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和改善策略研究

2021-11-30 11:16:39月影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月影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分别发放面向学生和面向教师的调查问卷。其中,院校A 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向其文秘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回收95 份,问卷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90 份,问卷有效率94.74%。向其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0 份,回收19 份,问卷回收率95.00%,有效问卷17 份,问卷有效率89.47%。

院校B 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向其文秘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 分,回收93 分,问卷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91 分,问卷有效率97.85%。向其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0 份,回收19 份,问卷回收率95.00%,有效问卷18 份,问卷有效率94.74%。

调查结果显示,并非所有教授文秘专业课程的教师都具备必要的语言技能培训,以便用英语教授非语言学科,特别是因为他们自己并不觉得完全有能力用英语授课。此外,部分教师缺乏英语教学资格和经验,所以未能如期进行教学工作,或是英语专业进修计划的设计未能为可能出现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案,在这类课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二、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存在问题

语言障碍是严重阻碍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的首要问题,而造成语言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在我国大多数地方,单语教学模式仍在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更是如此。受限于生源来源,高职学生本身综合能力略弱于普通本科学生,特别是双语能力,更是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弱项。加之在之前的基础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削弱了高职学生的双语能力,致使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中“听不懂”而丧失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的实施必须建立在“软件”和“硬件”基础上。其中,“软件”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建设;“硬件”包括教材、教学设备等。在现阶段的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中,既缺乏必要的“软件”教学基础,又缺乏应有的“硬件”教学基础。

三、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有效策略

在特定活动的背景下嵌入和认可的多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决策能力和采用的策略创造学习空间的能力,从而使所有学生,无论他们在教学语言中的熟练程度如何,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实践与他们的学习相关。为此,有必要健全高职双语教师队伍,培养一只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需要仔细计划的领域,旨在解决四个主要问题:(1)提高对语言习得和双语教学实践的认识;(2)以现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双语培训机会;(3)帮助教师发展有关双语课堂教学的知识;(4)使教师能够制定教学决策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应鼓励所有在双语教学环境中工作的教师,充分、丰富和多样地使用双语和其他有意义的资源,旨在为学生的理解提供适当的支持,指导他们的知识积累过程,并创造互动的环境,为发展双语提供机会。

从多语言主义的角度来看,双语教育的目的已被深刻地改变,其目的是开发一种语言库,其中所有语言能力都应有的地位。当然,这意味着教育机构提供的双语教学设施应多样化,使学生获得机会或“学习空间”,从而通过使用有效地激发策略,有机会发展多元的双语能力。在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中引入内容和语言集成学习法(CLIL)。这是一种双语浸入式学习的方法,通常涉及通过外语教学内容学科。CLIL 的坚实的教学基础为更广泛的语言多样化的教育环境提供了支持:CLIL 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在内容和语言知识的共建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在CLIL 中,学生和教师对互动式脚手架的使用多种多样,通过部署双语资源和其他符号资源来调解知识建设;CLIL 中教师熟练使用多种互动策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和特定学科话语的理解,促进学生在此联合过程中的有意义的参与,指导他们有效和创造性地利用其语言库来展示其学习和学习能力。可以说,CLLL 包含了双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全部特征,从而导致了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尤其是在语言异构的环境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为互动的媒介,在母语以外的任何科目中进行教学和接受反馈。它被设计用来装备学习者成为双语者,这就是所谓的“双向双语教育”。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师改进和丰富教学技能,促进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双语教学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