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2021-11-30 11:16:39高焕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高焕

(新疆库车市第三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数字时代的到来,将人的感觉升到极高地位。艺术的表达方式变得多样化,视觉文化如今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面对艺术教育已经开始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的时刻,我们的美术教育也应该进行反思。美术是以视觉传播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关系和审美、品味,丰富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技术性训练为主的情况,注重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视觉审美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所有教学科目当中,音乐,美术等副科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学科能够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但现实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会将音乐、美术等副科看作是学习的负担,甚至有的教师会占用这些课堂来讲解主课的内容,所以我国初中教育的整体呈现出相对压抑的状态,学生整日为了应对中考而选择题海战术,将所有个人的时间应用到学习主科上。这种教学形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权力,影响了其艺术修养的提升,即使有的学校正常安排美术课程,但是部分教师个体美术素养的差别,使得美术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加之美术课程并不是中考的考核内容,所以教师对这项工作也比较懈怠,不会将更多精力用在教学研究上,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生的美术能力得不到提高,审美能力自然也无所长进,其日后生活的艺术性品位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增长。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改变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的发展要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强化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要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让学生感受更为深入的美术艺术作品,学校方面可以定期举办美术展览或者讲座,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美术认知,另外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挑选专业的美术人员来彼此沟通交流,要组织学校美术教师参加一些优秀的艺术展览,通过艺术上的交流强化教师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实现初中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化教学理念的完善和深入。

(二)培养审美能力,从学会欣赏入手

学生因为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其审美能力也各有不同,初中生因为年龄较小,独立评判美丑的能力尚不完善,其对于美丑的认知往往是来源于外界的讲述,长期生活在校园--家庭两点一线中的学生对于大千世界的了解并不充分,对艺术世界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就像普通人看不出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艺术特点和内在意义一样,初中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审美思维,自然感受不到艺术作品的内在魅力,其审美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初中美术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在点滴的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美丑的认知,强化其对色彩的欣赏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提高审美能力,从优质的教学着眼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欣赏画作,还要重视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良好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对作品地分析归纳出自我的审美。现代教学手段的丰富性能够完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形式不同的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够通过自己作画或者是打印出来的卡片等相对简单的物品来辅助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会让美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丧失了美术作品应该蕴含的美感和冲突,而现代科技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立体化地展现出美术作品,还能够在相应的设计变化中,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家在作画的过程以及作品完成之后的强烈对比,能够让学生站在高水平的思想意识上感受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韵味,能够依靠更为专业的眼光以及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去感知艺术,体味艺术。

(四)锻炼审美能力,亲自创作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审美能力是否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需要通过其创作的作品来检验,好的作品不仅仅指的是作品当中绘画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出来的美或丑的审美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绘画能力不算高超,但是经过充分的实践后,它们能够实现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以此来实现艺术上的飞跃,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强化绘画实践,在实践的练习之下,提高其绘画的基本功以及审美能力。

三、结论

对于初中生来说,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艺术修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初中美术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为入手点,强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初中美术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现状,实现个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实现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