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如何提升

2021-11-30 11:16:39李叶华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李叶华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新星小学,山东 日照 382802)

近年来,党和国家给予了体育教育更多关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在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体育教育,应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育观念,加强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充分运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势,科学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与我国体育事业协同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参与体育课学习,要求小学生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其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并能积极响应体育教师的号召,听从指挥,这是圆满完成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因素。但是,结合当前小学生真实的状况,联系小学生实际的体育课教学,我们发现诸多的不足。小学生比较好动,往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对于强度略大的小学体育训练完成不了,甚至还有此学生存在恐惧心态,害怕参加体育锻炼。小学生的身心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律性不足,这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悉心的照顾。

(二)小学体育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不平衡

当前有此学校,担任小学体育教师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他们缺乏较为专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致使他们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动作要领不够专业,教学动作过于随意,重视体育课的程度太差,也就看不到严谨的体育教学态度,使得小学体育课变为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所以,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成了一个摆设,小学生接受体育锻炼的权利被剥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成为一纸空谈。这是小学体育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不平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二、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融入快乐游戏

小学体育教师需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游戏活动,打造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激活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踊跃充分参与体育运动中,自行挖掘体育带来的乐趣,克服体育运动过程的苦与累,享受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成民硕果。

例如,在“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要点的教学中,为了避免课堂氛围枯燥沉闷,让学生可以轻松理解传球的助跑要点、支撑脚站位要点、踢球腿摆动要点、脚触球要点、随摆要点、踢球脚外展要点,并在训练中保持热情和认真投入状态,采取了游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找伙伴”游戏,学生8-12人一组,将喜欢的水果写在纸板上,纸板内容相同的学生为“伙伴”,小组学生围成一圈,只能将足球传给自己的“伙伴”,一旦传错人或者没接到,则由接到球同学开始自己与伙伴间的传球,10 分钟后统计每组“伙伴”的有效传接球次数,选出最佳拍档,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缓冲、回撤、迎球等问题,通过“写纸板成为伙伴”的方式融入游戏,在示范中纠正学生动作技巧,便于学生理解与欢迎教师指导,整个训练过程充满“伙伴”间的欢声笑语和团结合作,学生潜移默化提升了体育精神,真正爱上了体育运动。

(二)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要全面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获取、分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提供与之相符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保证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有效性目标。在此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成熟完善,因此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较为片面、模糊,教师要充分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现状,创设具体、生动的体育教学情境,降低学生体育学习难度以及压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程度,学生理解了体育知识,全面观察了体育动作技巧,学习效率和质量自然随之提高,顺利构建起高效体育课堂。

例如,在“跳远”的教学时,教师仅用语言、图解、示范难以让学生全面观察和掌握蹲踞式跳远、挺身式跳远、走步式跳远三种姿势,教师示范的跳远动作完成速度较快,往往学生来不及观看助跑和起跳如何衔接时,便已经落地完毕,教学进度、方法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这时教师采取了多媒体教学策略,利用视频慢放、回放、暂停、重放等丰富功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结合自己对起跳姿势的疑惑之处,针对性观看相应视频片段,逐渐掌握了跳远的动作结构和关键技术,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重视安全措施

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由于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加之掌握的自我保护措施不足,所以容易出现磕磕碰碰,引起体育安全事故,危机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一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经历或者看到安全事故后,内心对体育运动十分抵触,影响了学生体育的学习与全面发展。对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安全措施,将其作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备条件,在课前充分落实安全防护工作,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体育活动安全隐患,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教会学生相应的体育安全、体育健康、体育活动自我保护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在安全氛围中身心和谐发展。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慢跑训练前,先检查跑步场地安全条件,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告诉学生热身的必要性,引入慢跑体育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模拟训练慢跑中扭伤、磕碰、摔倒后的正确应急处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将体育课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基础教育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因此,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造成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并且设法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