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合同节水管理

2021-11-30 11:16:39周桂鹏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周桂鹏

(青岛大学后勤管理处,山东 青岛 266071)

一、合同节水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2017 年起全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1]自此以后,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一直是从国家顶层设计要求的重点建设工程,为此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门共同发力,有序推进校园高效节能工作。

合同节水管理是将“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理念引入节水管理中,结合水资源管理特点,通过引入社会化节水服务公司参与节水改造,节水服务公司与用水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水目标,共享节水效益。[2]

通过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在学校不用投资的情况下,使学校的人均用水量大幅下降,同时节省日常的管理维修费及人工费用并分享节水的经济效益;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学校可获得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是建设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青岛地区高校目前用水现状分析

(一)青岛地区地表水由于受地面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具有浑浊度和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大、易受环境的污染、径流较大、矿化度和硬度较低、水量充沛、含铁量和其他物质较少、具有季节性的变化特点。[3]但目前部分高校地表水利用率较低。

(二)目前大部分高校无任何中水回收处理系统,生活用污水直接排进污水管道,而这部分生活污水完全可以通过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实现再利用,用于冲厕及绿化等,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部分高校终端用水设备大部分使用普通水龙头、淋浴头等,这部分设备可更换为更为节约型设备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四)建校时间长的老校区,地下管道闸阀设施老旧,在较高供水压力下,地下管道更容易漏损;漏损部位漏损量也大,存在较严重的跑、冒、滴、漏问题。

三、合同节水管理实施方案

通过招标方式引进社会优质节水服务公司,在节水改造施工不影响广大师生的正常的教学、生活前提下,通过以下多种措施实现节水,保证用水舒适度,保证用水方便,改善用水环境卫生,节水于无形。

(一)建设中水回收及雨水收集系统。经过前期考察在适当地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中水回用,用于处理产生的生活污水。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回收处理的污水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污水水质达到国家及建设单位文件要求的排放标准,主要用于冲厕及绿化等。

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蓄水池或人工湖,收集雨水存储,充分利用青岛地区地表水特点,合理利用地表水进行绿化灌溉等,节约用水。

(二)老旧管网改造。通过收集资料及实地调查,采用听音测漏、超声波测漏等多种技术手段,测明地下管网漏点。经过确认开挖后,对漏水点采用焊接法兰对接等技术手段进行维修,对一段或连续几段漏水管路进行更新更换,解决地下管网跑、冒、滴、漏的问题。

(三)更换终端节水器具。在保证用水方便、不影响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推广有节水功能的龙头、淋浴头、冲厕器等,最大效率的节约用水。

(四)建设智慧型节水管控平台,安装智能水表,运用无线传输技术与智慧平台进行连接,通过智慧平台的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地底或墙体内自来水管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五)其他一切可行性的节水办法。

四、合同节水管理保障措施

(一)节水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承担全部供用水管网的智慧监测、管理和控制平台的搭建,校区全部供用水管道跑冒滴漏的勘查和维修,校区终端用水器具的节水改造等。

(二)节水改造工程前期投入由节水服务公司支付,学校不投入资金。项目完成后,用水单位在一定的合同期内,按双方约定比例与节水服务公司分享由项目产生的节水效益。

(三)为确保学校正常用水,实现合同节水目标。合作企业需设立专门的合同节水管理部门,并将在学校内部设立常驻的专项节水管理团队,24小时为学校提供即时的运营服务。

(四)学校方对节水服务公司的节水行为以及修缮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保证与项目相关的原有供水用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能够正常连续稳定运行。

五、合同节水管理优势分析

(一)通过合同节水学校无需任何投资,从项目实施者转变为项目监管者,实现最大的节水效益。

(二)学校无需承担节水项目实施的资金、技术风险,并在项目实施降低用水成本的同时,获得实施节水带来的收益分成及获取项目实施设备。

(三)因节水效益分成与年综合节水率捆绑,推动合同节水服务公司为学校节水的工作积极性,可最大程度提高节水率。

(四)借助合同节水管理进行节水改造,学校不仅实施了节水管理及改造,还可将有限的资金应用于其他建设,不占用学校资金。

(五)作为合同节水管理合作方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根本。因此社会企业会积极寻求节能高效、技术先进的投入方式以保障学校的综合节水率。同时有助于学校人员对节水技术的认知提升,促进内部科学化管理。

综上所述,从高校实际情况考虑,采取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与社会企业进行节水合作方式最为划算及稳妥。因此,高校未来节水发展方向,应以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