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初探

2021-11-30 11:16:39沈光奎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沈光奎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洋鸡箐小学,贵州 黔西南 561501)

在小学生思维里,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感知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概念,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数学的观念,比如说:什么是数学?数学都包括什么?怎样学习数学?在这个思维过程的发展中,利用教学上的创新和趣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渴望,让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渴望上数学课。老师更要教授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技巧。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

在传统上,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升,并且与此同时,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够认同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二)教师未能够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理解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其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基础知识,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上,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够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理解,从而无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接受、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也就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各个方面均具有标准答案,导致小学生的发散思维难以得到充分应用。另外,当前仍有部分教师主张学生对“题海战术”进行应用,严重忽略了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和改善的作用性,导致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的内涵进行掌握,同时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升。

二、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一)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为小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若采用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难以被激发和提升,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充分运用多媒体,采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形式,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对数学的魅力进行感受。在对“认识图形”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对课前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播放,由此,精美的图形能够更加便捷地展示于学生眼前,不仅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二)确认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数学教学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促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因为小学生还不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所以教师需要注意,在对教学情境进行设置时,务必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以便于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向学生进行提问:“两名同学一起去逛超市,同学A 花了10.2 元,同学B 花了9.5 元,两名同学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除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结合,以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意义。在对“年、月、日”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日为例,引导大家对日期进行认识,并鼓励大家收集父母的生日、爷爷奶奶的生日以及上学的日子等比较有意义的日子,使学生对于日期的认识和掌握能够更加深入。

(四)采用层次化的教学方式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有部分甚至多数数学教师认为,增加做题的数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掌握的能力,但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对“题海战术”进行重复应用,而是应积极采取层次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多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分组,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水平的教学,以及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以实现“优等生更强、后生进步”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

三、结语

小学是一个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阶段,语文靠它打基础,数学更是对几何物体的认识,对应用题的理解和钻研,以及数学计算的高效准确,都为初中甚至高中的学习做好基石。学好运算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省时省力,提高准确率,尤其是九九乘法表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所以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是最不可忽视的,学生没有兴趣,老师就找趣味,培养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难题,老师就完善自身,终身学习,终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