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21-11-30 11:16:39王福容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王福容

(重庆市开州区实验中学,重庆 405400)

一、明确认知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前需要对两者教育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了解两者融合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首先德育教育是以学生的思想道德为出发点,告知学生为人处世的相关道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身,同样不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的心理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心理状况,能够通过合理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心态,拥有积极的态度,能够合理调整压力,管理情绪。其次两者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都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达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的目标,且两者教育方式都讲究循序渐进,教师主要以引导和指导为主。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可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为相关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创设健康的学校氛围,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发挥出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当前,很多高中并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很多时候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来兼任,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学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所以,学校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素质,在实际德育教育中,科任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借助多元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情感得到丰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打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德育质量。除了科任教师外,各学科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日常教学时要注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从自身出发,成为学生的表率,然后按照本学科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心中想法,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教师可以借助咨询和谈心等手段,或者举办相应的专业性讲座,有效发挥心理教育作用,解决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才能够在了解自我的同时,能够顺应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学会对自我情绪的调控,使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逆境,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校本课程,或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竞赛,或在学校文化墙上设立心理宣传栏,或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方面知识。班级也可举行如下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同心理状态下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立场等,让学生产生亲身经历的感受,促进学生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四、建立积极的两育融合的教学心态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果教师不能够识别这些弊端,它会对高中生的德育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高中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问题,并且寻求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高中生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德育教学活动的传统形式之一是班会,其中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都比较单一和片面,有些年轻教师自身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在实践中,教师在进行德育班会前,可尝试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和学习状态激发点,进而设计出与学情相应的教育话题并依据心理理论组织教学策略,那么,德育才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施行,并逐步打破形而上的德育局面,让德育能够在学生中被接纳,这样,有种子有土壤,中学的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地生根发芽壮大。

五、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不失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该在其中加入各种活动,以便于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比如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文艺晚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各种艺术特长得到充分锻炼和体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也可以在主题晚会的举办过程中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2]。

六、开设心理咨询室

在校内开设心理咨询室并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学生们在心理方面遇到难题无法自行解决的时候,就需要去求助于较为专业的心理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疏导,而在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聆听、判断、分析、疏导和治疗,可以帮助学生更早、更快、更好地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在专业的心理老师的辅导下,可以帮助学生真正地做回自我,使得学生可以个性化发展,也是的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发展,得到较为理想的心理素质的发展目标,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加强,可以面对以后的种种问题和困难。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要面临着高考这一大考验,现在的高考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升学的压力和家长老师给施加的压力往往使学生不能够自己消化解决掉,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出现很多心理素质有问题的学生,心理问题也大大小小,有的患有抑郁症,有的甚至压力达到有自残行为等等。所以,在这一阶段,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及时地去发现学生在生活上、性格上、行为上的一些异常情况,并及时地进行分析和纠正。同时,学生在心理上有自己不能理解、解决的事情的时候,也要及时地去到专业的心理老师处寻求帮助。

高中教育时期的德育和心理教育尤为重要,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德育和心理教育实施价值的具体体现。在高压学习环境下以及信息时代多元思想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实施已经成为知识教育实施的保护层,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才能够联合知识素养获得可持续发展契机。针对目前高中德育和心理教育融合面临的实际问题,本研究对基本的融合路径展开分析,旨在为高中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