法推荐和平台分发使得短视频具有强大的传播力。短视频不一定能直接变现,更多是作为平台引流的工具。
目前媒体做的短视频主要还是以新闻短视频为主,因此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渠道上,甚至引流能力和变现能力都与平台运营无法比拟,加之新闻很难直接变现,因此没有形成真正的商业模式。
短视频自媒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短视频公司,如二更、梨视频等;一类是网红。前者独立运营,后者往往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和公司签约。短视频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短视频中植入原生广告。第二,将流量引流至电商。第三,网红IP 变现,俗称“网红带货”。
当下短视频风起云涌,转型中的传统电视媒体也面临入局的艰难选择。传统媒体做短视频,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支持系统并掌握其运作逻辑,零敲碎打影响不大,规模运作只能是烧钱,而且传播效果也未必好。不做短视频,那只能在融合创新中落伍,只会与新型媒体渐行渐远。
传统的短视频主要还是拿来看的,移动短视频不仅拿来看,还可以拿来玩拿来用。抖音成为全民狂欢的秀场,快手则是生活服务的朋友圈。
传统主流媒体做短视频,首先就要完成主流价值观的输出,而这必须要建立在满足用户需求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短视频传播效率远远大于图文,它可以承载着更多信息,它带来的不仅是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更是一场信息的革命。一个高品质有价值的短视频不仅具有很强的传播力,还会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动员力。短视频不仅改变传统媒体,也会促使新媒体改变,短视频的结构作用是全媒体全方位的,对传统的电视媒体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破局之机。
传统电视媒体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获得了大量社会资源,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视频生产上,传统电视媒体的制作水平更为专业也是一大优势。但社会资源能否变现;传统电视人如何掌握短视频的美学规律和用户喜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些都成为摆在传统媒体人面前需要突破的难题。
优秀的视频产品需要主题的精准把握,电视媒体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身媒体定位,着眼于重大主题和核心价值观传播策划制作主题性视频,形成强大传播效能。其中,人民网抖音号点赞量排前十的内容,都是重大主题宣传和正能量内容。随着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会日趋规范,网络平台也在不断优化内容产品结构,传统电视媒体在这时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及时策划生产主题视频产品,形成内容传播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电视媒体拥有对信息进行深度采访整合的能力,其生产的视频产品,能够为用户更完整地还原事实并梳理出新闻事件的脉络,呈现出更真实的内容和更高的价值。这样的视频能够满足受众更深层次信息需求。
相比自媒体和商业平台,传统电视媒体拥有更多采访机会,能够在视频制作中深入现场、挖掘细节,大大拓展视频的内容深度广度。
对电视媒体专业记者而言,会讲故事是必备技能,视频传播尤其需要放大这一技能。承载故事、带有温度的短视频,往往能在瞬间击中人心。电视媒体在采制视频产品时,要发挥讲好故事的优势,让视频更具感染力。谁的故事讲得好,谁就拥有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通过具体人物来讲故事,以小故事凸显大主题,以纪实手法展现真实生活已成为电视短视频爆款的共同特点。
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下,电视媒体短视频也要打造自己的网红、品牌和IP。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政策优势、话语优势和资源优势,及时抢占短视频发展制高点,同时迅速形成协同创新的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